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MSCI納A在即,這些中國股票已被外資搶先布局

MSCI納A在即,這些中國股票已被外資搶先布局

年近而立的中國股市即將迎來一個關鍵時刻:MSCI Inc.會宣布納入MSCI中國指數的A股名單,將貴州茅台、萬科等預計200多支個股納入其由全球12萬億美元資產追蹤的指數體系中。隨著該納入名單于5月31日盤後正式實施,中國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向前邁進一大步。

雖然納A初期吸引的資金流可能還不到中國股市半天的成交額,但納入表明中國市場及人民幣的地位正在獲得更多的國際認可。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中國A股納入的初始權重很低,只有0.7%;但隨著中國的市場規則越來越靠近國際標準,Saxo Capital Markets駐悉尼的市場策略師Eleanor Creagh認為,A股權重最終可能會提高到14%。MSCI此前曾預計,納A初期約有17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股市,未來幾年可能會增加到350億美元。

隨著包含中國B股、在香港、美國等地上市各類「中概股」的MSCI中國指數攬入A股,境外追蹤MSCI指數體系的基金得以覆蓋中國主要的大盤藍籌,其中不乏白酒、中藥等境外稀缺的股票板塊。雖然外資對中國的債務風險、市場干預、資本管制等等仍存疑慮,不過很多投資者還是樂於提高對中國的投資敞口,以下四張圖可窺一斑。

圖解外資對A股興趣不斷攀升

MSCI納A名單公布前,境外投資者已通過互聯互通加大對A股的投資。4月合計北向凈流入達405億元人民幣,刷新此前1月創下的深港通開通以來的最高紀錄。5月以來,外資流入A股的勢頭不減,截至5月11日,8個交易日凈流入172億元,已達4月全月的42%。

外資鍾愛與中國內需相關的大消費板塊。截至5月10日,滬股通標的股中,外資持有股份佔個股的總股數比例最高的10支個股中,半數為旅遊、醫藥、白酒、傢具等消費相關股票。

在深股通標的中,外資最愛的10支個股站隊更為清晰。除了醫藥、家電等消費股以外,科技或高端製造股占近一半。

境外投資者持有的A股四年來增加近四倍。中國央行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1.2萬億元人民幣,是2014年年初3330億元的3.6倍。外資佔A股總市值的比例亦由2014年1月的1.6%升至2.5%。

此前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公布中國擴大金融開放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自5月1日起,將互聯互通的每日額度擴大四倍,年內爭取開通股市滬倫通。消息一出,滬港股市應聲擴大漲幅。有分析師表示額度增加的幅度和速度都大於預期,凸顯中國政府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我有一點驚訝這麼快就增加額度,而且也沒想到會有四倍那麼多,本來覺得是兩倍,但這表示中國官方想告訴我們,我們真的要開放市場、而且很快,所以我覺得對市場是正面的。」 光銀國際駐香港的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林樵基在電話中稱。

MSCI將於6月開始分步將A股納入全球指數體系,擴大滬、深港通的每日額度正是因應跟蹤指數的境外資金配置A股的需要。雖然互聯互通開通至今,額度用完的天數屈指可數,但MSCI的高管此前表示,一旦納A短期內就可能造成外資湧入的巨大壓力,額度限制令潛在的國際買家擔憂。

萬聯證券分析師胡紅偉在電話中表示,此次將額度提高四倍主要是基於2.5%的MSCI納A初始權重,由此計算納入後流動金額上限大約在500至600億元人民幣左右。

目前,外資北上投資A股的每日額度限制在130億元人民幣,內地南下投資港股的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調整後,北上(滬股通、深股通)的每日額度將為520億元,南下港股通的每日額度為420億元。以下為互聯互通開通至今的額度使用情況:

滬港通開通當日北向額度用盡,也是開通至今唯一一天用盡;開通至今日均凈買入4.4億元,占每日額度的3.4%;

南向港股通只有2015年4月8日、9日兩日額度被用完;開通至今日均凈買入10.4億元,為每日額度的9.9%;

深港通未曾出現額度用完的情況;

開通至今,北向日均凈買入6.3億元,占每日額度的4.8%;南向日均凈買入6.9億元人民幣,占每日額度的6.6%。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4月10日的博鰲演講中,承諾2018年將推動國內金融業對外開放。他表示,中國將確保2017年11月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和保險行業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政策在2018年落地。在此背景下,大中華股市似乎正在擺脫貿易戰的陰影,恆指目前連升四日,滬指連漲三天,均創近1個月來的最長連升記錄。

「4月11日易綱宣布提高每日額度的舉動正是展示給美國看,顯示中國真的在開放市場,」 光銀國際的林樵基表示。他在點評中國將開通滬倫通的消息時稱:「現在比較多基金經理通過香港買A股或用QDII渠道。之後如果英國有更多錢投入A股,將改善A股的品質。」

撰文:彭博社 編輯:馬傑、齊宇琨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撕標籤不是小事!
威脅因素日漸增多之際,歐元區還是樂觀之地嗎?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