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駱賓王:他臭罵武則天,武則天卻愛惜他的才華,不要只知道他寫了鵝鵝鵝

駱賓王:他臭罵武則天,武則天卻愛惜他的才華,不要只知道他寫了鵝鵝鵝

唐四傑,王楊盧駱,在現代最有名的是王勃,其次就是駱賓王。

然而,很多人知道駱賓王,是因為他在兒童時期寫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當然不能代表駱賓王。駱賓王寫起文章來,大氣磅礴,如寶劍出鞘。他的代表作是一篇罵武則天的檄文,卻讓武則天對他讚賞不已,以未能招攬他為憾。

公元684年,武則天廢去剛登基的中宗李顯,另立四子李旦為帝,自己把持朝政,並想進一步登位稱帝。

這時,有一個叫李敬業的人,是唐朝開國元勛英國公李績(本姓徐,因有功被賜姓李)的孫子,不滿於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而駱賓王,被李敬業招入幕府,為他寫下了名傳千古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這篇文章告訴你,大文豪罵人能罵出什麼花來。

這篇文章是這樣的: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翚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 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 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據《新唐書》記載,這篇文章流傳天下後,武則天命人讀給自己聽。一開始,武則天是笑著聽的,然而當聽到「一抷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時,武則天的面色嚴肅起來,感嘆讓這樣的人才流落民間,是宰相的過失。

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裡,能讓挨罵的武則天如此讚賞?且聽我慢慢分析。

檄文的第一段,是痛罵武則天,揭她的老底。文章層層遞進,從人身攻擊開始,最後上升到政治高度。

開頭一句,說武則天出身卑賤,接著駱賓王火力全開,揭露武則天的隱私。比如,說武則天是在侍候唐太宗上廁所時被臨幸的(曾以更衣入侍),又去勾搭當時的太子、後來的唐高宗李治(穢亂春宮),李治登基後,武則天又上演宮斗大戲,最終廢黜了原配皇后,讓太宗高宗兩位皇帝陷入了父子聚麀(即父子共享一個女人)的不倫境地。

駱賓王真是很了解廣大人民群眾愛看什麼,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喜歡宮闈秘聞的好奇心。看到這篇檄文的人,一定會熱烈討論武則天到底是如何「以更衣入侍」的,又是怎麼「穢亂春宮」的,到底為什麼能「陷吾君於聚麀」。駱賓王如果生在今天,一定是擅寫「百萬加」爆款文的大V,卓偉什麼的全都沒飯吃。

當然,這樣的辱罵對於武則天來說構不成傷害。因為武則天作風開放,愛養面首,說不定她還把這些話當做是對自己女性魅力的讚揚與肯定呢。

所以,駱賓王接下來要在政治的層面上批倒武則天。檄文說,武則天心腸狠毒,任用姦邪,殺兄、殺嫂、殺皇帝、殺母親,是個十足的惡毒女人。當然,檄文里的話我們不必當真,因為一定有很多誇張的成分在裡面。

如果武則天的惡行僅止於此,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壞蛋。檄文進一步指出,更嚴重的是她還有謀朝篡位之心,廢黜並囚禁了先帝的愛子李顯。

看,駱賓王寫的短短一段文字,曆數了武則天的種種罪惡。既有大家喜聞樂見的宮闈秘聞,又有嚴厲的政治指控。雖然描寫了污穢不堪的醜事,卻文辭雅馴,言簡意賅。這就是如椽巨筆,大家風範。

檄文的第二段,則是隆重推出主人公——李敬業。

駱賓王先連用四個典故(霍子孟、朱虛侯、燕啄皇孫、龍漦帝後),指出大唐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卻沒有忠臣站出來匡扶社稷。而這,正反襯了李敬業的大義凜然、義不容辭。駱賓王說,李敬業是開國元勛的後代,起兵討伐武則天可謂名正言順,天下歸心。

接著,駱賓王又用極其華麗的文筆,描寫了李敬業兵力之強,軍威之壯,寫得慷慨激昂,氣沖牛斗。明明是號召

大家共同起兵,卻彷彿自己已經勝券在握,邀請各位大臣來搭順風車一樣。

這是把創業公司的招聘廣告,寫出了五百強企業的感覺。駱賓王若在今天,一定是寫文案的高手。

檄文的最後一段,駱賓王承接上文,呼籲各位領兵的大臣共同起兵勤王。

想要說服別人,無非四種方法:以勢壓人、以利誘人、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駱賓王選擇了最有感染力的一種:用感情來打動別人。

駱賓王說,現在先帝的屍骨未寒,墳墓上的土還沒有干,武則天就動了篡位的心思,讓先帝的兒子孤苦無依。諸位都是先帝的顧命大臣,還在等什麼呢?快站出來為先帝的兒子主持公道吧!

正是這一段文字,讓武則天大加讚賞。

因為論勢、論利,李敬業都比不過武則天。論理,武則天畢竟手握著正牌的皇帝,可以把李敬業斥為亂臣賊子。所以,駱賓王只能選擇以情動人。

而且,這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不論以勢、以利還是以理,都很難讓對方心服口服,唯有以情,才能讓別人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只要你表露的感情足夠真摯。

直到今天,很多小公司的老闆,還是喜歡用這一招籠絡員工。

一般人想用感情來打動別人時,會把文字寫得哀婉曲折,彷彿一個受了委屈的人在向人哭訴。

而駱賓王這樣的大文豪,自然不會幹這樣有失身份的事。他的高超之處在於,只用了兩句「一抷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足以讓武則天動容。這就是筆力。

如果戰爭是靠文筆來決勝負,李敬業一定是穩操勝券了。可惜的是,戰爭最終看的是實力。

駱賓王雖然筆如利劍,卻無法代替在戰場上搏殺的士兵。

李敬業最終兵敗,唯有駱賓王的一篇雄文流傳千古。

而再提起駱賓王時,希望你不要只知道鵝鵝鵝這首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士常齋 的精彩文章:

魯智深圓寂前念的偈語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TAG:士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