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有關孩子看動畫片的一些科學提醒。

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跟我說了這樣的場景:

她2歲多的女兒在看動畫片,她忙著在一旁泡茶,本想美美地喝上一杯,剛坐下,就被女兒一手掃過來打中了眼睛,「哎呦」一聲痛得眼淚都飆出來了。一看動畫片里,兩隻小兔子正拿著棍子在相互敲打,旁邊寫著幾個字「請勿模仿」。聽到媽媽「哎呦」一聲,小女孩也嚇了一跳,緊張地看著媽媽,似乎並不明白自己為啥打了媽媽。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沒多久,一位朋友也給我發了差不多的問題。

他是一位爸爸,有一天帶4歲的兒子在餐廳吃飯,餐廳的電視上,動畫片里有年齡相仿兩個小孩在你戳戳我、我打打你地玩鬧,其中一位小男孩猛地跳起來,朝對方頭上用力一掌拍下去。朋友4歲的兒子「哈哈」笑了起來,趁大人沒注意,他兒子也學著電視里打人的孩子那樣,猛地跳起來用力往身旁一位1歲多寶寶的頭上拍了下去,可憐小寶寶立即發出雷鳴般的哭聲。這位爸爸後來越想越氣,覺得動畫片有這樣的暴力場景不適合,後來想辦法找了那部動畫片的那一集,發現那段打架的場景上寫著大大的四個字「請勿模仿」。

▲我們先分析一下動畫片里標上「請勿模仿」字眼背後的心理動機

「請勿模仿」這4個字,其實透露了三層心理

1、「這裡有暴力或不適合孩子的內容」

動畫商寫上這4個字,其實跟「此地無銀三百兩」毫無差別,意思是說這裡有暴力和不適合孩子的動作和內容,所以孩子們別模仿,父母也不要讓孩子模仿。

2、「出事了不是我的責任」

寫上這幾個字,有逃避責任之嫌,「你看,我都已經寫了,叫你不要模仿的,你自己偏偏要模仿,出了事情就不是我的責任了!」如果是那些以「兒童本位」,真切考慮到兒童成長中不良影響的動畫片,是不會出現這些有害兒童的元素的。

3、「為了讓孩子愛看,誇張的暴力衝突能吸引眼球」

那麼既然知道了內容不妥、對孩子不好為什麼還要出現在動畫片呢?利益驅動。我們常見的很多默默無聞的動畫片,深得父母喜歡,但孩子們卻不喜歡;那些被孩子們喜歡的,大部分都含有誇張的暴力衝突,因為足夠誇張和驚險,才吸引孩子們看下去。所以為了「爆款」,他們就不理會孩子會不會模仿。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請勿模仿」四個字眼,對孩子真有用嗎?

真沒用。

1、年幼孩子看不懂、或沒留意、或記不住

看不懂。學齡前的孩子認字不多,他們看不懂;

沒留意。注意力和目光都被驚險畫面吸引去了,哪裡會留意旁邊有沒有字?

記不住。即使孩子看懂了,也不會不模仿,爸媽每天的教導和道理都記不住呢,更何況是那些刻在電視里的文字?

2、暴力場景直接作用孩子大腦,促使孩子衝動模仿

幼兒說經常說,相比起文字,場景和圖畫更容易被孩子的大腦接收,背後是孩子的具體形象思維在起作用。這一點幼兒說已經說了不少了。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幼兒期孩子大腦的鏡像神經元比其他年齡孩子更發達。什麼是鏡像神經元?即孩子在做某種行為或觀察到其他人在做相似的行為時發放衝動的神經元。

美國著名神經科學家維萊亞努爾·拉馬錢德蘭(Vilayanur S. Ramachandran)說,鏡像神經元在兒童的模仿行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孩子看到暴力和刺激的動畫片場景,這些場景迅速作用於孩子的鏡像神經元,讓他們在興奮中做出了暴力的動作或產生躍躍欲試的衝動。

網路暴力研究專家克莉絲堤.古德溫(Kristy Goodwin)也認為,正因為年幼孩子的鏡像神經元發達,所以他們比其他年齡孩子更容易模仿到他們眼裡看到的暴力動作和場景。直接反映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父母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孩子變得愛打人、愛挑釁,跟原來的乖乖小孩簡直判若兩人。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從電視里看到有暴力行為的動畫片,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大概率地愛用暴力對待身邊的事物。

▲面對模仿暴力動畫片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做?

1、明確告訴孩子「電視里的暴力打人是虛假的」,並且加以解釋

當父母告訴孩子,「動畫片里的暴力故事是虛假的」,有些孩子可能會理解不重分。如果想讓效果更好,父母最好「形象化」加以解釋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比如可以這樣說,電視里動畫片的角色和場景,是那些製作動畫片的叔叔阿姨做出來的,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就像你平時拿著手偶動物玩具扮演過家家故事那樣,那些故事不是真實存在的事情。你看,戴在左手上的小豬和右手上的小灰熊,他們相互戳了一下,不僅小豬和小灰熊是假的,它們只是兩個毛絨手偶玩具,互戳也不是它們的行為,是我的手指互戳導致的。所以你看動畫片,其實跟你玩過家家遊戲是差不多的。

2、發現「請勿模仿」字眼的動畫片,建議父母和孩子遠離

孩子們看動畫片時,父母除了平時留意陪伴、經常指導,還需要留意那些動畫片里有明確的「請勿模仿」字眼的動畫片。有關這一點,幼兒說已經在前面有具體的說明,正因為有暴力或不適合孩子的內容,所以才標這樣的字眼,再加上這四個字對孩子幾乎沒有阻止作用,建議父母凡是看到動畫片里「請勿模仿」字眼的動畫片,一般是要篩選掉的。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即使當孩子到了有正確的判斷力的年齡,看多了也難免會衝動模仿,並且太暴力的場景也會帶來恐懼情緒,請父母們謹慎對待。

3、平時注意孩子友好的行為表達教育

在孩子們的日常行為表達方面,父母們要引導孩子跟他人相處時,採用「多用嘴,少動手」的原則,盡量用語言表達想法;遇到需要動作表達的,也不要暴力或不適合的動作冒犯他人。

為什麼低齡孩子最容易模仿暴力?這個真正原因你可能第一次聽


比如跟他人打招呼時,孩子可以晃晃手,微笑著跟人說「你好」,而不是模仿動畫片里撲上去就把對方撲倒在地或把對方勒得氣絕;

比如玩具被人搶走時,孩子可以嚴肅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搶我的玩具,請你還給我」,或者是「你搶走了我的玩具,也不歸還,我要找媽媽幫忙了」,而不是模仿動畫片里伸手就給對方一拳;

又比如孩子想跟人玩耍時,鼓勵孩子可以用詢問的語氣問:「我們可以一起玩滑板車嗎?」而不是模仿動畫片里在地上挖個坑,讓別人摔倒……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醜陋,也給自己留下了醜陋的痕迹。不良動畫片,請父母們遠離!

關鍵字:動畫片、幼兒心理、親子育兒、家庭養育、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二胎:手足爭吵是壞事嗎?其實是好事!為什麼?
寶寶常吃這四種魚智商高,再貴也要給寶寶買,別不捨得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