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拜師,師父與師傅的區別

為什麼要拜師,師父與師傅的區別

大道無形悟者自得本公眾號所有文章僅代表個人所悟

俗話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中國很多傳統的項目都講究拜師學藝,道教也不例外,沒有師父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嚴格的說沒有師承、沒有師父不算入門。道教界向來講究拜師儀式,師徒的師承關係、名份極嚴而著稱於世。

拜師是學道入門的關鍵。在網上很多年輕人受到小說,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對道教玄學都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有的在網上、書店搜尋大量的資料來亂修瞎煉,卻不知暗暗之中得罪了鬼神,損了陰德,更有甚者把自己煉的精神錯亂,身體病變,試想,如果都能看書學會,那麼幾千年來傳承的師父有何用?古代哪個高道大德,聖人神仙沒有師父傳承?有的想拜師,但是幻想拜個「神仙」,「大師」為師,還有的是看到輩分高就去拜,而對拜師所蘊含的重大意義根本不了解,道教拜師,不分歲齡大小,只分道德修為高低,嫡傳輩份大小,實際上拜師是道教傳承的固有傳統,他跟曲藝界的拜師還是有不同的,說相聲,唱二人轉拜師等於師父給個飯碗,而在道教里拜師是道門經法傳遞,慧命相傳的關鍵,不僅僅是飯碗那麼簡單。

道門的傳承在道教是以「道」為本,師父教授下一代知識道法稱為「傳」,弟子以皈依「道"為本,接受師父的教導稱為「承」。師「傳」徒「承」故稱為「傳承」。拜師求的傳承必須要求得正統道教門派及明師的傳承。說到「正統」何為正統?依奉道教戒律修行,不斷傳承法脈,才視之為正統。現在社會上打著「正統」旗號的太多了,說自己是正統,嫡傳的人更多,但是究竟是否是呢?這就需要時間來檢驗。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太少了。

拜師分兩種,一種是拜家師(也有稱本師的),一種就是拜學師(也有稱業師的),此兩種師父有是有區別的。

家師稱「師父」,就是事師如父。一生只能拜一位,哪怕你拜師選擇的師父錯了,你也接納這個師徒關係,拜師一輩子只有一次,如同父母一樣,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這也就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由來。家師是嫡傳恩師,屬於給予弟子第二次生命,拜師父如同睜眼投胎,名籍將從陰曹地府消除,師父不但要傳授弟子法脈,同時師父還要分擔承受弟子修行當中所犯的罪過,這時拜的師父,如同再生父親,對待師父要像自己親生父親一樣,所以我們稱為「師父」。

學師稱「師傅」,有的稱「拜先生」,修道是一個很長遠的事情,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很多知識需要了解,這就需要不斷的多多學習,所以,學師可以拜多個,學師可以對弟子進行點撥解惑、教育授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雷法堂 的精彩文章:

早晚課的重要性

TAG:火雷法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