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期的日本,大力發展陸軍航母艦隊,最終結局悲慘!

二戰時期的日本,大力發展陸軍航母艦隊,最終結局悲慘!

原標題:二戰時期的日本,大力發展陸軍航母艦隊,最終結局悲慘!


航母在海軍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海戰中戰場輸出的重要力量。但是你知道在二戰時期,日本建造了數艘「陸軍航母」么?


日本四面環海,想要遠行就必須需要船隻,所以造船業在日本是相當發達的,造船業的發達也成為日本開疆拓土的重要工具。日本的海軍從倭寇時代就沒老實過,經常侵犯我東南沿海地區,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打敗了清朝強大的北洋艦隊,使日本的侵略行為變本加厲。日本軍部很清楚海軍的重要性,因此在航母的研發上下了很大功夫。


?為了配合陸軍的發展,日本首先研製出大型的登陸艦和舟艇母艦,其目的都是為了陸軍登陸作戰使用。此外,還將大型的油槽船的甲板加以改裝,成為可以起降飛機的「護衛航母」,這也是日本航母的雛形。這些研究出的艦艇都屬於陸軍編製,所以也被稱為「陸軍航母」。


運兵航母 -- 「神州丸」號


建造

日本陸軍建造的第一艘「陸軍航母」叫「神州丸」號(しんしゆうまる),1933年4月開始建造,1934年3月14日「神州丸」號下水,1934年12月正式竣工。在研製初期,「神州丸」號的研製計劃是極為保密的,即使是高級軍官也不知道。



「神州丸」號


?「神州丸」母艦的基準排水量為7100噸,滿載排水量為8100噸,最大功率為7500馬力。最大航速為20.4節,續航距離為7000海里,最多可運載約2000人。除此之外,還可以裝載大小船艇50餘艘,戰鬥機90餘架,偵察機10餘架。


實戰

從相關戰史了解到,「神州丸」號確實是多次運送士兵參加登陸作戰,但是沒有一架艦載飛機起飛過。主要是因為艦載的飛機裝備落後已經不能適應戰爭的發展,但是新式飛機又不能在航母上起飛,所以「神州丸」號最終成為了一艘實實在在的運兵船。



「神州丸」號


結局


「神州丸」號的結局並不光彩。首先,在1942年的印尼登陸戰中,被自家巡洋艦發射的魚雷擊成重傷,不得不回國大修。在隨後的運輸過程中又遭受到美軍潛艇的攻擊。1945年,「神州丸」號在我國台灣海域被美軍潛艇「金吉鱸」擊沉。至此,第一艘陸軍航母落下帷幕。

小航母 -- 「秋津丸」號


建造


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第二艘陸軍航母是「秋津丸」號。在1940年9月開始動工建造,1941年9月下水,1942年1月正式竣工。


「秋津丸」號


?「秋津丸」號陸軍航母總噸位9433噸,全長152米,寬19.5米,吃水深度7.85米。甲板長度為13米,最大航速20.8節,可存放大型登陸艇20餘艘。唯一不足的就是這艘航母只能搭載8架戰鬥機,大大限制了「秋津丸」號的作戰能力。


實戰


「秋津丸」號服役後,參加過多次輸送登陸作戰兵員和運送飛機的任務,但由於能力的限制,發揮的作用也很一般。同時,「秋津丸」號服役時期屬於抗戰後期,戰場給日軍航母發揮作用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艦載機起飛


結局


「秋津丸」號的結局可以說相當悲慘。1944年11月,「秋津丸」號載著陸軍23師團的2000多人,奉命馳援菲律賓戰場。但是在剛出日本不久就被美海軍潛艇群發現並跟蹤。激烈戰鬥中,美海軍的「皇后魚」號潛艇對「秋津丸」艦發起攻擊,一枚魚雷擊中了左艦尾,誘發了彈藥爆炸,僅僅幾分鐘的時間,「秋津丸」號連同艦上的2000餘名士兵迅速沉入海底。



日本從1933年開始建造現代意義上的「陸軍航母」,相繼建造了4艘。但是受到篇幅限制,這次只介紹了其中的兩艘,剩餘的下次文章中繼續介紹。


可見,二戰時期日本雖建造了多艘航母,但是其發揮的作用卻相當有限。這些「陸軍航母」也只是徒有虛名,並沒有改變戰場的最終走勢和日本的戰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史海 的精彩文章:

漢獻帝有多難做?看懂《三國機密》前必須了解的真實東漢歷史!
清軍逼近京師,他率部進京勤王,崇禎為何不喜反怒?

TAG:縱橫史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