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僅憑一件小事,孔明看透了孫權,但周瑜卻對此耿耿於懷!

僅憑一件小事,孔明看透了孫權,但周瑜卻對此耿耿於懷!

周瑜面見孫權,當著孫權及眾文武表態,自己堅決主戰,並詳細分析了曹操所犯的兵家大忌。孫權作為東吳之主,看到諸將上下如此,自然感慨萬分,不僅當場任命周瑜為大都督權領抗曹事宜,還拔劍斬掉案幾一角,宣布再有言降者,與此案同。

事後周瑜、魯肅來到館驛向諸葛亮請教抗曹對策,諸葛亮卻對周瑜、魯肅直言,孫權在抗曹事情上面心中還存猶疑,建議周瑜需向孫權就曹操的兵力多寡進行分析方可打消吳候的疑惑,孫劉一致齊心抗曹才能真正成為可能。周瑜、魯肅夜訪孫權,一番言語下來,果然如諸葛亮所言,孫權確實因為曹操實力問題,擔心東吳兵微將寡,實力不夠。雖然周瑜成功打消了孫權的疑雲,但是卻因為諸葛亮過人的智慧而耿耿於懷,擔心此人今後成為東吳勁敵。那麼為什麼孔明只見過吳候一面,卻可以將吳候心思摸透,而作為東吳三軍主帥的周瑜卻稍遜一籌呢?我們試析之!

我們知道,孫權與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簡單寒暄之後,孫權第一個問題就是曹操有多少兵馬,雖然之前魯肅多番叮囑,但是諸葛亮還是如實進行了回答。在戰與降的問題上,最糾結的人莫過於孫權,他非常清楚,投降對於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可是如果一旦打起來,兵敗之後自己只有死路一條。那麼在戰與不戰的問題上面,並未參與過打江山的孫權最關心的自然是雙方實力的對比。顯然諸葛亮給出答案之後,孫權很不舒服,雖然事後諸葛亮就曹操兵馬的問題給孫權進行過詳細的分析,但是孫權的疑慮並未真正打消,否則他不至於還要召回在外面訓練水軍的周瑜。

另外,周瑜與孫權就此事的第一次會面,雖然表達了自己主戰的決心,詳細分析了曹操所犯的兵家大忌,但是他並沒有問過,而且孫權也沒有對其表達過自己對於此事最關心的問題,所以周瑜在此事上面對於孫權的心思並沒有真正的搞清楚。因此,周瑜在孫權及眾將面前,他表達和傳遞的內容是他作為一個三軍主帥在結合了江東文武的思想、意見之後覺得應該表達的,但是他卻忽略了在此事上面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孫權。

其實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卻將二人的差距實實在在的展現了出來。孔明之所以能夠將孫權的心思摸透,是因為其真正站在了孫權的角度結合孫權本人及孫權身邊人給自己傳遞的信息,進行了嚴謹周密的分析和研判之後,得出的結論。而周瑜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僅憑下面人傳遞的信息就得出了判斷。上次我們講過,周瑜感念孫策的知遇之恩,將東吳的事情當成了自己的家事,其實凡事都會講究一個度,一旦過度或者不及都會出現問題。而且孫權畢竟不是孫策,沒有經過打天下的經歷,他的價值觀和思維意識與孫策會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可嘆周公瑾聰明一世,有勇有謀,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留下年輕的妻子和孩子,與其性格、處世不無關係。雖然與孔明進行了多番較量,但卻屢屢敗與孔明之手,其實並非其才智不及,而是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面忽略了太多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權和曹操這兩個老大都在組織晚會,去參加晚會的人心思都是泡妞
曹操、劉備、孫權,從軍事、政治、用人方面看,誰更厲害?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