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澳漁村,美麗新世界

大澳漁村,美麗新世界

這回來到香港的第一站, 便是從機場搭巴士直奔原以為幽靜的大澳漁港, 約一個小時車程, 沒想到這個人稱"香港威尼斯"的小漁村, 在非假日也是人聲鼎沸, 觀光客絡繹不絕! 這與我想像中的大澳真的不一樣,有種鄉下姑娘要變身為社交名媛的感覺。

棚屋是大澳漁村的標誌,也是香港最為獨特的景觀之一。大澳曾是香港主要漁港和駐軍鄉鎮,也是百年來的漁鹽業重地。世代以來,大澳都是漁民蜑家人的聚居地,漁民認為在平實的土地上居住缺乏安全感,所以就在岸邊建造棚屋住下來。密密麻麻的棚屋、縱橫交錯的水道與橋樑,因而構成大澳現今的面貌。我搭著小船順著河道出海, 在船上看著大澳是最美麗的經驗與感受。

大澳的棚屋就建在漁村中間一條河道的兩旁。棚屋戶戶相連,部分通道更會穿過鄰居的客廳或廚房,造就了親近的鄰里關係。傳統棚屋依漁船的概念設計,棚頭是漁民日常作息的地方,棚尾則用來曬鹹魚、海帶等。除了搭乘舢舨小艇在水道中穿梭,近距離欣賞棚屋外;當然也要用雙腳在漁村裡走一圈,感受大澳的漁村風貌。

美麗的紅色小橋, 是村民自力救濟建蓋起來的。

大澳漁村最有名的特產便是魚膠, 家家戶戶都在賣。而這裡最有名的特產還有豆腐花、蝦醬炒飯、烤蚌貝。華人的旅遊文化真的都離不開吃, 難怪大澳發展如此迅速。可是我卻好想看到人潮散盡時的大澳,或許以後要再來一次。

離開大澳, 我續造訪另一處漁港~梅窩, 梅窩卻成了該日的一大亮點。旅途中往往不被期待的點, 卻意外帶來滿足時, 這樣的驚喜堪稱為亮點。梅窩勝於大澳之處在於它本身就是個以度假休閑為主的小漁村,於是這裡有坐擁沙灘的度假飯店。而梅窩不似大澳已被來去匆匆的觀光團大舉入侵, 沒有人是為了買海產吃海鮮而來梅窩, 因此享有一份寧靜。

梅窩是個歷史悠久的大嶼山交通集散地。在地鐵還未到達東涌的時候,由香港本島前往大嶼山各地,包括天壇大佛、大澳、長沙、貝澳等,都會先在中環或尖沙咀坐船到梅窩,然後轉乘巴士前往。直至地鐵東涌線通車以後,這個交通樞杻才遂漸被東涌取代。

儘管如此,梅窩仍是在地遊客的好去處。它沒有摩天大廈,卻不因此覺得冷清。相反,梅窩的大排檔、銀礦灣海灘、酒店、銀礦灣瀑布公園、銀礦洞、及附近的低密度民居,交織成這個世外桃源、理想的度假勝地。

我抵達梅窩約三點半。在梅窩碼頭下車,步行幾分鐘,經過大牌檔,然後轉右,來到銀礦灣。

仰頭一看,便見山頂的涼亭,我揹著背包,不打算登高,於是就在面對海灣的白色躺椅上冥想靜思起來。夕陽漸漸西下,在斑爛的黃昏之中, 金黃色的沙灘上有情侶並肩漫步, 街坊上聽到居民打著衛生麻將, 小社區里三三兩兩運動的人們, 還有外勞們帶著嬉鬧的洋小孩在公園曬日頭, 這些都是最庶民的香港, 這就是真正的生活啊!

從梅窩碼頭就可以乘渡輪迴到繁華香港的懷抱,搭乘往中環碼頭的渡輪,約莫半小時航程。由渡輪上的角度仰望太平山下的金融大樓,再回望尖沙嘴的盞盞燈光,百年來多少風流人物也曾在這塊風華之地浮沉飄蕩,如今香港的故事仍要繼續寫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春地界 的精彩文章:

柬埔寨的美麗與哀愁

TAG:青春地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