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十五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的網路投票還有幾天就要截止了,目前我們館策劃的「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獲得票數已超8000。展覽貫徹「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家風」的指示,以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為主題,討論了家與家族、家與國家、家與社會的三種關係。

借這個機會,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內容和特徵。今天來說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眾多的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到,除了先秦的禮法,漢代的家法,六朝以後出現的家訓、家規、家儀等,都有著對家庭教育的專門論述,另外,還有大量散見於各類古典書籍中的有關家教的名言、故事,還有大量的古代傳統家書以及流傳於世的教子詩文等。這些記錄在書籍中的字句,和人們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都蘊含著豐富家庭教育思想,闡釋了在人的成長,特別是品德塑造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來,中國就以禮儀之邦、德治善政的大國形象示人。中國傳統文化以善為本,以和為貴,注重人際間的和諧關係,追求和善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歷經滄桑,彌久彌新。在行為規範上,人們推崇「中庸之道」,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知足常樂」、「自治其心」,提倡以和善為根本準則來看待與處理問題。在中國傳統的和善文化的滋養和浸潤下,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忍讓為懷成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譬如,明代袁氏兄弟的《庭幃雜錄》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比鄰沈氏,世讎予家吾。母初來,吾弟兄尚幼,吾家有桃一株,生出牆外,沈輒鋸之。予兄弟見之,奔告吾母,母曰:『是宜然!吾家之桃,豈可僭彼家之地!』沈亦有棗,生過予牆。棗初生,母呼吾弟兄,戒曰:『鄰家之棗,慎勿撲取一枚!』並誡諸仆為守護。及棗熟,請沈女使至家而摘之,以盒送還。吾家有羊,走入彼園,彼即撲死。明日彼有羊竄過牆來,群仆大喜,亦欲撲之,以償昨憾。母曰:『不可!』命送還之。沈某病,吾父往診之,貽之葯。父出,母復遣人告群鄰曰:『疾病相恤,鄰里之義。沈負病,家貧,各出銀五分以助之。』得銀一兩三錢五分。獨助米一石,由是沈遂忘讎感義,至今兩家姻戚往還。

上述內容通過幾件生活瑣事反映出母親李氏與人為善的深厚德行,不僅不計較鄰裡間小的矛盾衝突,還告誡子女要寬厚待人,正如明代孫奇逢在《孝友堂家訓》中所言:「與人相與,須有以我容人之意,不求為人所容。」這種德行是古人立身處世的態度,而並非人善可欺。

李氏對子女的教育是基於和諧人際關係的考慮,可以說是古人鄰裡間和睦相處的經典事例。相比之下,這一則故事則更體現出父母家教的份量:「雋不疑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何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言語異於他時;或亡所出,母怒,為之不食。由是故不疑為吏,嚴而不殘。」 嚴厲又不殘暴,這是後人對雋不疑非常中肯的讚揚,其中也體現出家教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所具有的約束作用。

其次,提倡節儉、反對懶惰。關於這一點,古人講得非常明白。《左傳》記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論語》則言:「奢則不孫,儉則固。」清代曾國藩在教育長子曾紀澤時提到「治家以不晏起為本」、「除勞字儉字之外,別無安身之法。」

人們認為,節儉與家庭盛衰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係,史料記載的諸多關於教子節儉的父母大多身處高位,並非家境貧窮,節衣縮食以求生存。因此,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所推崇的節儉,並不是要求孩子們永遠生活在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狀態下,而是說即便是擁有相對富裕的物質條件,也要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

明代思想家李贄撰寫的《史綱評要》中有一則關於宋太祖趙匡胤教女節儉的故事,為後人所津津樂道:「永寧公主常衣貼綉鋪翠襦入宮中。太祖謂曰:『汝後勿復為此飾。主家服此,宮闈、戚里必相妨。京城翠羽價高,小民逐利,展轉販易,傷生浸廣,實汝之由。汝生長富貴,當念惜福,豈可造此惡業之端。』主慚謝。

女子愛美,人之常情。永寧公主出身皇室,穿些綾羅綢緞也不能算是特別過份的事情。趙匡胤指責女兒鋪張,是從社會影響的層面出發,這其中當然有帝王維護江山社稷的私心,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趙匡胤對節儉一事始終是躬親為之,所以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節儉作風的延續。因此後世有詩評曰:「大宋太祖教子嚴,訓斥愛女脫翠衫,一為子孫儉修德,二為防奢保江山,公主明理知父慈,鳳喜龍歡笑開顏。」

