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孩子是孤獨症嗎?

我的孩子是孤獨症嗎?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我認識一個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他是不是得了自閉症?」

「我家的孩子,去幼兒園不跟別的小朋友玩,他是不是得了孤獨症?」

「我的一個朋友,他們夫妻倆都很健談,但是孩子現在3歲多了,就只會說幾個詞,是不是得了自閉症啊?應該去哪裡看?」

「我親戚家的孩子,不願意搭理人,會不會是自閉症?」

……

孤獨症兒童的表現到底有哪些?臨床上是怎麼診斷孤獨症的,依據是什麼?孩子說話晚是得了孤獨症嗎?在這一篇文章里,我們將帶你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目前由於仍缺乏客觀的生物學指標(血、尿、便中檢測結果),只能通過醫生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和家長回憶孩子平時的表現來診斷孤獨症。

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觀性和困難性。約12%-76%的父母在孩子1歲左右就可以發現問題,但通常3-4歲才獲得診斷,在美國孤獨症兒童診斷平均年齡為4.2歲。

而我國對於孤獨症的認識和診斷干預水平明顯滯後,相關資源嚴重匱乏,早期干預率低。

而神經生物學研究證實,年幼的大腦具有可塑性,後天恰當的環境因素可使有先天發育障礙的孤獨症兒童大腦重回正常發育軌道。

所以提高家長和醫師對孤獨症的正確認識非常重要。

孤獨症譜系障礙早期行為標誌:「五不」行為

1.不(少)看:ASD患兒早期對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有研究表明最終診斷為孤獨症的惡童在24月齡時對人眼部的注視時間僅為為正常兒童的1/2。

2.不(少)應:幼兒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叫他們的名字缺乏反應。

3.不(少)指:幼兒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用他們的肢體語言提出請求,比如不會點頭表示需要,有目的的指向某個人或物體等。孤獨症患者可能在1歲左右時就會表現出肢體動作使用的下降。

4.不(少)語:多數孤獨症兒童存在語言出現延遲,家長最關注的也往往是兒童語言問題,但語言發育延遲並不是孤獨症診斷的必要條件。

5.不當:孤獨症兒童從1歲左右可能會出現對於物品的不恰當使用,比如不停的旋轉物品,把玩具排成一排並且持續注視等等。

孩子如果出現了這些行為僅僅只能算疑似孤獨症,並不能就此簡單確診為孤獨症,家長或醫師需要進行全面的觀察並轉診到有條件的醫院進一步評估是否患有孤獨症。

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V)標準進行孤獨症的診斷,國內外學術界主要採用ADOS,ADI-R量表作為孤獨症診斷的金標準。在DSM-V中,孤獨症譜系障礙的診斷必須包括社會交流能力和社會互動交往能力,以及刻板、重複性行為(堅持千篇一律),興趣範圍狹窄或活動能力的持續損害。這些功能受損在嬰兒早期就會出現。

希望這篇文章對家長及臨床醫生早發現孤獨症兒童帶來幫助,不管是家長還是兒科或專科醫生熟悉孤獨症早期行為是實現早期轉診、確診、干預的最關鍵一步。

參考文獻:

1.卜凡帥, 徐勝.DSM孤獨症譜系障礙診斷分類標準的演變、影響與展望[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5,29(06):425-430.

2.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早期識別篩查和早期干預專家共識[J]中國兒科雜誌, 2017,55(12): 890-896.

Doctor Wang & 康小7:在讀不禿頂博士兩枚,想把晦澀的科研學術問題變得淺顯易懂,為孤獨症群體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utismAccept 的精彩文章:

TAG:AutismAcce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