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朝峰會前的兩個關鍵問題:真棄核與真和平

美朝峰會前的兩個關鍵問題:真棄核與真和平

當前朝鮮半島局勢發展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朝美兩國正就朝鮮棄核進行合理的妥協。

5月10日,朝鮮中央電視台在長達8分鐘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美報道中說:金正恩對特朗普總統用新方案通過對話進行解決問題表示深切關注,並就特朗普總統對朝美首腦會談的積極態度表示高度評價並致以感謝。

權威人士透露:美國所展示的「新方案」是美國對朝鮮作為棄核條件提出的美國對朝鮮的安全威脅問題,給予了金正恩滿意的答覆,否則就沒有「感謝」一說。

這一切無疑有利於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朝美首腦峰會的進行,但從朝鮮棄核和建立半島長久和平機制來說,仍有兩個關鍵問題需要徹底解決:

一是如何對待朝鮮提出的「階段性棄核」和「棄核與解除制裁同步進行」的祈求;

二是循什麼樣的路徑建立未來半島的長久和平機制。

朝鮮的「階段性棄核」與「解除制裁」訴求

目前的情況是,通過本月以來中朝首腦和朝美高層間的密切磋商,基本態勢已經逐漸明朗;不能確定的是,對朝鮮提出的「階段性棄核」和「解除制裁」的訴求,美朝之間有多少共同點。

當前局勢的發展是,朝鮮會棄核,否則最後美國不僅會繼續極限施壓,導致朝鮮經濟不能支撐,甚至會對朝鮮動武。朝鮮為此提出了以下四大訴求:

保證朝鮮體制安全,包括:整個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即美韓也不能在半島有核武器,美韓軍演時也不能帶核武器;

簽訂和平條約,美朝建交;

分階段棄核;

解除制裁。

對上述朝鮮的第一條要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已在金正恩從大連返回朝鮮後在平壤和金正恩的會晤中討論過,有理由相信美方已經答應金正恩。有力的證據就是:特朗普在蓬佩奧第二次從平壤返回美國後,提出了「朝鮮半島無核化」這一最新的提法,以取代過去的「朝鮮無核化」,而這一提法恰恰是朝鮮在1991年第四次韓朝平壤高層會談中提出的,包括:禁止可搭載核武器的飛機和艦艇出入、通過或訪問韓半島;禁止簽署提供核保護傘的條約或儲存、部署核武器;禁止有核武器參與的軍事演習。這表明朝鮮的立場已經得到美方的理解。

至於美朝建交,理應有個過程,這也和朝鮮的棄核表現有關。但結束朝鮮戰爭、簽訂和平條約,是中美韓三國都同意的,這從中美都公開支持朝韓《板門店宣言》的相關精神就可以看出來,而沒有這一條,則朝美、朝韓之間的戰爭狀態在法律上和事實上就沒有結束,朝鮮客觀上也很難棄核。事實上,今年3月特朗普公開宣布要和金正恩會晤時,朝美之間在進行相關溝通時朝方就提出了結束朝鮮戰爭這一底線。據美方人士透露說,就連特朗普都覺得這一要求合理。

當前最關鍵的焦點是:如何對待朝鮮提出的「分階段棄核」與「解除制裁」的訴求。筆者認為:應使用「規定期限內棄核」來代替無截止日期的「分階段棄核」的提法;在朝鮮真正完成棄核前,「解除制裁」則應局限在人道主義援助的範疇內,並通過聯合國所屬機構及相關國際組織公開、透明地實施。

之所以必須如此是因為:同朝鮮談判「階段性棄核」的本身,就是在客觀上承認朝鮮擁核的合法性。而根據安理會的一系列決議,朝鮮擁核非法,所以要進行制裁,這是安理會的一致立場。這和當年美蘇兩國談判分階段減少戰略核武器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因為美蘇是合法擁核。因此「階段性棄核」的訴求,在邏輯上和法律上不能成立,同時也是對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公然違抗。

其次,從歷史上看,分階段棄核在外交實踐上並不成功,這裡固然有當時美方的原因,但朝鮮自身也難辭其咎。朝鮮多年來在此問題上幾乎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切香腸」模式,即:儘可能增加切掉一根香腸的刀數,每切一刀要一次好處的行為模式。因此今天再提「分階段棄核」,不會再有人相信,因而這種行為模式在今天已經無法實施。

對半島周邊國家來說,尤其應該拋棄這種「切香腸」的想法。因為同美國相比,朝核使半島周邊國家受到的各種危害和安全上的不確定性遠大於美國,那種「再小塊的香腸也能切上幾刀」的想法,本質上是在養癰遺患,最終禍及自身。

因此,「分階段棄核」訴求在今天已經不合時宜,必須有最後的截止期限。這個截止時間點可以討論,但也不能太長,更不能像半島外交圈傳聞的那樣,指望「拖上5、6年,等到特朗普第一屆任期結束後再說」。美國不久前曾提出過6個月到一年的期限,筆者認為,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這個時間點原則上最晚不能晚於2020年之前。因為只要朝鮮真棄核,技術上這個時間綽綽有餘,同時,這也有利於解決朝鮮「解除制裁」的需求。

