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胡亂華中的「五胡」,後來都咋樣了?

五胡亂華中的「五胡」,後來都咋樣了?

提到五胡亂華,中國人都會心痛。因為五胡入侵,死亡平民達到1000萬以上。如今,五胡中的四個民族都消失了,為啥只有羌族還有自己的名號?

(五胡亂華圖)

西晉時期發生了八王之亂,國力衰弱。當時,中國塞外眾多游牧民族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這一時期,五胡建立起來的政權,瘋狂屠殺平民,根據資料統計,死亡平民達到1000萬以上。

五胡中的慕容鮮卑時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史書記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趙政權統治下,曾經建立了雄秦盛漢的漢民族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中原漢人大概只剩下400萬,而西晉強盛時人口2000萬。

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匈奴)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不過其中四個已經消亡了。

根據資料記載,匈奴部分遠走他鄉,成為匈牙利先民,還有一部分漢化,成為漢族人。匈奴族,也就從中國歷史上消失了。鮮卑族建立政權後,部落大都解體,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進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

羯(jié)族石勒曾經建立過後趙政權,曾經打死殺害平民。石勒死後,引起了平民的反撲,大量的羯族人被殺死。後來,羯人在侯景的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躲避北朝的打擊,梁武帝蕭衍接納了他們。隨後侯景卻進行了叛亂,在江南大肆掠殺,使原本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的赤地千里,屍骨遍地(僅屠建康城就將全城4萬戶約20萬人殺絕),江南五十年繁華盛世毀於一旦,史稱侯景之亂。後來,南梁大將王僧辯,召集陳霸先、杜龕、韋載等人率軍討伐,花了很大代價才撲滅叛亂,此後這一種族在史書上消失。

氐族後裔部分融合進了漢族,還有一部分融合到藏族,此外還有部分跑到了緬甸,發展成為克倫族。不過,氐族這個稱號已經消亡了。

在這5個民族中,最牛的是羌族,如今在新中國的56個民族中,還有這個稱號。

(羌族)

中國人時常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其中的」炎「就是指炎帝,」黃「則是指皇帝。而羌族則是出自於炎帝。

司馬遷在《史記》的《帝王世紀》中記到:炎帝「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中國古人類,自炎帝時代起開始使用使用農具犁土,種植糧食作物。炎帝是姜姓氏族,其中一隻就是羌族。有資料說,炎帝曾經和黃帝打仗,後來炎帝失敗了,子孫就開始逃逸,其中一隻就跑到了今天陝西、甘肅、青海等地,隱姓埋名,也不敢姓姜了。所以,就把」姜「改成了與其很像的」羌「,讀音也從」jiang「改成了與其很像的」jiang「.

因為炎帝是大姓,所以羌族人口特別多。五胡亂華期間,其中一隻羌族進入中原參與大戰,但是有一隻羌族卻一直生活在今日四川省一帶,所以直至今日,羌族還保留著古老的羌族民俗習慣。

根據資料記載,羌族民族語言為羌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羌族自稱「爾瑪」或「爾咩」,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等縣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平武縣以及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江口縣和石阡縣。大多數羌族聚居於高山或半山地帶,少數分布在公路沿線各城鎮附近,與藏、漢、回等族人民雜居。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羌族總人口數為309576人。【參考資料:《羌族 》、《血沃大地 ,文化融合》、《五胡亂華及其歷史作用 》】(作者:每日漢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漢字 的精彩文章:

提倡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為啥最後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一戰期間,俄國為啥要向德國割讓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TAG:每日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