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那些輔導孩子作業不累的媽媽,偷偷做了些什麼?

那些輔導孩子作業不累的媽媽,偷偷做了些什麼?

昨天是母親節,嫂子就和我計劃帶侄子一起出去逛街。

上午差不多10點的時候,我就給嫂子打電話問她到哪裡了。

嫂子說:「別提了,他作業從周五寫到現在,一直沒有寫完,今天出不去了,咱們改天再約吧!」

侄子成績不差,但是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的,任憑嫂子怎麼生氣都沒有用。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輔導孩子寫作業太累了,萌生一種「孩子真是太不聽話了」的感覺。

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家長做的太多了!

孩子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各位家長為什麼老是干涉呢?

我有一個閨蜜就很會教育孩子。

她的女兒雯雯今年上三年級,寫作業總是很粗心,不是少寫一個數字,就是多寫一個字母,很是讓人頭疼。

閨蜜怎麼提醒都不管用,後來閨蜜想了一個方法。

她有一次做午飯的時候,沒有往菜里放鹽。

女兒就說,媽媽,今天的菜你忘記放鹽了。

閨蜜就說,媽媽今天忘了,沒事湊合著吃吧。

連著幾天,閨蜜做飯不是忘了放鹽,就是沒有把米飯蒸熟。

女兒就很不開心,鬧著情緒不肯吃飯。

閨蜜就正色對女兒說:「這幾天媽媽太粗心了,是不是做飯不好吃?」

雯雯點點頭。

閨蜜就說:「寫作業就和媽媽做飯一樣,你粗心一次就會犯下錯誤,有的時候會釀成大錯,知道嗎?」

後來雯雯就再也不敢寫作業粗心了,因為閨蜜這幾頓飯下去,孩子實在吃不消。

還記得那個「帶孩子去挑糞」的爸爸嗎?

視頻中挑糞的少年,是某小學的六年級學生明明。

今年五一節收假後,明明的爸爸連續三天接到兒子班主任電話,被告知兒子家庭作業未完成。其實,在明明第二天依然沒完成作業時,他曾跟爸爸保證:「一定完成作業,沒有完成就回家挑糞。」

但是第三天,他的作業還是沒有完成。

然後明明父親就帶孩子體驗了一下「挑糞」,孩子自然是苦不堪言。

經過這次特殊的體驗,明明再也不敢不完成作業。

很多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是沒有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家長的一番大道理孩子可能聽不懂,也聽不進去。

若是能換種方式,孩子通過具體形式,就會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以後寫作業就不用家長操心了。

家長一定要「閉上嘴,邁開腿」。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是嘮嘮叨叨的。

你怎麼又不會了?昨天不是剛教過你?

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的,擦了重寫!

這道題很難嗎?為什麼半天想不出來!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本來就處於一種緊張、全神貫注的狀態,家長冷不丁的說一句話,會擾亂孩子的思考,讓孩子心裡煩悶。

本來就不會,你一喊,孩子就更想不起來了。

我們自己做某件事的時候,也是很討厭別人在旁邊指指點點不是嗎?

換位思考一下,是不是我們說的多了,管的嚴了,孩子也會煩躁呢?

有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不停地問問題。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趕緊寫完作業,就會給孩子說答案,甚至還會把手機給孩子,讓孩子上網查答案,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小學的題目簡單,大部分的家長都能輔導,但是到初中、高中,家長輔導不了怎麼辦?

孩子遇見不會的題,不去思考,只會求助別人,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不愛思考的習慣。

當孩子遇見不會的問題時,還請各位家長「邁開腿離開」,千萬不要告訴孩子答案是什麼,讓他開動自己的腦筋去想,而不是坐享其成。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逐漸養成自己主動寫作業的好習慣。

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這這樣的事:

設計圖拖了好久都沒畫完,結果老闆突然通知明天交稿,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

平時拿個稍微重點的東西都要哭爹喊娘的,但是拿了一大兜沉甸甸的零食,穿著高跟鞋也能一口氣提到七樓不喘氣的。

說白了,設計稿本來幾天前就可以完成,拿著重東西也不是多大的難事。但是不到緊要關頭,大家都做不到。

為什麼呢?其實都是內驅力搞的鬼。

要想讓孩子乖乖寫作業,不讓家長操心,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內驅力」。

這個「內驅力」可以是獎勵、懲罰等。

給孩子規定:

十點之前必須上床睡覺。

每天作業九點半之前寫不完,第二天不許看電視。

寫不完作業也要睡覺,第二天老師就會批評他,就不能在午飯後看電視。

家長不要一直催促著孩子、或者幫助孩子寫作業,這樣是不可取的。

適當的讓孩子承擔不寫作業的後果,他就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家長一定要牢記:「昨日事,今日畢」。

很多家長喜歡「好為人師」,在孩子寫完作業後經常幫孩子檢查。

一旦發現孩子寫錯了、字寫得不好看就就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把孩子揍一頓出出氣。

何必呢?咱們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孩子寫錯了,你氣急敗壞地讓他改正,他就賭氣隨便改改,考試的時候怎麼辦?

家長發脾氣讓孩子改正的效果並不好。孩子自己的事情還是應該讓孩子自己改正。

當然也不是說讓家長一點都不管。

孩子的作業要不要家長檢查呢?

當然要!

但不是每天孩子寫完作業後檢查,應該檢查孩子昨天寫的作業。

為什麼呢?

昨天的作業是經過老師批改過的,家長可以很清楚明了的知道孩子哪一點做的不好。

經常錯的計算題是不是還是接著錯?總是記不住的概念的記住了沒有?

家長檢查之前的作業,會讓孩子感到壓力。

「媽媽會看到老師打的叉」,孩子的心裡會有一絲慚愧。

為了不讓家長看見作業上的紅叉,我相信他會認真作業並仔細檢查的。

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其實輔導孩子學習也是這樣,家長的監督和檢查都是為了讓孩子努力學習。但是家長干預的太多,就失去了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

為了讓孩子能夠主動學習,自主作業,家長還是盡量不要出手幫忙,學會「偷懶」,給自己和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兒童常用文具檢出有毒,這5種毒文具不可讓孩子再用了
再不「哭窮」,你就該賣血養孩子了,要懂得不容易和更不容易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