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拿大印象派女畫家珍妮弗的油畫作品欣賞

加拿大印象派女畫家珍妮弗的油畫作品欣賞

加拿大現代印象派女畫家 珍妮弗 麥奎斯丁作品欣賞

印象主義畫派誕生於法國19世紀後期,印象主義畫派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代表畫家馬奈、雷諾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為繪畫追求的主要目的,他們倡導走出畫室,描繪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間的印象,使畫面呈現出新鮮生動的感覺。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新印象派亦稱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是繼印象派之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19世紀80年代後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義強烈影響的畫家掀起了一場技法革新。他們不用輪廓線條劃分形象,而是運用科學化的描寫法追求對外光的表現。運用色彩的分割理論,即分割法作畫。

從光學原理看,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與明度。畫家們在畫面上使用純色,不在調色板上調混顏色,這樣中間色是在觀賞者(離畫面有一定的距離)的眼中自然混合而產生的。根據這個原理,他們將色調分割成七種原色——即太陽光的七色,作畫時即純用原色小點排列,利用人們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調色的工作直接訴諸視覺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紅色調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紅色擺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觀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離看過去,仍有「桃色」的感覺。他們為了避免在調色盤上調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濁,因此嘗試以原色小點直接點在畫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因為完全採用短筆觸點描的技法,所以「點彩派」就成為新印象派的別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構圖上運用數理的構造,從色彩的細密分割、面全體布局,以至於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人物遠近大小關連,均依固定比例分割、這亦即他們在繪畫上大膽導入希臘有名的「黃金分割比例」。從形態關係上追求韻律的統一,純然以造型手段表現出一種夢幻的詩的氛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藝術大觀 的精彩文章:

筆法嫻熟且略帶鬆散感,這作品絕對的精彩!
世界水彩畫精選作品欣賞

TAG:國際藝術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