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2018年被譽為建築設計界「諾獎」的第40屆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給巴克里希納·多西。這位91歲高齡的印度建築師

是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也是第一位獲獎的印度人。

巴克里希納·多西從事建築設計近70年,將印度傳統元素和西方現代建築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和諧而獨特的建築形式;他不僅設計代表城市形象的公共建築,還把目光投向普通民眾,讓建築回歸居住的本源,讓鋼筋混凝土有了煙火氣和生命力。

普利茲克獎評審委員會在頒獎詞中寫道:「多年來,巴克里希納·多西的建築創造從一而終——嚴謹認真、遠離浮華,絕不盲從潮流。他不斷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所有的優秀建築和城市規劃不僅要實現目的與結構的統一,還需考慮氣候、場地、技術和工藝,以及從最廣泛意義上對周邊環境的深刻理解和認識。項目必須超越單純的功能性,通過詩意和哲學的基底與人類精神相關聯。」

師承「精神導師」柯布西耶

1927年8月26日,巴克里希納·多西就出生在古印度馬拉塔帝國的都城、馬拉塔文化的中心——浦那(Pune)。從小耳濡目染,他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展現出難得的空間理解力和藝術天賦。

中學時,多西的才華引起一位美術老師的注意。在這位老師的鼓勵下,1947年,他報考了印度最古老的建築學院——吉吉博伊爵士建築學院(J.J. School of Architecture)。儘管那時的他對建築學完全沒有概念,但還是憑藉不錯的繪畫能力誤打誤撞入了門。

1950年,對於多西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印度共和國正式成立;那一年,他即將從建築學院畢業,面臨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那一年,他的父親再婚,於是,多西決定拿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家產獨自闖蕩。偶然間,他得到一個去倫敦學習的機會,於是他登上輪船,遠渡重洋,只身前往英國。

當時,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ongrès Internationaux d"Architecture Moderne,CIAM)恰好在倫敦北部小鎮霍茲登舉辦年度會議,多西設法進入會場,希望了解建築業最新的訊息。會上,當時已經世界聞名的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正在為印度規劃一座新城——昌迪加爾(Chandigarh),這也是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

對初出茅廬的多西而言,這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命運之神給予的眷顧。儘管被提醒「法國人柯布西耶在工作中很難相處」,而且多西當時連法語都不懂,但他還是毛遂自薦,加入到昌迪加爾項目中。也因為這個機緣,他得以進入柯布西耶在巴黎的工作室工作。最初,多西主要做一些協調性事務,之後逐漸參與建築的設計和建設工作。他參與了昌迪加爾市政府、博物館等多個項目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多西(著黑色上衣)在建築工地認真聽取柯布西耶的指導

毋庸置疑,柯布西耶是多西建築生涯的引路人,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多西曾坦言,他在設計自己的住宅「卡瑪拉家宅」(Kamala House)時就借鑒了柯布西耶設計莎拉巴依別墅時的光影處理和比例。其實,柯布西耶對多西的影響還遠不止於此,在柯布西耶的引導下,多西開始學會質疑陳規,並發現了一個新領域——用現代建築形式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整體的棲居環境。「他改變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多西表示,「除了建築,他還教我如何做戰略家、如何處理音樂、如何看待事物以及如何保持開明。」直至今日,多西仍稱柯布西耶為自己的精神導師,甚至在得知自己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時還笑稱:「這個獎應該屬於柯布西耶。」


將傳統元素融入現代建築

1954年,多西回到印度在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主持柯布西耶在當地的項目,並在此定居。艾哈邁達巴德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曾是古吉拉特邦伊斯蘭文化的中心。在這裡,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互相包容、和諧相處,不同的寺廟彼此相鄰。城市的歷史文化給多西帶來靈感,多元化的氛圍也為他的創作提供了條件。

作為一個年輕建築師,多西下定決心為剛剛獨立的印度設計屬於自己的建築。他為自己的工作室起了個極具印度特色的名字——Vastu-Shilpa(意指印度民間的建築知識體系,近似於中國的風水學),並和柯布西耶保持著長期的朋友關係。對不斷汲取知識的多西而言,路易斯·康(Louis Kahn)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1962年,多西受邀去賓夕法尼亞大學授課,一同任教的路易斯·康後來成為多西的另一位導師。兩人後來在印度管理學院班加羅爾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Bangalore,IIMB)等項目上合作無間。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多西實地考察印度學研究所的施工進度

