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郴州瑤族女孩勵志人生:從雙耳失聰到清華博士

郴州瑤族女孩勵志人生:從雙耳失聰到清華博士

原標題:從雙耳失聰到清華博士 郴州瑤族女孩的勵志人生

江夢南無法通過唇語讀懂專業術語。三年研究生期間,她的導師楊曉虹(左)在涉及專業術語時,都會寫下來給她看。(劉棟 攝)

「有時候我會很羨慕其他人,他們可以輕鬆地和朋友溝通不必看口型,可以打電話,可以聽好聽的歌,而我不能,所以偶爾會有點失落。」談及此,江夢南話鋒一轉自嘲道,「但至少睡覺時不容易被吵醒也挺好。」

1992年,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但在她三個月時,因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半歲後,就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

但江夢南沒有放棄自己。她考入吉林大學,並完成了本科、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全部課程。前不久,她還通過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試,今年9月,她將繼續逐夢清華園。

江夢南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劉棟 攝)

寒窗苦讀上下求索

「非常感恩我的爸爸媽媽沒有放棄我,他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父母。」

江夢南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在她的印象里,父母都愛讀書、看報,眼界很寬。為了讓江夢南更好地融入社會,他們決定教她學習發音和唇語,而不是手語。

「我從小就是通過摸父母的喉嚨感受聲帶震動學習發音。如果一個音重複一千次學會了,那已經算非常快了。」江夢南說,如今她能開口講話,能到學校讀書,全賴父母的這一決定。

學習唇語後,江夢南可以到普通學校就學,而不必去特殊教育學校讀書。可是,在上課時老師沒有辦法一直把自己的嘴型讓她看到,更多的時候,她只能看板書和自學來跟上進度。

即便如此,好強的江夢南硬是憑藉不服輸的勁頭,自學五年級的課程,直接跳級升入六年級。小學畢業後,江夢南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郴州市六中。

當時,江夢南父母不放心她離家求學,但她卻說,「我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你們身邊,正是因為自身情況特殊,才更想早一點去適應社會。」

2010年,江夢南參加高考,雖然分數超過一本分數線,但她覺得沒有發揮好,堅持復讀一年。第二年,她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

在大學期間,江夢南也毫不鬆懈,埋頭學習,並獲得了吉林大學自強自立大學生標兵、白求恩醫學獎學金、東榮獎學金等榮譽。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中學考試時,學校會安排英語老師讀出來代替聽力播音。中考時,為了讓我面對面地看到口型,郴州市教肓局專為我設置了一個愛心考場,裡面只有我一個考生。」

在與江夢南交流的過程中,比起她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她更願意說起一路上給予她幫助的那些人。

當年,江夢南考北京大學研究生時,她以一分之差遺憾落榜。校方和老師們一直在幫她了解調劑政策和信息,讓她能夠順利調劑回吉林大學就讀研究生。

江夢南說,在吉林大學求學的七年中,校方對她的培養非常悉心。「我的人生中重大的轉折時刻,學校和老師都給我了莫大的幫助。」

江夢南碩士時期的研究方向是吉林大學教授楊曉虹幫她選的。楊曉虹告訴記者,由於江夢南聽不見聲音,進實驗室會有一定危險。所以,讓她選擇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方向。

江夢南說,最初,她根本無法通過唇語讀懂專業術語。三年研究生期間,楊曉虹在涉及專業術語時,都會寫下來給她看,「有時候我們要寫滿十幾頁紙。」

讀碩士期間,為完成研究,她還師從吉林大學教授鄭清川,學習國內外的最新理論,學習編程語言,最終發表了影響因子為3.123的SCI論文。

儘管江夢南還沒有踏足社會,但她已經開始儘力回報社會。在大學期間,她開始回到家鄉的特殊教育學校做義工,探望那些視障、聽障、智障的孩子。

「別人能做到的,我們同樣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江夢南以自己為例,鼓勵他們學習唇語、學習說話,希望用自己帶動他們能夠融入社會,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江夢南告訴記者,由於自身的特殊經歷,她一直有一個「英雄夢」:治病救人,祛除病痛。

「我耳朵聽不見,所以沒辦法當醫生,不能報醫學專業,又想去幫助跟我差不多的人,那就報藥學吧。」江夢南說,這是殊途同歸。

(中新網 郭佳 孫博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新網 的精彩文章:

北京上演草編服飾秀 模特寒風中「美麗凍人」

TAG: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