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季養生之●如何養陽

夏季養生之●如何養陽

夏季如何養陽

夏日氣候燥熱,是心旺氣衰時期,重在養心,中醫五行學說中,心屬火,夏天以火熱為主,內應於心。而心主血,藏神,主神志,為君主之官。故七情過激可傷心,使心神不安。夏季怒氣當令,烈日酷暑,腠理開泄,汗液外泄,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所謂「壯火食氣」。因此,中醫認為「署易傷氣」,「署易入心」。在炎熱的夏天,尤其要注意精神調養。

夏季人體最易失水,故應積極補水,其關鍵是定時主動飲水。一般來說,一天中有4~5個最佳飲水時間,如清晨起床後,上午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每天睡前1小時,若結合起夜,夜間也應適當飲水。在這些時刻,即使不感到口渴也要喝。

中醫認為,人體血液黏稠度在清晨最高,這是由於經過一夜的蒸發失水而致;在一年中,夏季血液黏稠度最高,尤其是老年人為甚。因為夏季出汗多,血液流動緩慢,導致機體組織獲得氧氣和營養減少。血黏度增高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血液凝集塊,造成血管栓塞,引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夏季主動飲水特別重要。


有些老人夏季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及舌尖糜爛疼痛等「上火」癥狀。夏季「上火」可用食療祛之,能收到獨特的療效。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可用蓮子30克,梔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服。

肺火:表現為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等癥狀。取豬肝1副,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燥。取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濾渣後取清液,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肝火: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苦口臭、兩肋脹痛。取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一起燉服。

腎火: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取豬腰2隻,枸杞子、山茱萸肉各15克,一起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熟,吃豬腰喝湯。

「苦夏」在中醫上被稱為「疰夏」,是炎熱夏天的一種常見病。養生應以熱者涼之,燥者清之為原則,故清燥解熱乃夏季養生的要道。中醫認為,疰夏是由天署下迫,地濕上蒸,體內濕熱過重,脾胃、心肺一時無法適應,自主神經紊亂引起,所以人會出現煩躁、疲乏無力、食慾減退,甚至出現頭暈、胸悶、噁心等不適癥狀。

要解除苦夏癥狀,飲食宜清淡,炎熱應少食高脂厚味、辛辣上火之物,飲食清淡可清熱祛署、斂汗補液,還能促進食慾。在飲食上應以健脾利濕為原則,採用淡補、清補原料,新鮮蔬菜瓜果,如番茄、苦瓜、絲瓜、西瓜、黃瓜、藕、豆腐、冬瓜、綠豆、胡蘿蔔、茄子、木耳、鴨、鯽魚、鵪鶉等,既能保證營養,又能預防中暑;菊花清茶、酸梅湯和綠豆汁、蓮子粥、荷葉粥等,亦可清熱解暑,生津開胃。每年都會有苦夏的人,可在立夏之前,用党參、五味子、麥冬、當歸、陳皮、青皮、甘草、黃柏、神曲煎湯,每日2次服用,連續服用1周左右,能有效預防苦夏。

此外,按照中醫「四季側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養陽,既培養生命的動力和熱力。夏季養陽,可使生命充滿成長的動力。因此,一早一晚適當遊樂宜清幽。炎夏不宜遠途跋涉,最好就近尋幽。可在清晨到溪流、園林散步,練氣功、或保健操等,能心曠神怡,精神清爽;傍晚可到江邊湖畔散步,也可邀幾個好友品茗聊侃,亦愜意舒心。

夏季茶、湯、葯粥如何調養

夏日暑熱悶濕,除了加強自身鍛煉之外,還要注意合理飲食。中醫認為,由於人們日常飲食中嗜肥甘辛辣而惡苦味,導致人體陽盛陰衰、陰陽失衡而致病,夏季尤為突出。因此,夏季應適量多吃一些苦味,祛署清熱的食物可緩解夏署不適。

雙花白菊茶:金銀花、白菊花各10克,沸水沖泡,加適量白糖飲用,能清熱解毒。

麥冬山楂茶:麥冬、山楂各10克,沸水沖泡,涼後飲用,可健脾胃,生津止渴,消毒散瘀。

玉米須茶:玉米須20克,洗凈後用沸水浸泡飲用,具有通便利尿的功效。

決明子茶:決明子100克,經文火炒至微黃後置入有蓋玻璃瓶中備用。每次取5克加沸水沖泡後飲用,能散熱祛風,清肝明目。

五味枸杞茶:五味子50克(用小紗布袋裝好),枸杞子50克,置於砂鍋內加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沸取液棄渣,將其倒入杯中,加白糖攪均即可分次飲用。具有健脾胃、補肝腎和生津止渴的功效。

綠豆湯:綠豆200克,加水300毫升,煮湯取液飲用,可清署解毒,利水消腫。

党參茯苓白朮鯽魚湯:鯽魚250克,党參、茯苓、白朮各10克,甘草3克。將党參、茯苓、白朮、甘草煎煮後備用,鯽魚洗凈去內臟,加油煸一下,再加入料酒、蔥姜,放入適量水煮沸後與以上三劑同煮,加適量調味品後食用。可健脾益氣,祛除燥濕養胃。

枸杞茄子黑魚丁:茄子250克,黑魚500克,枸杞子15克。茄子加油煸炒一下,黑魚去骨切成小粒狀,加入料酒、鹽、味精、芡粉拌勻,用油煸炒備用;待茄子快熟時與黑魚丁混合炒勻,起鍋前5分鐘放入枸杞子。可健脾開胃,助運利濕,補肝益腎。

蘆根綠豆粥:新鮮蘆根100克,綠豆50克,粳米100克。蘆根切短,加水煎煮半小時後去渣,再加入綠豆、粳米同煮成粥。因為天熱易出汗,身體損失大量的氯化鈉,因此可以在粥中加適量的鹽,能清熱養胃,消暑解渴。

梨粥:將梨子3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後,撈去梨渣,加入大米煮爛成粥,趁熱食用,可緩解肺熱咳嗽、食欲不振、頭暈等症。

冬瓜粥:將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塊;粳米100克洗凈;少許熟火腿切末。取鍋上火,放入麻油燒熱,下蔥末熗鍋,加入冬瓜、火腿末、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後改小火煮至成粥,加適量鹽調味後食用,可清熱、養胃、利尿,對暑熱煩悶、消渴、水腫、淋病等有療效。

西瓜皮粥:將西瓜皮250克削去硬皮及殘留瓜瓤,沖洗切丁,用鹽稍腌。鍋內放入清水、西瓜丁、洗凈的粳米100克,旺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15分鐘,以鹽調味後進食。能消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腫,適用於暑熱解渴、中暑神昏、小便短赤、腎炎水腫、糖尿病等。

薏苡仁粥:將薏苡仁50克洗凈,浸泡3小時後撈出,粳米100克洗凈。鍋內放入清水、薏苡仁和粳米,旺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成粥。可祛風除濕,利水消腫,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水腫等。

絲瓜粥:將絲瓜250克洗凈切塊,粳米100克洗凈。鍋內放入清水、粳米,煮至半熟時加入絲瓜、鹽,再煮至成粥即可食用。可除熱利腸,涼血解毒,適用於夏季身熱煩渴、痔瘡便血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季 的精彩文章:

夏季不失風範,讓T恤告訴你
夏季必須要去一趟加拿大!除了壯觀的尼亞加拉還有這些地方可以浪

TAG: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