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和500人聊完人生後,我發現1個虐心真相

和500人聊完人生後,我發現1個虐心真相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回復【早安】領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簽

文 | 周沖 · 主播 | 文靜

那天,一幫人聚會。席中有人問:「你們這一輩子最後悔的是什麼?」

居然沒人說遇渣男,也沒人說投錯胎,入錯行,擇錯業。

大家說來說去,最終還是說到了自己。後悔自己什麼呢?

最後悔的,就是覺得自己選擇時不夠決絕,決定後不夠投入,投入後不夠篤定,篤定後不夠堅持。

人生這樣短,一蹉跎就沒了。甲乙丙丁,依然庸庸碌碌,窮忙而無所得。

ABCD,依然泯然眾人矣。

比如一個一直渴望學編程的人,總是在夜深時想,「明天我就去報名」,「明天我就去買書」,「明天我就去請教誰誰誰」,但天亮以後,又若無其事地蹉跎下去了。

還比如一個人,默默喜歡著一個女孩,一直計劃表白,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女孩的結婚請柬。他如遭雷霹,愣在當地:要是有如果多好啊。

可惜,「如果」這種果實,只有行事果決的人,才會摘在手心。

此後的一兩年里,他都鬱鬱寡歡,不僅因為女神嫁為他人妻,也因為對自己無法饒恕。

美國有研究機構,採訪了多位臨終關懷醫生,收集500名故人的臨終遺言。

結果發現,人之將死,回憶一生時,往往最大的遺憾,不在於已完成之事做得如何,在於未完成的事一直沒嘗試。

大家遺憾於未追求的夢想,未去的遠方,未愛的人,未做的事。卻少有人遺憾追夢失敗了,去的遠方不過如此,愛人變老了,事情干糟了。

在臨別之際,人們對於生命,往往有著相似的態度:做過了,無悔。沒做,才戳心。恰如那句話所言: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失敗」,是我「本可以」。

一個86歲離開人世的老人生前說,這一生,他兒女雙全,衣食無憂,但一直不快樂。

因為,年輕時太懶,太恐懼,沒有孤注一擲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後來在厭惡的工作里浪費一生,真的不甘心。

醫生問他:「如果可以,你現在想對20幾歲的自己說句什麼話呢?」

他想了想,說:「嘿,小子,你沒什麼可輸的,去做最想做的事,馬上,立刻,不要猶豫,否則你會後悔死的。」

而日本一個綜藝節目里,一個76歲的老人,向年輕時的自己喊話。他說:「嘿,秀夫,我是76歲的你。」

他告訴自己:

「你未來會報考著名的東京都立和早稻田。

我希望你好好學習!所以先告訴你結果,你復讀兩年,去了差一檔的中央大。」

再後來,他談到了此生最大的遺憾。

「你會遇見一個女孩。她叫小華,臉超級小,長得超可愛......」

這個女孩,是他胸口的硃砂痣,也是一生的明月光。但他錯過了。「你一向沒有女生緣,所以懷疑自己能否配得上。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求婚。」

他沒有求婚。

因為不自信,也因為拖延。

他的猶疑,令他終生受苦。

「兩年後,華醬就會因病去世。你會無比後悔,極度悲傷,一直都忘不掉。所以直到你76歲,依然獨身,未曾婚娶。」

是啊,秀夫已經76歲了,他一直耿耿於懷的,不是已做過,而是未完成。如果已行動,這種憾意,就不會令他終生難安。

我們都還來得及,不是嗎?

還年輕,還不算老,離划上句點,還有很長的時間。那為何不趁年華正好,將內心蠢蠢欲動的願望,一一付諸實踐?

