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自我暗示的誤區,如何避免在軀體上產生不良反應?

心理學:自我暗示的誤區,如何避免在軀體上產生不良反應?

【微紀錄二十二心理學:自我暗示的誤區,如何避免在軀體上產生不良反應?】

關於心理學,筆者有太多的感受,我和大家一樣,在成長的路上,多多少少都會碰到一些問題,筆者的問題,似乎是與生俱來,喜歡在思考中較真,特別是在心理學方面,自認為比別人敏感些,但在孩提時代、學生時代,筆者也因此走過不少彎路,每次看到小夥伴們天真的模樣,心理就冒出一個問號,為何我和大家有點不一樣?我竟然在嚴肅地思考著精神世界,彷彿冥冥中有股力量在驅使著我,不論經過多少年,必須獨自完成。

這麼多年過去了,筆者並未因為這些而感到遺憾,想做自己、找到自我,豈在一朝一夕,只能踏踏實實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不斷降服自己的路上,筆者發現,精神里的生活完全可以

過得很自在,如果脫離了這種自在方式,幹啥都有點不爽。

今,筆者就和大家談談,在心理學層面上,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現象—自我暗示,準確來說,它是基於現實外在因素和潛意識本能之間所篩選出來的一種啟示,它具備提醒和刺激作用,為達成自己的心愿,改變或是糾正某個行為,這在生活中很常見,譬如,高考快到了,學生們都進入緊張的複習階段,有些學生太在乎高考成績,給自己輸入心理暗示,「我一定要考好」 「我不能分心」 「爸爸媽媽這麼重視我,我不能丟臉,多複習些總是好的」,相信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心理暗示比較正面一點的,都不會差到哪裡去,但自我暗示過強,就很容易成為思想上的累贅,反而不能集中精力投入學習狀態,長期有這種習慣的人,是非常有可能轉變為軀體功能障礙或產生精神障礙。

軀體功能障礙比較典型的例子,如抽搐,發抖、全身僵直,而導致情感、行為、認知方面的障礙即是屬於精神障礙的範疇,在心理學上,這兩種障礙,也可稱為「癔症」,生理上,癔症患者並無實質性的器官病變,當癔症發展到一定階段,是具有「夢想成真」的特性,假如患者不小心摔倒,胸口稍微被桌子碰到,因為害怕,加強了自我暗示,「有點疼,會不會真出現了問題……」,患者心理暗示越強,便開始轉入軀體上的真實感覺,「真的疼呀」,再嚴重些,因極度恐慌造成心律不齊,頭重腳輕,走路輕飄飄的,還需有人攙扶著去找醫生,當患者見到了醫生,醫師一番簡單詢問和診斷,卻只說了一句,「你沒事了」,患者突然轉念為喜,呼吸開始平穩,隨即恢復了正常狀態。

在筆者看來,良好的心理暗示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心理暗示過強的人,精神壓力如影隨形,極有可能轉為癔症病態,不過,凡事都不是沒有例外,心理暗示過強的人,如果能在開悟的前提下,用正念力引導自身的生理機能,對身心健康將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因人而異,對多數癔症患者而言,首先要避免頻繁的心理暗示,學會精神轉移,繞開一些不好的自我暗示。

原創:心靈修行記

筆名:青燈禪

《心靈修行記》一直致力於心理破譯、心理學、心靈雞湯、草根傳志原創語錄、心理免疫學、行業內幕預測、未來科技猜想,以真實故事為主導,也包括極少部分小說的成分,意在開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僅供參考,旗下有《奇緣傳》、長篇小說《凡人悟道斗惡魔記》等作品,歡迎關注這三部作品更新情況,謝謝。

筆者已委託維權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未經作者同意,請勿私自下載、轉載作品,翻版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燈禪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想太多的人會把自己累垮,如何才不走彎路?這一招很管用
科學家:宇宙和世界被模擬,我們活得並不真實?看完覺悟

TAG:青燈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