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日本戰敗,天皇為何能逃脫制裁?

二戰日本戰敗,天皇為何能逃脫制裁?

作者:潘前芝

二戰三大軸心國的領導人,希特勒自殺,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機槍掃射,偏偏日本的裕仁天皇安然無恙。不僅如此,他還被包裝成一個和平主義者,一個有理想、有擔當、還顧家的好男人。

那麼,裕仁為何能逃脫制裁?

裕仁應為發動戰爭負總責

根據明治憲法,天皇為國家之元首,總攬統治權並依據憲法之規定行使之。

身穿軍裝的裕仁天皇

為了行使好這個權力,裕仁自小在皇宮接受「帝王學」訓練和「武士道」精神培養,在體格、意志力、軍事方面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並被灌輸天皇就等於國家、為達目的可不計手段等思想。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裕仁,還能說是一位和平主義者,恐怕日本人自己都不信。

實際上,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戰敗,裕仁天皇一直是日本國民政治、軍事的指導者,是日本國民的最高精神領袖,他作為國家元首和最高指揮官指揮了日軍二戰期間的幾乎全部重大戰役行動。

九一八事變

口說無憑,舉幾個例子。

其一,全面侵華後,為更有效指導戰爭,裕仁下令在皇宮成立最高指揮機構「大本營」,以此強化裕仁的戰爭領袖作用。此後的大本營聯絡會議,凡是重要決議都需經裕仁主持的「御前會議」討論決定。

其二,根據最新公布的史料,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就是裕仁天皇敕令成立的。為進行戰爭,他迫使不聽話的近衛內閣辭職,任命更加好戰的東條英機組閣。珍珠港事件前,他親自審定戰爭詔書,批准攻擊珍珠港的建議

所以,沒定罪不代表無罪。裕仁參與戰爭、指導戰爭的事實板上釘釘。他之所以能逃脫戰後審判,與美國政府有關。

日軍偷襲珍珠港

美國為裕仁洗地

日本投降後,蘇聯、英國等同盟國要求把天皇作為戰犯進行懲罰。裕仁得知後十分焦慮。此時他對於美國的真實態度尚無把握,1945年9月27日,裕仁親往盟軍總部拜見麥克阿瑟。

在麥克阿瑟面前,裕仁極為謙遜,坦言準備為日本所有戰爭罪行負全部責任。這樣的表現讓麥克阿瑟既滿意又驚訝,滿意於勝利者得到了尊重,驚訝於裕仁竟然主動擔責。『

在此之前,美方在與日談判時默認了日方保存天皇制「國體」的投降要求。美國政府和麥克阿瑟已經決定免究天皇戰爭責任了。裕仁以退為進的這一著棋進一步鞏固了美方的決定

麥克阿瑟與裕仁的合影

不過有一個問題卻無法繞開:當年日本發動戰爭怎會與天皇無關?

已被天皇「感動肺腑」的麥克阿瑟,主動擔起了給裕仁洗地的職責。他通知日本政府準備一份材料,證明天皇是無辜的,然後由他來對這份材料進行確認。

按照這個指示,裕仁與他最信任的五位大臣經過討論,形成一份概要,大意是天皇在戰爭期間一直遠離政治,所有的戰爭行為都是內閣決定的,他本人實際上「像囚徒一樣無力」。

與此同時,盟軍總部的軍官們也在忙著配合。

一方面,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中,將紐倫堡審判時的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中關於國家元首的審判內容刪除,改為模糊用語,且規定被告人選的確定要得到麥克阿瑟的批准。

另一方面,審問時暗示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四十餘名日本戰爭領導人,要他們調整說法,以免天皇受到指控。按照這些人的統一口徑,是天皇頂住巨大壓力,採取英勇行動結束了戰爭。

東京審判

就這樣,戰爭罪這個鍋被東條英機等人背到自己身上,東條等人也因此送命,而天皇留給世人的卻是偉光正的形象。

美國為何要為裕仁洗地

凡事有因果,對於實用主義的美國人來說,冒著犯眾怒的風險給裕仁天皇免責,一定是有著更重要的戰略利益。

首先是遏制共產主義的需要。戰後,美國政府最初在是否追究天皇責任的問題上產生過糾結。

裕仁天皇

隨著與蘇聯對抗形勢的逐漸明朗,日本的戰略地位凸顯,鑒於天皇在日本民眾中的特殊影響力,如果審問天皇,勢必在日本國內引起恐慌,進而導致其佔領成本的幾何級增加。

就像麥克阿瑟說所說「如果將天皇作為戰犯起訴,那麼有必要對佔領計划進行修改,為對付日本人的游擊活動,起碼需要100萬軍隊」。

其次是推進民主改革的需要。與佔領德國、義大利後實行軍管不同,盟軍佔領日本後,維繫日本社會正常運轉的還是日本政府舊有的一套人員。他們只需要在重要問題上徵求盟軍總部意見即可。

美軍佔領日本

美國的一系列民主改革即在此情形下逐步推進。罩住天皇,利用他在日本民眾中的影響力,以免責換取他對改革的支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是麥克阿瑟私心作祟。作為盟軍總部的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在日本享受著太上皇的待遇。美國政府也基本放任他在日本自由發揮。某種程度上,麥克阿瑟基本依著自己的想法對日本社會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

拋開他是否真被天皇的話語所感動,從實用角度說,他擔心一旦天皇受審,會導致日本社會亂套,這不僅影響他他太上皇的地位,更會影響日本的民主改革計劃。對於一個有著政治野心的軍人政客來說,這當然非常重要。

麥克阿瑟

美國為什麼能罩得住天皇

戰後美國超強實力帶來的國際話語權固然重要,但另一個關鍵原因是,日本由美國獨佔。

早在日本投降前,美國就已經確定了單獨佔領日本的方針。

杜魯門明確說過:對日本的佔領不能重蹈德國的覆轍,我不打算管制或劃分佔領區。他拒絕了蘇聯提出美蘇分任佔領軍總司令的要求,宣布麥克阿瑟為佔領日本的盟軍總司令,日本本土由美軍獨佔。

杜魯門總統

美軍在日本一家獨大,關於日本戰犯名單的確定以及審問,也大都是在美軍主導下進行的,定誰為戰犯,為誰免責,美軍當然說了算

當然,麥克阿瑟主導下的日本民主化改革,也削弱了天皇的影響力,或多或少地回應了國際上要求廢除天皇制、實行民主化的呼聲。

根據美國人授意,裕仁天皇發布《人間宣言》,核心思想是否定了天皇作為「現代人世間的神」的地位,也就否定了舊的天皇制軍國主義的思想體系,使天皇從天上的神降為地上的人。

人間宣言

在日本新憲法的修訂上,麥克阿瑟明確了三條原則:一是天皇是國家元首,但對國民負責;二是放棄戰爭和軍備, 否認交戰權;三是廢除各種封建制度。

日方經過多次交涉,最終不得不接受這三條原則。這樣,天皇就喪失了原來的實權,淪為一種國家「象徵」。

從裕仁天皇自身來講,一方面,他活在大臣們用生命為他編織的和平神話里,另一方面,未受審判的他,並未深刻反思自己的戰爭行為

陸軍大將松井石根接受審判

1950年代,大批日本戰俘釋放回國,一些舊軍人陸續進入權力高層,裕仁天皇又蠢蠢欲動,想利用這些人來恢復天皇執政。

然而時勢已變,民主大潮浩蕩向前,日本社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裕仁的「復辟」行為最終沒能得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場戰爭導致7000萬人死亡,數量竟超過一戰和二戰
抗戰初期鬼子為何會主動求和?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