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

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繫。」學生的寫總是先從讀開始的,只有有益的讀,有效的寫,讀與寫才能相互聯繫,相互轉化,這就構成了讀與寫的結合。因此,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要強化閱讀教學,二要注重讀寫結合。怎樣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呢?下面就談談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幾點做法。

一、挖掘文本內涵,形成表達慾望

小學階段的很多課文,其選編的目的就包括教孩子為人處事。每當學完這類課文後,教師大都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這樣做同時也是學生與文本、與老師、與同學之間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有感而發,把自己的感想通過簡短的文字表述出來。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說說學完本篇課文之後,你是為什麼而讀書的?我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再形成文字。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成長問題,明確學習目標。讓孩子們明白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習動力,形成正確的讀書觀或人生觀。從而來完成語文教學的最終任務,也能有效地實現本篇課文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真可謂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二、把握文本特點,找准訓練結點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因此教師要憑藉文質兼美的教材,深度挖掘,找准讀寫結合點,抓住學生興奮點,捕捉學生真情感,拓展寫的廣度與深度,讓學生樂於動筆,促使學生讀中悟寫,讀中學寫。

讀寫結合按深淺可分兩種,一種是淺層的,即學完一篇文章後,摘錄文本的好詞佳句,學習作者的寫作順序,並在習作中運用這些好詞,仿寫句子,借鑒寫作順序。另一種是深層的,即學完一篇文章後,對作者的表達方法和寫作特點,不斷理解、消化為自己的東西,為以後的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課文《爭吵》就很具典型性。我抓住課文從人物語言、神情、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心理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從讀中學習方法,來寫一次小摩擦,用寫來促進閱讀的理解與感悟。

三、重視方法指導,落實有效結合

在閱讀教學時,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指導他們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的方法。還需要教師用心發現、用力挖掘、睿智地把握讀寫結合的有效方法,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聯想與想像、分析與綜合等思維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模式可以採用「整體讀文,了解大意;找准重點,讀寫聯繫;讀寫遷移,提高能力;課外拓展,擴大視野」。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整體學文,通過對課文的初讀,整體把握文章表達的內容和情感。然後找准訓練點課堂練習,訓練學生清晰地說一句或一段通順、連貫的話,或進行課堂練筆。最後交流互動,多鼓勵學生,激起他們對閱讀、寫作的興趣,養成自信、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

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一文,學習課文首尾呼應的寫法,可在練筆時認真運用這種首尾連貫、前後照應的寫法。

四、依據學情需要,設計訓練形式

讀寫結合訓練的形式很多,教師應根據學生年段特點、認知水平、實際需要選取恰當的訓練方式。尤其要關注訓練點的銜接,做到系統性、連貫性。一是訓練形式多樣,可以是句子、句群、段落、篇章。二是訓練內容多樣,可以聯繫課文、課外閱讀、實際生活精心設計訓練內容。

(一)仿寫入手,讀寫結合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既然課文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仿寫資源,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它。可以仿寫句子、仿寫段落、仿寫思路。

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我引導學生按桿、枝、葉、花、的順序寫其他植物,要求寫作時像課文中一樣採用擬人、比喻、誇張的手法把事物寫得生動具體、形象鮮明。這樣的教學環節,促進了學生舉一反三,學習的遷移,培養學生讀寫的能力。

(二)合理想像,讀寫遷移

想像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教師充分利用文本內容,引起情感共鳴,精心選擇著筆處,巧妙設計話題,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把對文本的感悟、體驗表達出來,有效地實現讀寫遷移。

可以展開聯想,續寫課文;可以根據課文擴寫、縮寫、換體裁、換人稱;可以對略寫處、動情處、省略號進行補白;也可以針對課文內容和表達特點,展開研討,抒寫學習所得;還可以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批註,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從而拓寬學生思維空間,激活學生想像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感悟的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的讀寫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半截蠟燭》,我設計讓學生續編劇本:三個德國軍官走遠了,傑奎琳端著蠟燭從樓梯上下來。伯諾德一家又有怎樣的故事呢?通過續編劇本的形式,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五、引導課外閱讀,夯實訓練成果

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練筆。多讀的前提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最開始我用開故事會的形式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比如布置孩子們課後閱讀後,我問:你今天讀了《皮皮魯傳》,把皮皮魯的經歷,講給大家聽;看了《愛的教育》,你最喜歡裡面的哪個孩子,為什麼……只有讀了書的孩子才可能把故事講清楚,把體會談得頭頭是道。這極大地調動了孩子的興趣。

多讀,既指讀的篇章多,也指讀的遍數多。選取好的文章讀,我建議學生多選取短小精悍的好文章來讀。閱讀時,要理解內容,習得方法;而古詩詞方面則要求孩子們背誦。

閱讀是根,寫作是葉,根深才能葉茂。讀書是學生攝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但閱讀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領會文章內涵,寫作意圖以及表達方法的能力。指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會有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再加上平時博覽群書,將所讀的書與生活中的感受聯繫起來,學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

總之,教師要活用文本資源及課外資源,挖掘讀寫結合的關聯點,設計形式多樣的小練筆,從讀學寫,寫中促讀,多讀多寫,把讀寫訓練有機結合。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閱讀和寫作形成了互相補充的有機體,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也就不再遙遠了。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廊橋遺夢》

(編輯:彭煥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雨香小學語文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趙雨香小學語文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