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朝皇帝墓兩次遭敵國洗劫 他到底做了什麼得如此報應

宋朝皇帝墓兩次遭敵國洗劫 他到底做了什麼得如此報應

本文配圖來源:花瓣網

北宋第七任皇帝是宋哲宗趙煦,生於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本名趙佣,宋神宗第六子,生母為欽成皇后朱氏。

初封均國公、延安郡王,元豐八年(1085年)被冊封為皇太子,同年神宗病逝,九歲的太子即位,史稱宋哲宗。

宋哲宗即位之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恢復舊法,軍政大事都要由高太后在一旁指示,小皇帝「隅坐畫諾」而已。

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逝,宋哲宗開始親政,而當時朝中黨派林立,爭執不休。邊陲戰事不斷,西夏、遼國不斷騷擾邊境。

趙煦對內嚴厲打擊蘇軾等舊黨人物,恢復王安石提出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制度。對外發動多次戰爭,最終迫使西夏乞和稱臣。

宋哲宗小時候和奶奶慪氣,再加上放縱自己,貪戀美色,導致體質很差。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趙煦身體嚴重透支,二十四歲英年早逝,葬於永泰陵。

朝廷決定將宋哲宗葬在高太后陵墓旁邊,七月下葬。為何這麼晚呢?因為永泰陵尚未開工,當年二月初十,工程才正式破土動工。

修建永泰陵,動用工匠四千六百人,士兵九千七百四十四人、民夫五百人。近三萬塊石料,均取材於偃師粟子山,這裡的石頭「岩棱溫潤」,日光長時間照射也不會風化。

當時陵墓施工時間緊迫,工程量龐大,工作環境危險,加之附近缺乏飲用水,造成大量石匠、民夫、士兵傷亡,幾天的時間就病倒了上千人。

死者被胡亂丟棄在荒野亂石之中。當地土著埋怨說:「至久積陰晦,常聞山中有若聲役事之歌者,意其不幸橫夭者,沉鬼未得解脫,逍遙而然乎?」

埋葬宋哲宗的葬禮一開始就不順利,當時連日大雨,靈車深陷泥濘的土路上,送葬隊伍不得不中途停下來。露宿荒野數日,等待天晴。

紹興十八年(1148年),平靜了四十八年的永泰陵迎來一群來自北方的不速之客。

金國大將粘罕率領大軍佔領了包括北宋陵區在內的中原腹地,瘋狂盜挖了宋哲宗的寢宮。隨葬寶物被劫掠一空,屍骨被胡亂丟棄於荒野。

三京淮北宣諭使、太常少卿方庭碩奉命出使金國,沿途路過宋帝陵區,見到「哲宗至暴骨」,只好脫下衣服,把屍骨包裹起來。

宋高宗獲悉祖墳被盜掘,悲痛欲絕,當即下令,命河南鎮撫使翟興父子、大將軍岳飛率領人馬趕赴河南鞏縣,迎擊金軍,金軍敗逃,將士們重新修葺了帝陵。

可是宋軍人馬撤退後,金軍再度佔領帝陵,比上一次更瘋狂,摧毀了諸多建築。

宋高宗哭訴自己祖宗慘遭不幸的時候,不知會不會聯想到,那些深山中的無數冤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清朝士兵服上兵和勇兩個字 看似一樣 沒想到差異這麼大
朱元璋臨終時急召燕王進京 其中到底有何隱秘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