如果有夢,那就去追。

如果有愛,那就去做。

如果有懸而未決的願望,那就去實現。

美國有一個街頭訪談。記者採訪了一圈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如果你將要離開,你會帶什麼去?」

一個70多歲的老人說:「我什麼也不帶。」記者以為,他是看透了生死,覺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沒想到不是的。

老人說:

「我妻子50多歲離世,我一個人做完了我們一起約定的事。見到她之後,我可以告訴她,我沒爽約哦,我都做到了。

所以說,我就是禮物,就像生命是我的禮物一樣。」

聽得真是令人動容。如果我們都能這樣做,這一生,會圓滿得多吧。

但很多人不是。大家懷疑著,猶豫著,一晃,人已中年,風口錯過,失去最佳時機,才捶胸頓足說:「要是我當初......」

可是,每一個當下,都是未來的當初。每一個現在,都是你余年裡的最佳起步機會。

你是否真的會把握?是否真的會按命運的召喚去行走?這個追問,現在,就是現在,你應該好好問問你自己。

2016年,我曾面試過一個老師。她說自己過得不好,想離開小地方。我聽了很觸動。總覺得看到了當初的自己。後來,我報銷了她的機票,也給予了很多機會。

但她最終還是沒離開。她在一次次的猶疑中,耗盡了時間,也耗盡了機會。現在她的境況毫無轉變,仍然活在當初的泥濘里,與流言蜚語、勾心鬥角、雞毛蒜皮對抗。

而當初還算有靈氣的她,也早已泯然眾人。真的,人要是想做些什麼事,趕緊去做。晚了,又會生出枝節,橫七豎八,遮遮擋擋,就再也做不成了。

張愛玲說,人是最靠不住的。其實,天大地大,走到哪兒會沒飯吃?生活繁盛,誰會真正愁吃喝住行?

但我們需要意義。需要生命價值與幸福感。所以,不要混。不要成為差不多先生。不要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去做摯愛之事,並全身心地、一股腦兒地投入其中,獲得真正的寧靜與滿足。生命是一個禮物。我們都要好好對待它。

泰國有一個勵志短片:它講了一個肥胖的、醜陋的女孩,一直被人譏諷,甚至被欺侮與折磨。別人罵她是豬,是蠢貨,是垃圾。

她憤怒,也委屈。有時也歇斯底里地大喊:「為什麼?為什麼都欺負我?」

真正的原因,就在她身上。可她一直不敢正視。

有一天,奶奶對她說:村子後方山丘上有個枯井,一直有一個傳說,只要將枯井放滿水,玉皇大帝就會出現,許你一個願望。

女孩相信了。她提著龐大的木桶去打水。第一次,依然有人嘲笑,甚至推搡。她被推倒在地。

但是,怨言是無用的。她爬起來,繼續打水,繼續上山。

一次又一次。

她摔倒了,累癱了,歇一會,依然咬牙前行。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冬去春來,水已經打了很多很多。終於有一天,清水漫過了枯井。她站在那裡,等著奇蹟的出現。

然而什麼也沒發生。「玉皇大帝你在哪呀?」她憤怒地嘶吼。玉皇大帝沒有出現。但是,當她低頭,她在水面上看見了自己的身影。她忽然明白了:你就是自己的玉皇大帝。

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如果你也是那個胖女孩,一直在否定之中生活,那麼,去提起你的生命之桶,打水,行走,攀登。一次又一次。

終有一天,你在時間之井看見自己的倒影,也會豁然明白:世間沒有神靈,但我們,就是自己的救贖者。

中國古語中,有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堪折枝。

講的就是,少年郎啊,別留遺憾吶,時間不等人吶,要是折花太晚吶,啥也沒有了嘍......

所以,去做吧,荒野寂寂,生命空白,期待你終於前往,建城池,築高塔,挖掘更多意義。

#有書君說#

「內外兼修,做精緻女人」

有書誠邀國際商務溝通&禮儀專家宮昊博士

獨家傳授與眾不同的氣質提升與印象管理知識

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立即報名

作者:周沖,2015年離開體制,放棄公職,從事自由寫作。本文經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周沖的影像聲色」(zhouchong2017),這是一個文藝而理性的公眾號,以文藝的筆調,以理性的思維,剖析人間事與人間情。有書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看完我媽拍的春遊照片,我跟我爸都笑哭了……
餘生很貴,請對自己好點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