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養生三階段最需留心

母親養生三階段最需留心

坐月子警惕「不洗澡」誤區 更年期肥胖缺鈣都得正視 老年養生從運動飲食入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這個詞,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有著特殊的含義。母親陪伴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她永遠用溫柔、慈祥、包容的愛讓子女們無比溫暖。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記者梳理了三個不同階段母親的養生「秘法」,希望能讓母親們永遠健康、愉快。

坐月子

並非一個月而是42天

卧床不洗澡均是誤區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坐月子」,其實並不是一個月時間。新媽媽自寶寶出生到恢復,大約需要6周左右,這42天被稱為產褥期,需要特別的護理,因此月子時間是42天。

另外,近年來隨著網路的興起,外國的各類新聞也隨之傳入中國。網民們對外國媽媽們的「不講究」也是議論紛紛。那麼,傳統觀念中月子里不能吹風、不能洗澡,甚至不能刷牙的做法,到底靠不靠譜?

實際上,雖說前人的總結有一定依據,但科學再次證明,凡事過猶不及。如產後身體排出的汗液、惡露以及溢出的乳汁,不及時清洗會使抵抗力弱的產婦感染病菌,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

過去人們認為產婦體力消耗大,體質虛弱,所以需要靜養,最好是長期卧床不起。然而,這又是一個過猶不及的情形。對於「時尚范」滿滿的媽媽們來說,在保證休息的同時,做一下產後健身操,也有利於體型恢復。

飲食原則>>

少食多餐葷素搭配

孕期時脹大的子宮對其他器官造成壓迫,在產後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時,一定要少吃多餐,甚至一天可以吃五到六次。

在飲食搭配上,需要葷素搭配,多吃含鈣、鐵的食物。從營養角度來看,只吃大魚大肉來「進補」是不可取的。在很多素食中,除了含有肉食類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營養素外,一般多有纖維素,能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此外,一定要保障體內水分的補充。新媽媽在生產過程中及產後都會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哺乳,因此需要大量地補充水分。

◆食譜推薦:當歸蓯蓉羹

材料:當歸身,肉蓯蓉,冬葵菜,豬血,蔥白,鹽,麻油或花生油等各適量。

做法:將當歸身,肉蓯蓉,冬葵菜洗凈,加適量的清水,小火煎煮,取汁去渣備用。將豬血煮熟,切成條,放在鍋內加藥汁、蔥白、鹽、麻油等調味即可。

更年期

肥胖缺鈣都是問題

食補加運動有幫助

更年期是每個女人都將面對的一個人生階段,大多是在40歲到50歲之間。正確對待更年期,及時做好保養工作,媽媽們才能安全度過。

最容易發生在更年期的「毛病」就是——骨質疏鬆症。然而補鈣並不是補得越多越好,要遵循幾個補鈣原則:盡量食補、儘早補、掐時間補,比如睡前喝牛奶,對於鈣的吸收會更好。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活動量減少,這容易因熱量過剩而肥胖。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控制飲食,特別是要控制高脂肪和糖類的攝入,同時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人們常說的「人老珠黃」,其實並不只是一個形容詞,也是對女性氣色的客觀描述。進入更年期之後,由於體內的性激素水平逐漸下降,頭痛、頭暈、失眠、煩躁易怒、疲倦等神經衰弱癥狀就會隨之而來,這種情況下,很難呈現出完美的精神狀態。再加上膠原蛋白的流失,人的氣色自然會受到影響。

飲食原則>>

少吃辣多食蔬果魚蝦

應對更年期綜合征,採取食補的方式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首先,進入更年期的媽媽們最好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如辣椒、咖啡、煙酒茶等,人到更年期情緒波動較大,易激動,煩躁,吃過多刺激性食物會加重更年期癥狀。

其次,要多吃魚蝦和豆類,因為魚蝦所含有的蛋白質為優質蛋白質,關係到體組織的修復及免疫功能的維持;豆類中則含有異黃酮,能起到類雌激素的所用,緩解更年期不適。

最後,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適可而止」,同樣的,更年期多吃蔬果和粗糧才有益身體健康,尤其是富含纖維的蔬菜,如豆芽、蘿蔔、芋頭、海藻、葉菜類等,而全麥麵包、麥片粥、玉米餅等穀物中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食譜推薦:甘麥大棗湯

材料:浮小麥50克、紅棗5枚、生甘草5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煎藥液300毫升,早晚兩次分服。

夕陽紅

老年運動持之以恆

初期每周3次較合適

目前,退休之後的老年階段真正詮釋了「夕陽紅」。陪伴孫輩成長、「說走就走」的旅行、老姐妹們跳舞遊園……活動多到讓年輕人都羨慕不已。然而,身體機能的退化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人們的黃金時光。養好身體不只是保障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更是能給孩子們減輕負擔。

在運動方面,由於各項生理機能在下降,血管彈性變差,因此老年人不宜選擇強度大、對抗性強、速度快及需要憋氣的項目,以免引發意外事故。健身運動的效果在於持之以恆。運動的頻率一般為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周不少於4次,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天。

剛剛開始參加運動的人,運動次數和運動量都應該少一些,每周3次,每次15~30分鐘較適宜。以後可以逐漸上升至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鐘。

對於體質稍差、年齡偏大或初次進行鍛煉的人,可以選擇慢跑或跑、走交替的運動方式,每次15~30分鐘,每周2~3次。

飲食原則>>

定時定量且多素少油

老年人的飲食要以養生為主,宜清淡、品種多,營養供給全面是健康的秘訣之一。良好的飲食營養不僅可以延緩老化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各種慢性疾病發生的幾率。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日常飲食方面應注意幾點。

第一,老年人進餐應定時、定量,防止「飢一頓、飽一頓」或暴飲暴食。高齡老人應少吃多餐,以防止肥胖症的發生。另外,還應保證多素菜、少油膩,因為新鮮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油膩食物不僅不易於消化,而且所含脂肪高。

第二,要以軟食、熱食為主。有些老年人牙齒鬆動或脫落,消化功能減退,故應以易咀嚼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牛奶、豆漿、稠稀飯、餛飩等。老年人胃口多喜暖怕涼,故應多吃熱食,不可過多食用生冷食物。此外,飯菜不要過咸,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此外,老年人不應偏食,否則將會因某種營養缺乏而導致患病。對於愛喝茶的老人來說,適當飲茶能增強血管彈性和滲透性,但茶卻不宜過濃,以防失眠。

◆食譜推薦:薑汁菠菜

材料:菠菜500克,適量的生薑、精鹽、醬油、醋、味精、芝麻油。

做法:菠菜從中剖開,入沸水中斷生,撈出瀝水,淋芝麻油拌勻,放盤中。將生薑去皮,切成細末入碗中,加鹽、醬油、醋,味精調成薑汁蘸食。

(法制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的精彩文章:

避免春季腸道疾病 需補充益生菌
人身險首設「負面清單」 嚴查「長險短做」

TAG: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