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趁時光正好,好好去愛她

趁時光正好,好好去愛她

趁時光正好,好好去愛她

感恩母親,無需等待

母親,不止是一個簡單稱謂,還是對我們全部愛的縮影。從清晨的第一頓早餐,出門前的叮嚀囑咐,外出的思念牽掛,回家後的噓寒問暖,她是指引著我們人生的燈塔。小時候的不聽話,青春期時的叛逆打架,遇到困難時的茫然,她會斥責、會糾正、會鼓勵,只為我們擁有更好的自己。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母愛;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我愛-母親; 所以,我們要好好去愛她。

慶祝

母親節

「母親節,你的愛回家了嗎?」這是網上的一句問候語。母親真正需要什麼,我們的愛怎樣回家?將各式各樣的禮物送給母親,自然會讓母親感到欣喜,但絕不是回報的全部意義。感恩母親,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容;不在於節日,而在於平時。母親節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如果能常常回家看看,陪母親說說話、聊聊天,就是對母親最好的感恩。

小編認為,感恩母親不應只在節日更多要落實在平時。好好學習,作為學生,平時要好好學習,母親不容易,做兒女的不能拿著老人家的血汗錢亂揮霍,好好學習也是對母親最大的回報;平時多陪陪母親。人越到老越感覺時間的寶貴,尤其對那種常年不回家的孩子來說,父母更希望孩子多在身邊陪陪自己,所以平時盡量多陪陪母親,跟她談談心。人越到老越感覺時間的寶貴,尤其對那種常年不回家的孩子來說,父母更希望孩子多在身邊陪陪自己,所以平時盡量多陪陪父母,跟家人都談談心。因此我們應該將母親節扎在心裏面,去體悟母親的愛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古代的詩文禮樂中不乏頌母古詩,這些古詩在我們學習的課本中也不乏它們的身影。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母親形象。回眸中華民族的歷史,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中華賢母形象,在孟子三歲喪父後,她就擔負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傳頌了兩千多年,從孩子成長的外部環境到學習的內部規律,她都注意到了,終於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為教育子女的母親典範,被譽為「母教一人」,到現代仍傳為懿範,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一代代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ZU心鑫傳導 的精彩文章:

TAG:JZU心鑫傳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