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年:他和他,還有三原

十年:他和他,還有三原

新都微生活

生活在新都,愛上微生活

十年了,這份精神一直激勵著我

《技術史》上說,對一個人自身的生命而言,時間並不是在任何科學或數字的基礎上計算,而是用事件來計算的。

在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的眼光會從身邊的瑣碎日常中暫時移開,從煩惱家人間的爭吵、工作中的壓力,變成了更遠、更開闊的思考,例如關於人類命運、人與自然的關係、生命的意義、工作的意義之類的宏大主題。

十年之後,我們再次回頭,無關緊要的細節早被沖刷,看到的都是沉澱後的精華。

在三原這塊沃土,不管他們是曾經的學子、今天的新入職員工,還是始終奮鬥在一線的老師,記憶里的碎片和最新的收穫相結合,就是一支新鮮出爐的三原靈魂之歌。

GIF

曹朗旻:考不進去咋辦?

2018:CAE工程師

2008: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高二年級

Q:地震的情景還記得嗎?

A:我以為是後面在搖我椅子呢,還轉過頭去看了好幾次。很快班主任李老師過來,說地震了大家下樓,我們就挨個走到了操場。像平時課間操一樣。

Q:當時怕不怕?

A:沒啥具體感覺。最開始大家都沒反應過來,老師也很快過來鎮住了場,包括下樓的時候都很整齊有秩序。操場上也一直有老師守著我們,不覺得害怕。

老師都很負責,也很冷靜,應該是那種狀態影響了我們,大家都沒慌。我記得的教室里有哥們正在擦黑板,撤退到了操場,板擦都還在他手裡。

Q:覺得地震對你有影響嗎?

A:肯定有,但不知道怎麼說。我們初中經歷非典,然後高中又有地震,不知道是不心理素質更好。

當時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忙搬點物資什麼的,我還記得去紅十字會捐了一些錢。雖然還小,但回想起來會覺得不太一樣,人生第一次被具體定格到分分秒秒,那個畫面很清晰。

Q:學習方面呢?

A:我們有一小段時間是在操場上上課,現在回想起來還挺好玩的。有兩天晚上是睡在外面空地上,不是家裡不是學校宿舍,很新鮮。

Q:說說你的現狀吧,CAE工程師到底是幹嗎的?

A:Y@#$%^&*!@#¥&。

Q:聽不懂,能不能講簡單一點?

A:其實這是一種結合現代技術的力學研究。舉個例子,一個板凳肯定有最大負重吧?這個數到底是多少,傳統上呢,你只能不斷去調整去嘗試,然後得出結論,費人費工還不一定非常精確。

我們做的就是用計算機來計算出具體的數字,同時通過設計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和性能。這種技術在汽車和飛機上運用比較多。你想,板凳你可以不斷試負重,飛機和汽車就不能這麼來了呀,那多貴。我們可以省好多錢。

Q:聽起來有道理,怎麼想到做這個?

A:我高中就特別喜歡物理,所以後來在法國上大學也自然選了物理相關專業,到研究生的時候覺得這項技術前景很好,就繼續學了唄。這個算物理學的現代運用之一吧。

Q:能把高中就喜歡的事情變成後來的專業,這個不多見。

A:我覺得沒什麼,大概是環境原因。我們學校挺重視這個,對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優勢,基本上都有概念。以前叫素質教育,現在都改了說法,變成個體差異化發展。

Q:聽起來你很喜歡母校?

A:那肯定啊。我有小孩兒也讓他上三原。唉,只是有點兒擔心,看著母校越來越好,標準肯定也越來越高,萬一他考不進去咋辦?

曹同學說自己的工作基本就是做類似的分析,會涉及到模型和很精確的受力分析等等

GIF

王雪姣:呵護的身與心

2018:三原教育品牌部

2008:四川大學二年級

如果可以選擇,應該有相當一部分群體是不願意回憶當年的。不是說真的經歷了什麼,只是回憶里,那段時空都是暗淡的顏色,或有鮮艷,那一定和血淚相關。

停課、住在網球場、啃壓縮餅乾;去機場做志願者搬運物資;然後是課餘間隙刷刷新聞,通過畫面和文字一點點感受現場。

真正的現場又怎麼能隔著屏幕感受到呢?無數個聲音告訴我真實的狀況比報道出來的嚴重好多,就好像我們只看到了武警官兵和醫護人員在現場救援,社會各界人士往災區捐款捐物,但是救援之後呢?捐錢捐物之後呢?同樣還有巨大且繁重的部分需要去完成。

比如,我是很後來才知道,僅是參與救援的醫護人員,他們後期的心理調整和干預,都是一項長期工作。比如,只有啃過很多次壓縮餅乾以後,才能深刻體會讓災區吃上熱飯熱菜有多意義重大。