實際上,日本對這個問題倒是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看法。早在3月特朗普公布和金正恩會面消息時,日本官員就曾私下判斷:朝鮮一定會「臨時性棄核」,即:迫於形勢不得不棄核,但保留技術資料、技術人才和生產設備,以及幾件武器成品,一旦形勢變化,重新宣布擁核。為此他們主張:美國要和朝鮮達成文字協議,一旦朝鮮重新擁核,當前的極限施壓措施即刻重新生效,該協議可以不公布,但一定要有。

無獨有偶的是,韓國也有類似的看法。曾先後擔任六方會談的韓國代表團團長和副團長的韓國首爾大學客座教授魏聖洛表示:「要設定執行無核化的時限,並且在雙方協議中加入若違反承諾將迅速重啟所有制裁的『緊急返回』(snap-back)條款等。」

目前從半島外交圈的各種消息看,美國應該已經有所準備,而朝鮮對此也瞭然於心。

至於朝鮮「解除制裁」的訴求,即朝鮮棄核與解除制裁同步進行的訴求,美國和韓國外長已經明確對此表示:在朝鮮徹底棄核前,不同意解除制裁。

我們觀察此次朝核局勢獲得重大進展的原因時可以發現,除了金正恩本人對自己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和設計,以及為此所做的努力外,外部世界的極限施壓也是促成轉變的重大因素,這其中,中美兩國的合作是決定性的,美國從歷屆美國總統處理朝核問題的經驗出發,制定出了現在這個立場。但是,阻止朝鮮獲得發展核導力量的技術、信息和資金是一回事,人道主義援助的必要性仍然是客觀存在,這是朝鮮的現實,尤其是如果朝鮮開始真正棄核的背景下。

另一方面,為維持安理會決議的嚴肅性,這種人道主義援助應該通過聯合國的相關機構或者國際人道主義機構,公開透明地執行,不宜在國與國之間進行,而且這些國際機構大多在朝鮮運作多年,有一整套有效的運作模式。

應從「臨時停戰協定」直接過渡至和平條約

另一個問題是結束板門店臨時停戰狀態、在朝鮮半島建立長久和平機制的路徑問題。它和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密切相關,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對此,韓國的立場是:首先由南北雙方締結終戰協定,在此基礎上,通過朝韓美三方會談、或朝韓美中四方會談來簽訂半島和平條約,締造半島長久和平。但是,此路不僅客觀上行不通,而且違法。

當前規範朝鮮半島安全框架的唯一法律文件,是1953年簽署的《板門店臨時停戰協定》,它規定了朝鮮半島從1953年至今的安全狀態,即臨時停戰的狀態。在當年臨時停戰協定的簽署方重新簽署新的和平條約來取代這一臨時停戰協定之前,各方都應遵守,否則必將不利於半島長久和平框架的建立,甚至會產生新的安全隱患。

就當前半島局勢來說,朝韓雙方關係的緩和與走近,無疑有利於半島局勢的緩和以及半島的無核化,但他們之間的任何互動都不能超越臨時停戰協定的約束。他們可以發展雙邊關係,增進彼此友好,減少敵對,但不能在新的和平條約產生前搞南、北雙方自己的終戰協定,因為這同臨時停戰協定的約定相抵觸,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客觀上也因為韓國本身不是臨時停戰協定的簽字國,甚至不屬於當年交戰的聯合國軍一方而不具有法律資質,從而在實際中難以實施。南北雙方敵對狀態在法律上的徹底解除,必須依賴於半島和平協定的簽署,唯有此,才能真正從根本上徹底消除南北敵對。

就中國來說,它從來不是、客觀上也不可能是朝鮮半島局勢的旁觀者,而一直是重大利益攸關方,無法袖手旁觀。作為當年朝鮮戰爭的主要交戰方和《板門店臨時停戰協定》的簽字國,中國一貫支持早日結束朝鮮半島的臨時停戰狀態,建立半島持久和平,但其正確路徑,必須首先由當年簽署臨時停戰協定的中、美、朝三國進行談判,並簽署和平條約,才能在半島建立持久和平,而不可能有任何其它的路徑。這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必須堅持的立場,否則無論對國內、國外都無法交代。

因此,結束朝鮮半島的臨時停戰狀態唯一路徑,就是首先由中朝美三國進行談判,簽署和平協定,由臨時停戰協定直接過渡到和平條約,繼而在朝鮮半島建立持久和平機制。韓國的立場,不僅於法無據,還因為對他方的排斥,導致其對建立半島長久和平機制沒有積極意義。

另一方面,根據韓朝雙方的約定,雙方將在今年7月26日締結終戰協定。而美國宣布和朝鮮進行首腦會晤的時間是6月12日,根據現在各方消息人士的信息,朝鮮棄核將和半島和平機制問題一併解決。因此韓國的立場,實際上也並不為美國所認可,客觀上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

(作者曹辛是察哈爾學會研究員,轉自5月14日FT中文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濠江客 的精彩文章:

巴黎恐怖襲擊案告破,持刀兇手來自俄羅斯車臣,其父母遭羈押
亞美尼亞當選總理因持續抗議辭職,反對派稱新總理下周任命

TAG:濠江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