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注重內涵發展 共尋教育新方

注重內涵發展 共尋教育新方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集體是一個志同道合者的創造性友好集團,這個集團中每個人都為集體的創造轉嫁出他的個人貢獻;每個人藉助於集體的創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實,同時他又使他的同事們在精神上充實起來。」

教師素質是教育發展的基石,師資水平是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沒有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於是,有人說:「教師在哪裡,教育就在哪裡;教師能站立,教育就能站立;教師的素養有多高,教育就有多高。」

「教師強校」是安慶九中一直秉持的指導思想。九中人深知:教師素質是學校均衡發展的基石,只有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走內涵式發展之路,才能踐行「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和「臻善臻美、成人成才」的辦學理念,辦出人民滿意的學校。

那麼,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如何在強校如林的教育強市裡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為此,九中人做出了深入的探索,他們立足現實,他們著眼未來,他們懂得傳承,他們敢於創新,他們勤於實踐,他們更樂於和衷共濟;他們在教育之路上攜手前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五校聯盟」共進之路。

回望昨日,一幀幀不斷成長壯大的畫面鐫刻在九中人記憶里,也鐫刻在「五校聯盟」的每一位老師的心靈深處。如同燦爛的陽光,播撒在校園裡的每一片樹葉上,反射出晶瑩的亮光;又如同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縈繞在每一朵鮮花間,散發出迷人的幽香。

王琦 徐偉中 楊海生 路雯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所學校的發展,首先要站在一塊有營養的土地上,這就是「半畝方塘」。同時,她也需要源頭活水。就學校而言,這應該是他的內涵。

九中人一直在思考:如何讓一所學校走向高遠?敏銳的九中人意識到,要注重學校的內涵式發展。內涵式發展是學校教育發展的本質。內涵式發展是以師生身心發展為基礎,注重人的發展,注重質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細,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創新,注重可持續的學校發展模式和思路。

學校的內涵發展依靠正確的辦學思想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引領,五校聯盟統一從教育思想的源頭抓起,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確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的辦學指導思想;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的教育價值觀;確立「人人有才、人無全才、精心培養、都能成才」的人才觀;確立起「讓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最適合於他自己的發展」的教學發展觀;確立起「以終身學習促進終身發展」的教師發展觀,使它成為統領五校全面工作的行動綱領,成為五校師生共同的奮鬥目標和價值取向。至此,學校的一切行為,都能促進人的發展,包括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從而提升辦學的品位。

學校的內涵發展依靠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內涵發展的生命線、發展線,沒有教育教學的高質量,也就失去了學校存在的根基。五校聯盟樹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質量觀,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努力拓展學生的發展領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做出不懈的探索,讓學生的基本能力得到發展,舞蹈教室里學生們翩躚起舞,足球場上英姿奔跑,室內戶外都有著學子們揮灑青春的身影,都能讓他們的生命放出炫目的光彩。五校聯盟確立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讓他們終身與書籍為友,朝夕與書籍相伴,讓知識的涓涓細流滋潤學生的心田;讓學生走進操場,走到陽光下,走向大自然,享受陽光體育運動帶來的健康、愉悅、激情和活力;讓學生廣泛的興趣得到培養,個性品質得到張揚,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學校的內涵發展依靠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學校的發展有賴於教師的發展,只有教師發展了,才能促進學校的發展,只有教師的發展才能引領學生更好地發展。五校聯盟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請名師到學校講學,派老師到外地聽課交流,鼓勵教師積极參加教研、科研活動,與名師接觸,感受大師風采,尋找成長的靈感。同時,儘力為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搭建平台,讓他們儘快成熟,逐步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建設一支德才兼備、愛崗敬業、樂於學習、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結構合理的教師群體,是學校發展內涵發展的不懈追求。

學校的內涵發展還依靠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五所學校都逐一打造著自己的校園環境文化,學校的一草一木一花,師生們的一言一語一行,皆可成景。樓道中,張貼著課本里亦或是學生們自己的言語,教室里,懸掛著一幅幅學生喜愛的作品。校園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文化的氛圍,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智慧的結晶。打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夠對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文明幽雅的物質環境,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已成為五校聯盟校園文化的內涵所在。

搭建交流平台 共創聯盟新策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2013年5月,安慶九中成功晉陞省級示範高中。2013年7月,第二屆領導班子組建。胡建華校長在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上,提出了三個問題:晉陞後的安慶九中向何處發展?九中的教師能不能再上一個高度?九中做什麼樣的示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景行廳,管理成員們你一點,我一滴,一個個建言,在爭論中登台;聞言廳,班子成員你一句,我一段,一個個提案,在研究中形成;楨幹廳,教師代表你一言,我一語,一篇篇議案在融合中通過。這其中,就有組建「五校聯盟」議案。加強校際合作機制,充分利用校際間的優質教學資源,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目標,著力打造「校際協作教學教研交流平台」。

2014年9月,安慶九中與岳西縣湯池中學、潛山縣二中、宜秀區白澤湖中學、樅陽縣會宮中學牽手,正式組建「五校聯盟」。2016年初,樅陽縣會宮中學因區劃調整主動退出,2016年底,在聯盟校的共同推薦下,太湖縣朴初中學成為新成員。