所以,在防震演習系列活動中,公司和學校有兩個項目瞬間脫穎而出。一是針對家長的心理園藝體驗活動,一是地震時的愛心食堂資料。

在整個社會都日漸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這所學校也不例外,不僅有著「成都市心理教育實驗學校」的名頭,還踏踏實實地為在校學子做了很多相關工作,開展升學臨考前的心理講座、促進親子關係溝通等活動。愛的陪伴與滋養,需要藉助一定的工具來好好表達。

大型心理園藝體驗活動

三原集團和成都傳媒集團一起策劃並執行的「愛心食堂」在當年就已經是受到很多關注的壯舉,能夠接觸到第一手的資料,更是感嘆三原人的責任心與行動力。中央廚房加工配送,整合社會資源進行供應的模式,一開始有一個思路雛形,卻是在實踐中逐漸豐滿完善,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災難應急供給保障方法。

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這不是口號,是具體到每一天的日常工作。校園設計、課程設計、活動設計、師資布局,全部都圍繞著呵護這個核心展開。

你好奇嗎?來學校參觀吧,從踏進校園的第一步,就能感受到這份初心。

GIF

俞鳴:親歷才懂三原精神

2018:三原教育品牌部

2008:深夜快遞記者

正是防震減災講座的彙報工作,當杜主任念出那個沉重的日期時,我才霍然反應過來:都十年了。

張觀軍董事長接受《漫成都》記者採訪的時候,旁觀的我終於對上號:原來那一年人盡皆知的「愛心食堂」,是自己剛入職的三原集團和成都傳媒集團一起策劃並執行的。

三原,這麼近;十年,那麼遠。

翻出當年寫的博客,滑鼠滑輪轉了兩圈,呼吸急促,趕緊用左鍵制止網頁下拉,關閉頁面。

目光轉到正在播放的公司宣傳片初稿畫面,初一九班同學馬媛媛天真的面孔,嘴角舒緩微笑,自信堅定地攙扶起跌倒在路邊的老奶奶。

有些理解了,跨越十年,三原一直傳承的都是這個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十年前那場災難發生時,三原人能用不到20天時間,迅速籌款100萬元,定向捐贈給白鹿鎮小學;為什麼「愛心食堂」的中央廚房模式被總結為一種災難應急供給保障方法;為什麼三原外國語學校創辦18年來,一定保證每天兩小時鍛煉,用來追求個體生命活力。

2008年三原集團董事長張觀軍先生趕赴災區&為災區籌集善款

電腦屏幕上,畫面正在此刻定格,字幕淡出:一所致力於適合孩子終身發展的學校——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

是的,教育中有什麼比孩子的終身發展更重要?這,就是我所欣賞的三原精神。

GIF

伍陽斌:災難,讓我們重塑形象

2018:三原教育研究院

2008: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行政辦公室

記得當年我在學校辦公室工作,地震突然發生後,我們快速發動教師迅速組織學生有序撤離教室,彙集到操場避險,安撫受到驚嚇的學生。集團公司的領導們第一時間趕到學校看望師生,安撫師生,逐層樓逐層樓檢查教學樓宿舍樓的情況,指揮師生們預防餘震,籌劃安排接下來的生活。

夜裡,我們組織學生在寬敞的地方過夜,確保安全,通過各種方式,向孩子了解家裡情況、向家長報告平安……那幾天,雖然打破了平日寧靜的生活,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桌椅搬到了操場,課堂搬到了戶外,老師們堅守崗位,開啟了一段緊張忙碌而又未虛度的校園生活。

震後當天傍晚,集團和學校開了短會,倡議「立即行動,抗震救災」。學校食堂面向學生、教職員工及其來自災區避難的家屬免費提供了一周時間的三餐,學校也接納災區50多個學子來校免費就讀。

我的侄兒當時讀初三,原青川就讀的學校被毀,就是來三原讀了近兩個月書,完成了初中學業。我老家在青川,也是重災區,親人們的房屋被毀,道路交通阻斷。學校、公司了解到我們的受災情況後,還特別關心和慰問,讓我們倍感溫暖。

我們學校也組織學生和家長,向災區捐款捐物,結合生活實際、社會時事開展愛心教育、責任教育。三原集團、中小學籌集了100萬元救助金,捐獻給了災區彭州白鹿鎮九年制學校,重建校舍,展示出了三原人、三原家長們的情懷。

災難面前,人們展現出的剛毅和堅韌、勇敢和擔當,企業團體的無私與博大、氣度與風範,實在令人敬佩。多難興邦,同舟共濟,團結就是力量,想到這些,心中回蕩著股股暖流。

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是脆弱的,但又是頑強的。正是如此,人類飽經磨難,生生不息,綿延不絕,不斷追求著美好。

學校要創造安全、和諧的環境,讓每個人快樂成長,綻放活力,彰顯生命價值,這是我們的責任。所以,震後十年,我們持續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愛心教育、責任教育,引導每個人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奉獻社會。這也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我們堅守著這一主旋律。

萬里山河萬里情,十年發展十年新。災難,只能讓我們重塑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都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新都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