多西從小生長在一個印度教大家族,家族成員們常常前往寺廟或朝聖地參加各種慶典和儀式,以紀念出生、成長和死亡,古老的宗教傳統在多西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面對一個迅速現代化的印度,以及他後來接受的西方建築思想,多西陷入了沉思。如何創作出既與時代相適應,又具有印度特色的建築?建築與社會,特別是與一個獨立的印度究竟有何關聯?他一直在探索,在後來的一次回顧展上,他曾形容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由於多西的聲望很高,他獲得了來自中央和地方各級公共部門的大量委託。其中,艾哈邁達巴德的印度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Indology)是多西自立門戶以後承接的第一個公共建築項目。印度學研究所是收藏和研究古印度耆那教(Jainism)的古老文獻和藝術品的機構,為使建築既符合現代建築科學,又體現印度宗教文化特色,多西頗費了一番心思,他的個人風格也開始初現端倪。

在設計展館時,多西大膽地設計了一個與外界空氣相通的半地下結構,又借鑒了南亞一種傳統的住宅形態Haveli,將研究所主樓的設計集中在一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船」中。此外,研究所的外圍迴廊也融入了典型的印度特色:與柯布西耶在印度建築設計中增厚遮陽板的做法不同,多西利用巧妙的設計將太陽的熱量反射出去,並且增大了迴廊可利用的空間。

在構想印度管理學院班加羅爾分校時,多西以印度南部的寺廟建築為設計原型,重新定義了室內外空間的開放和封閉概念,設計了藤架小徑、連廊和院落,將教室、會議室、圖書館和宿舍等各個功能區有效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具有整體感的和諧環境。

多西和印度現代繪畫大師馬克布勒·菲達·海珊(Maqbool Fida Husain)是老朋友。有一天,海珊對多西說:「我想在艾哈邁達巴德建一個畫廊展示我的作品,你能幫我設計嗎?」多西欣然應允,於1991年開始著手啟動「洞穴畫廊」(Amdavad ni Gufa)項目。在創作時,多西基於神話傳說,構想出一個很多烏龜從地里鑽出、並有一條眼鏡蛇貫穿其中的畫面。可是,這個設計方案無法由手工繪出,多西只好請電腦繪圖員來幫助完成設計方案。但好事多磨,設計稿完成後,工人又因從未接觸過這種建築結構而拒絕施工,多西不得不求助於當地的土著居民。所以,多西曾在訪談中稱洞穴畫廊是「全球本土結合作品」。多西考慮到艾哈邁達巴德夏季氣溫高達50℃,畫廊是向下開鑿建造的,並且有著採光孔的設計。光照進來時,你只能看到畫廊的一部分,但同時,你也能知道畫廊外是幾點鐘。某幅作品必須在每天的特定時段才能看得到,讓人嘆為觀止。洞穴畫廊的內部空間是有起伏的,連地板都不在一個水平面上。建築師和畫家碰撞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畫廊的形式和空間使得光影與記憶的神秘變幻充滿鮮活氣息」。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多西上世紀70年代為自己的工作室桑珈(Sangath)設計的建築也同樣體現了這種融合,從本土文化中汲取靈感,並且完美地適應當地氣候條件,是他蜚聲國際的代表作之一。類似當地神廟和佛教建築中的拱形屋頂,多西為桑珈設計了筒拱,不僅成為這座建築最主要的視覺元素,還具有實用功能——能夠收集雨水,引入庭院中的水池,既環保,又能為建築有效降溫。建築用碎瓷片裝飾屋頂和牆面,既是獨特的裝潢,又可反射陽光以減少熱能的吸收。

為民眾的生命而築居

作為一名建築師,多西從來沒有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他不僅為公共管理部門、教育文化機構和有實力的個人設計建造房屋,還將目光投向底層的民眾。

多西的這種情結要追溯至他的童年經歷。他曾在一次媒體採訪時說,在祖父的木工坊,他看見一個木匠因為貧窮而酗酒家暴。這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讓他覺得自己應該為貧窮家庭的人做點什麼。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見過很多困難人群的生活窘境。於是,多西在入行之初便決心要為普通民眾設計和建造房屋。

聖雄甘地是印度人的精神領袖。甘地曾說,不論你做什麼,如果對於窮人沒有幫助,就沒有意義。受到甘地精神的指引,多西也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人生箴言。「建築師應當是社會的醫生」,多西說,「我應該宣誓並畢生銘記:為最底層民眾提供適當的住所。」他確實履行了這一誓言。

