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惡性大案的主角經常是精神病?這是偏見

惡性大案的主角經常是精神病?這是偏見

像槍擊案這類大型惡性事件,市民會希望儘快得到「合理」的解釋。罪犯的動機和人物側寫越「合理」,滿足安全感的材料越多,願意相信的人就越多。大家會說:「只有心理變態的怪胎才會做這種事!」,而如果稿子里沒有擊中這種預期的內容,熱度會消失得更快,於是普通殺人犯甚至都進不了新聞。重案、暴力傾向和精神病之間的等號,是由大眾和媒體共同划上的。


的確,有些罪犯是有心理或精神疾病。1998年的Wendell Williamson,一個法學院學生在街上射殺了兩名途人,聲稱自己是在拯救世界。他後來被診斷為偏執型分裂症,而陪審團最後認定其無罪。emmm


但這種例子很罕見。實際上多數犯罪者是頭腦健全心智正常的人。2016年美國有報告統計出全年槍擊致他人死亡的案例中,精神病犯只佔不到1%。全美普查,只有3~5%的暴力案與精神病有關。

另外,病人們的暴力行為通常只是熟人間的語言侵犯和毆打。大範圍的殺傷或其它兇殘罪案所需的縝密思路、執行力和經濟基礎,嚴重精神病患者經常是不具備的。


而就算是在嚴重精神病患者犯下的惡性案件里,你也很難把暴行單獨跟疾病綁在一起。把含有濫用藥物的案例剔除後,只算單純患病的案例,會發現佔比變得比當前統計的更小。
惡性大案的主角經常是精神病?這是偏見


影響
精神病妖魔化最明顯的惡果,是社會對精神病歧視的加深。這人群在社會中本來就處處碰壁,進一步承受欺凌後可能真的就會決定傷人。


而且這種沒有事實基礎的聯繫,正成為影響美國輿論方向的材料。在控槍爭論里,有人開始呼籲要規範精神病診治和監控的機制,似乎想把人們的注意力從槍械上引開。

根據記錄,有些大規模謀殺犯在作案前甚至還去看過心理醫生,診斷不出任何問題。這些人大部分都不需要也不想要幫助,他們的精神狀況也無需治療,他們的惡可能就是沒有原因,也無從解決的。有些人喜歡集郵,有些人喜歡看賽馬,又有些人就是想欣賞世界熊熊燃燒。


這意味著調整精神病患的診治和監控,不會使暴力犯罪的狀況有什麼改善。每次發生流血悲劇就像膝跳反射一樣首先想到精神病,並不是個好習慣。


ps:原作者討論的是美國國情,但感覺這偏見哪國都有。


原文標題:《Is there a link between mass shooting and mental illness》,By Rachel Nuwer 10 May 2018
本文譯自 BBC,由譯者 梁兵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地球沒有進化出其他和人類相當的高等智慧動物?
你禿了,不能全怪你媽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