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乾隆年的霸主——黃地

清代乾隆年的霸主——黃地

清乾隆 釉里紅雲龍鴻福葫蘆瓶

介紹:

五龍穿梭祥雲,翻騰江海之上,雙目炯炯,五爪分張,威武雄健,恰應乾隆御宇天下,國力隆盛之氣象。自清朝立國以來,代代皇帝皆重視景德鎮官窯生產,推動瓷器工藝發展,是以精品佳器屢出,技藝時有創新改良,釉里紅器之完善即為一例。釉里紅燒制過程複雜,須準確控制窯爐火候及溫度,成品難得。經高溫還原焰所出的紅色,向為吉祥喜慶之兆﹐甚得乾隆重視。乾隆對御瓷器素來精益求精,根據清宮檔案載,乾隆三年(1738年),高宗指「釉里紅龍梅瓶,紅龍顏色不好,往好里燒造」,見馮先銘,《中國古陶瓷文獻集釋》,台北,2000年,頁232。釉里紅燒制技術在乾隆一朝已發展成熟,銅紅紋飾線條精巧,點畫細緻,發色濃艷,效果近似明初青花瓷堆棧積斑。市場估值:HKD  8,000,000-12,000,000

清乾隆 黃地青花穿花龍紋天球瓶

介紹:

黃地青花天球瓶

天球瓶耀眼燦目,珍稀難得,成器瑰麗雄渾,如頌乾隆盛世及天子聲威。中國帝王篤信君權天授,此瓶所用之天球器形、穿花龍紋及黃地,彰顯乾隆帝真龍天子之尊。此類黃地青花瓷別具一格,采明初青花瓷之長,技藝超卓,獨出心裁,乃景德鎮御窯督陶官唐英治下之傲績;唐英穎慧,恪盡職守以投聖意。器形、紋飾借鑒前朝經典,黃釉生趣盎然,合而為一,成器似曾相識,亦耳目一新。此瓶器形、紋飾、配色皆可溯源至明初御瓷。唐英十六歲入宮,進內務府伺候,涉獵清宮浩瀚庋藏,是故洞察乾隆帝之期許而制瓷。天球瓶首創於永樂朝,因形如天球,故名。唐英督造之天球瓶汲取永宣二朝之三爪龍紋,所成範例若干。瓶口沿、底足上施半透松石綠彩,罩于海水紋上,與器身鈷青、黃釉相互輝映,乃另一創新之處。黃地青花配色可溯至早明,首見於宣德一朝,據傳乃皇帝御用之器,後朝續燒以遞補宮中耗損者。清代帝王傾喜黃地所含皇室寓意,復燒黃地青花瓷,並見更多器形變化,此處以松石綠彩相綴,突顯青花黃釉濃麗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不再等等他們了嗎
區塊鏈生存:防騙才是第一要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