尋常人家亦如此。《宋史·王旦》中記載:「(王旦)被服質素,家人慾以繒錦飾氈席,不許。有貨玉帶者,弟以為佳,呈旦,旦命系之,曰:『還見佳否?』弟曰:『系之安得自見?』旦曰:『自負重而使觀者稱好,無乃勞乎!』亟還之。故所服止於賜帶。

穿戴漂亮的衣服,得體是一方面,被別人誇讚也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個人私心。王旦教育家人的這一番話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邏輯,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確有必要之理。就像曾國藩給次子曾紀鴻的信中說的「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戒奢從簡可以說是人們崇尚的一種道德修養,簡樸的德行不僅能夠防止滋生奢靡腐化思想,還有助於增強人們面臨困境時的勇氣和決心。如此看來,中國傳統家教中一些過於苛刻的節儉要求也就變得容易讓人接受了。

再次,教育子孫要為官清廉,不可貪贓枉法,這在任何時代,特別是官宦之家都是對子女教育的重點。歷朝歷代都有關於父母要求子女為官清廉的記述,宋代包拯的《包孝肅公家訓》最為著名,其中提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元代鄭太和的《鄭氏示範》也明確寫道:「子孫出仕,有以臟墨聞者,生則削譜除族籍,死則牌位不許入祠堂。」這些家規家范都表明,古人對於廉政一事有著極高的標準和要求。

晉代陶侃之母湛氏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賢母之一,與孟母仉氏、歐母鄭氏、岳母姚氏齊名。《晉書·陶侃母湛氏傳》記載了湛氏退鮓責兒的經典故事:「侃少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一坩鮓遺母。湛氏封鮓及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湛氏家教嚴謹,教子惜陰讀書,樹建功立業之志,還以忠順勤儉、公私分明為美德熏陶其子。陶侃後來成了廉潔正直的朝廷重臣,與賢明的母教也有密切的聯繫。

人們不僅教育子孫為官清廉,還時刻提醒他們不可恃勢凌人。清代林則徐在《與夫人書》中也就「清廉」的問題叮囑夫人:「務囑次兒須千萬謹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勢,與官府妄相來往,更不可干預地方事務。」林則徐雖未直接對其子進行言教,但通過與原配鄭夫人的信函交流表明自身態度,叮囑夫人一定要重視此問題:「大兒在京尚謹慎小心,吾可放懷。次兒在家,實賴夫人教誨。

第四,是關於讀書做人。在我國古代,重視學問是有著悠久的傳統的,儒家先師孔子就曾勉勵門人要「學而不厭」。荀子也曾說:「學不可以已。」

在傳統社會中,仕宦是一種特殊的職業,能否出仕是讀書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標誌。而統治者為鞏固自身統治的需要也鼓勵學子們以讀書應舉為務。 《宋史·賈黃中傳》記載了其父的嚴苛教育:「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六歲舉童子科,七歲能屬文,觸類賦詠。父常令蔬食,曰:『俟業成,乃得食肉。』」五歲的孩子就被要求拚命讀書,學不好還不能吃肉,這在當今社會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只能說古人對讀書入仕這件事非常看重。

教子勉學,除了鼓勵子孫讀書應舉入仕外,還特彆強調讀書對於個人自身品德修養具有的重要導向作用。在這一點上,最著名的當屬孔子教育孔鯉的故事,《論語·季氏》記載: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孔子所說的「詩」和「禮」,實際上都是指社會上的道德規範。「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說明孔子對於學習的認知更側重於育人方面,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肯定的。後世很多人在讀書的認知上也遵從孔子的思想,如明代姚舜牧教育其子時說:「世間極佔地位的是讀書一著,然讀書佔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勢位上。」 清代左宗棠在與長子左孝威的書信中也提到:「所桂讀書者,為能明白事理,作聖作賢,不在科名一路。」 可見,就讀書的目的而言,提升自我是比獲取功名利祿更受人重視的。

此外,中國傳統家教中對子孫修身教育的內容,史料也有很多記載。如馬援在寫給侄子的信中提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又如清世宗康熙在《庭訓格言》中說:「惟君子謂此時,指視必嚴也,戰戰慄栗,兢兢業業,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斯誠不愧於屋漏,而為正人也夫。」教育孩子要立節、立志、立行,要與友忠信,與人篤敬,這些內容無論在什麼年代,都應該成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翼 的精彩文章:

館裡的展品:簡史「三寸金蓮」
山海經:貪嘴的狌狌,戲精的誕生

TAG:博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