聯盟校第一次協作交流會在安慶九中如期舉行,五校校長共同簽訂了《五校聯盟協作交流協議書》。也就在這個會議上,安慶九中被推舉為聯盟校秘書長單位,安慶九中校長鬍建華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倡議:各聯盟校將「五校協作交流」活動納入到學校每學期的整體工作計劃中並保證落實,加強五校管理、教學與教研等工作經驗的交流,有效進行「同心反思、同台競技、同行交流、同步檢測」等實質性活動,最後達到「同向提升」。

聯盟建立三年多來,五校實現了管理融通、教研聯動、學術交流、業務培訓、資源共享。一年一屆的德育研討會,管理者各抒己見,把德育引向深入;定期舉辦的主題班會,班主任和風細雨,讓甘霖播撒;每學期進行的各學科同課異構,老師們激情四射,讓精彩留駐;每學年進行的五校聯考,他們打磨研究,把素養貫穿其中;還有青年教師代表,他們下江陵,赴上海,進蘇杭,共同學習教育最前沿的理論……

三年多的「舞台」歷練,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大批青年教師茁壯成長。安慶九中王琦老師榮獲「特級教師」榮譽稱號,並晉陞正高,項非老師榮獲省模範教師榮譽稱號,陳向榮、郜陽旭老師獲市教學能手稱號;吳婷、俆昀、胡贊華、凌小鳳老師在省級優質課大賽中獲一二等獎,錢倩、汪夷、凌小鳳、孫朝東、凌智、胡贊華、胡典齊、吳婷、俆昀等老師榮獲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胡贊華、伍得連老師分別在全國「陶研會」中學段公開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這些青年教師專業化的成長和成績的取得,一方面,得益於自身的努力上進;另一方面,更得益於一方舞台的歷練。

在這個平台上,其他聯盟校老師也和安慶九中老師一樣,共享教育的碩果。潛山二中青年教師通過平台磨礪,快速成長:郭亞琴老師獲英語學科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省二等獎、全國二等獎,童麗紅、李遠飛老師分別獲得化學、數學學科青年教師省級優質課大賽一等獎,有9人獲得市級優質課大賽一等獎,有4人在安慶市聯盟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實現了學科的全覆蓋。

湯池中學湧現出了楊續亮、朱讀君、儲西保、王鵬飛、褚進浪、汪志波等一大批在教研上成績卓著的青年教師,還有很多青年教師參加各類優質課比賽均獲得優異成績。

朴初中學積极參加聯盟各校開展的語文、數學、化學和英語學科青年教師職業技能比賽,並成功承辦物理學科青年教師技能比賽,青年教師王存瑞、方群分獲物理、英語學科比賽一等獎,其他各學科參賽教師也表現優秀。

多方開闢蹊徑 共享教育碩果

倚涓流而通江海,居沃野而沐清風。

德育是孕育靈魂之花的教育,德育是給攀登高峰者的一架梯子,是給遠行者駛向成功彼岸的渡船,是襯托桃李盛開的綠葉。

以安慶九中為牽頭單位,每年暑期,聯盟學校都要舉行德育研討會,引導班主任了解自己班級管理工作的得與失,解決德育工作中的共性問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向縱深發展,促進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成長,為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這裡,一篇篇德育論文凝結著班主任的心血;一段段總結反思,傾注著對教育無限的熱愛。專家報告,是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師生交流,是靈魂與靈魂的對話。碰撞出的是火花,交流而得的是思想。在思想的引領之下,五校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教研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五校聯盟」持續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教師們同台競技,博眾家之長,取大家風範,一個個高效課堂在打磨中登場。2016年開始舉辦「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教師們練內功,強外功,一帆引來千帆競。新課改「教師培訓」活動,教師們練膽識,長本領,一蝶引來萬花開。

這一系列的活動,為五所學校教師們的專業成長搭建了一個平台,增加了教師的專業積累,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自信,更新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大大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滲透和共享。很多青年教師通過聯盟開展的各類優質課比賽,教育教學水平顯著提高,為五校聯盟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提供了師資保證,九中教師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時,也把專業發展的收穫,分享給同行,帶動了聯盟校教師的共同進步。

「五校聯盟」在每學期都會舉行各年級的五校聯考。聯考前,五所學校的老師們依據學科聚在一起,仔細研究學情,打磨推敲試卷,一點一題一分都細細琢磨斟酌,保證試題的質量,提高了考試的實用性和實時性。聯考後,老師們認真閱卷,仔細研究在每一個數字的背後,是不是一次知識的遺落,診斷了自己的教情和考察了學生的學情,發揮了考試診斷及反饋作用,有效地幫助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五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監測手段。

徜徉在這冬季的九中校園,冬陽甚好,暖暖的照著,映入眼帘的是九中校園裡的那片青翠竹林,他們沒有割捨滿樹竹葉,他們正把根更深地伸展於大地深處,汲取著營養,集聚著全身的力量,等待著春的來臨,等待著滿園馨香的春天到來。因九中教育人知曉:一枝青青未必春,百花馨香春方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學解題服務 的精彩文章:

TAG:數學解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