上世紀70年代初,多西主持建造了印度人壽保險公司混合收入住宅區。這個住宅區包含324套複式梯田狀建築,供三種不同收入的人群居住。他們居住在同一棟建築的三個樓層,並通過同一個樓梯出入。這種設計不僅能適應不同階層的家庭需要,而且有利於恢復和增強社區凝聚力。

多西最廣為人知的為低收入人群設計的項目是阿那亞低價住宅(Aranya Low Cost Housing)。很多人驚嘆於這一項目的科學設計和巨大規模,但很少有人知道,這是多西自己爭取來的。1982年,多西受邀在印多爾城(Indore)附近設計一處富人區,對這片基地進行考察時,多西留意到對面一處開闊的空地,詢問之後才知道,這是政府預留的為「經濟弱勢群體」(Economically Weaker Sections, EWS)建造住宅的公共項目用地,未來一部分居住在貧民窟的人們將搬到這裡。隨行的當地官員說:「我想,像您這樣知名的建築師肯定不會對此感興趣的。」多西答:「不,這恰恰是我感興趣的。」於是,他主動參與這個項目的規劃和設計。

在多西看來,建築師不僅要精通建築的形式、材料和結構,還要對社會、經濟、自然有所認知。對於大家族聚居的印度民眾而言,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同樣重要。在設計阿那亞低價住宅項目時,他就充分考慮了這一點。房子的基本結構十分簡單,每戶面積約30平方米,磚塊打造地基,有廁所,通水電。更重要的是,他給了居民像玩樂高玩具一樣的體驗,等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逐步對房屋進行合適的改造和擴建,這也是阿那亞項目的最大亮點。此外,為了給居民提供一個兼顧個性和群體的生活空間,多西設計時採用了印度傳統的聚落形態,小型廣場和室外活動空間沿線性空間鋪展開來,既保證了每家每戶獨立的生活空間,又為他們提供了參與社群活動的便利條件。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多西設計的阿那亞低價住宅為經濟弱勢群體提供居身之所,曾獲阿迦汗建築獎。

如今,30多年過去了,仍有8萬多低收入人群生活在這個大社區里。他們經濟上雖然貧窮,但生活得有尊嚴。接手這個項目時,多西曾希望能用建築的方式讓人與人之間更多交流,幫助他們實現生活方式的改善。現在看來,他也算是得償所願。


堅持學習,不斷傳承

儘管已逾90歲高齡,但多西依然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事實上,多西一直保持著學習的習慣。他曾說:「我一直都很愛學習,我覺得人一定不能放棄的就是學習的渴望。」多西總隨身帶著筆記本,一有想法就及時寫下來。他也喜歡觀察,留意到有意思的東西就畫下來。正是因為這種持之以恆的學習和積累,從業近70年的多西才能始終保持著蓬勃的創造力。

1962年,正值創作旺盛期的多西,出資創辦並親自設計了艾哈邁達巴德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hmedabad),還擔任了首任院長。該學院後來成為培養印度本土建築師的搖籃,是印度現代建築及規劃教育的源頭和先鋒。談及創辦學校的初衷,多西說,當時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參觀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在艾哈邁達巴德的建築作品,他想把自己從這些大師那裡學到的東西分享出去,讓年輕人更深入地了解和學習。之後,他還先後創建多所設計學院和藝術中心,並擔任職務。1958年起,他頻繁地以學者身份訪問歐美,在數所美國大學任教。他還曾多次擔任印度國內及世界性的設計競賽評委。

教學過程中,多西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傳授給學生們。他鼓勵學生也隨身帶著筆記本,「只有不斷記錄,不斷思考,才可以自我發現,自我成長。」他還帶著學生去貧民窟考察,了解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巴克里希納多西:建築似生命的慶典 91歲高齡獲得普利茲克獎

多西和建築學院的學生們親切交流,不遺餘力地傳授設計經驗

如今,多西桃李滿天下,他的建築理念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了解和認同。多西說,這又一次堅定了他的信念:「當建築與生活融為一體時,就是一場生命的慶典。」

※文章作者張佩沛,版權歸《世界知識畫報》。

歡迎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知識畫報 的精彩文章: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格羅斯島,愛爾蘭人之殤

TAG:世界知識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