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企在中國的大退敗

日企在中國的大退敗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日本相機產業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各大相機巨頭的日子可謂艱難,去年尼康宣布關停中國工廠,4月卡西歐宣布停止自拍神器等卡片相機製造,5月7日另一家日本相機百年巨頭奧林巴斯宣布深圳工廠停產停工,一時間引起網路的熱議。

其實相機產業只是日企敗走中國的一個縮影,除了相機企業,在前幾年,日本家電產業紛紛退出中國市場,其中,松下關閉了在中國的彩電製造工廠,並進行裁員和出售液晶面板生產線和半導體業務的股份。夏普、索尼、東芝等,這些我們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如今卻在一步步地退出中國,從我們的眼前消失。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甚至連俗語也說「富不過三代」,如果按照世界20年一代人的劃分,從日本崛起至今正好六十多年。但在過去近20年,日企可謂是節節敗退。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為例:1996年,日本上榜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並駕齊驅;2006年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近一半。

我們不禁要問,日本製造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01

創新不足,智能化方面表現遲緩

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先生,曾經將製造業乃至於經濟發展的力量歸功於「破壞性創新」,然而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從原有的技術路線轉向全新的技術路線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科技公司和電子產品紛紛擁抱智能化,小米、華為、海爾等紛紛推出以人工智慧為主導的電子產品。然而相比之下,日企卻繼續墨守成規,遲遲未有作為,硬體技術創新方面又缺乏時效性,最終導致了日本品牌的衰退。

02

日本製造的市場嚴重不適

日本由於在技術領域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先進優勢,這讓日本製造業巨頭們都將自己的眼光集中於企業研發,本來這件事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為了產品性能提升1%而不惜代價增加30%的成本這種情況可以嗎?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從商要以本求利,一件產品的價格是由其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不會因為你一個企業的成本上升就做出改變,所以很多日本商品出現了嚴重的低性價比,價格與產品不匹配的現象。

03

終身僱傭制的惡果

如果還有問題的話,那麼就是日本人引以為豪的終身僱傭制了,一個人為一家企業工作一輩子,的確很不錯,但是問題在於長期的終身僱傭制導致了大量的人才積壓,很多富有創新能力和創造力的人才,因為工作年限不夠只能被鎖在工位上熬資歷,而很多能力不行的人卻因為長期工作而身居高位,這樣的情況在日本企業中可謂十分常見,這個問題也是日本製造的長期問題之一。

我們要承認日本製造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很多,但是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日本製造的問題弄明白,對於中國企業轉型則更有幫助。

END

智業巔峰致力於企業原創文章撰寫,文中觀點僅為個人觀點,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絕對不能商用。版權歸本賬號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申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業巔峰 的精彩文章:

佛系的魅族,支撐不了黃章的理想
踢群!碰瓷!聯想到底怎麼了?

TAG:智業巔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