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爺的佛裝像

乾隆爺的佛裝像

乾隆皇帝的佛裝像

——故宮雜憶之四

吳 空

乾 隆 皇 帝 弘 歷(1711—1799),是個自命不凡、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大興土木,興建別囿園林,到處遊歷,留下許多御題碑刻,一生僅御制詩就達四萬餘首。他又喜愛書畫,宮藏許多古代珍貴書畫中有許多他塗抹的題跋,沒有題跋的也會有「乾隆御覽之寶」等印章。他還自詡「十全武功」,晚年自號「十全老人」。所有這些,都為他樹立了「萬古流芳」的形象。尤其出人意料的是:我在故宮工作時,有一次參觀佛堂,陪伴我的工作人員指著一幅布滿佛像的唐卡對我說:這當中的佛就是乾隆皇帝自己。這不由使我暗暗驚奇。以後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使我對乾隆皇帝佛像問題有了更多的認識。

故宮收藏的乾隆皇帝佛像畫有七幅,我見到的乾隆皇帝佛像畫就有四五幅。這些佛像大都在宮中收藏,有的懸掛在佛堂上。由於佛堂現在均未開放,所以遊人無法看到。乾隆佛裝像是布本設色。宮廷像布本與藏區布本唐卡含義不同,洋布、細布、絹均稱布本。佛像畫色彩豐富,勾畫工整,畫心長度均在120厘米左右。以早期布本佛裝像為例,畫面上乾隆皇帝居中,身著僧衣,頭戴班智達帽,右手結說法印,左手托寶瓶跏趺坐在須彌座上。最上方顯現其修行本尊的三座壇城。上端為顯現三世章嘉及諸佛弟子。周圍環繞藏傳佛教的歷代先師。下部為護法諸神。

乾隆皇帝晚年朝服像

在藏傳佛教眾多菩薩中,文殊菩薩與觀世音菩薩最受崇信。藏傳佛教認為:達賴喇嘛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乾隆皇帝則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因此乾隆皇帝佛裝像中就有自擬文殊菩薩的。例如另一幅乾隆佛裝像中,乾隆皇帝著紅色袈裟居中,左為普賢菩薩,右為地藏菩薩。頭上天空正中繪諸佛菩薩及黃教祖師二十五位。乾隆皇帝像下面蓮花座下有藏文,大意為文殊菩薩化身。

乾隆皇帝把自己當成文殊菩薩的化身不僅表現在繪畫唐卡上,他還在乾隆三十三年建成佛堂梵宗樓。與其他佛堂供主神釋迦牟尼不同,梵宗樓主神供文殊菩薩青銅坐像。樓上供密宗佛大威德金剛銅像,在藏傳佛教諸神中,大威德金剛也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乾隆以文殊菩薩自況,用意是很明顯的。

不管是塑像也好,繪畫唐卡也好,宮中對此是有嚴格程序的。以繪畫唐卡來說,宮中專門管理藏傳佛教的機構是中正殿念經處,負責辦理造佛像、供噐、法器等,專設畫佛喇嘛畫佛像。宮中還設有主司繪畫的如意館。如意館畫師常與中正殿喇嘛合作繪畫。乾隆佛裝像中乾隆皇帝的頭像就是由如意館畫師而且極可能為義大利畫師郎世寧所繪。畫中其他佛像則由中正殿繪畫喇嘛繪製完成。繪製佛像,特別是重要佛像都有皇帝的上諭或口諭傳旨。乾隆皇帝更是身體力行,連佛像小樣都親自審看,完成後先呈御覽。因此繪製乾隆佛裝像,如無乾隆皇帝親自授意,任何人是不敢擅作主張的。

唐卡中的乾隆佛像局部放大效果圖

唐卡中的乾隆佛像

清代藏傳佛教流行於蒙藏地區,乾隆皇帝篤信藏傳佛教,曾奉三世章嘉活佛為師,章嘉為之灌頂說法。章嘉是清代有名的佛學大師,精通漢滿蒙藏梵諸種文字又精於繪畫佛像,他曾在清宮指導了佛堂的修建,佛像的繪製與雕塑。他從八歲進京,直到七十歲圓寂,一直往來於京藏之間,服務於宮廷。乾隆皇帝與他相伴,對藏傳佛教理解很深。乾隆深深了解藏傳佛教對蒙藏地區的影響,通過藏傳佛教的傳播,對籠絡蒙藏上層具有特殊意義。他虔誠信仰佛教與一般百姓不同,歸根結底是要神權為君權服務,告訴天下百姓,他不但是人間的最高統治者,同時也是神界的領袖。這就是他為自己繪製佛像的根本原因。由此聯想到「文革」時期達到頂峯的造神運動,原來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只不過是把佛像換成了領袖像,誦經和頂禮膜拜變成了「早請示,晚彙報」而已。

(作者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原副館長)

責任編輯 沈飛德

敬告讀者:本刊顧問吳空先生不幸於2013年2月24日在天津病逝,享年84歲。吳空先生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兼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世紀》雜誌執行編委。他一直關心、支持《世紀》雜誌編輯出版工作,還熱情為刊物賜稿。自去年第五期起,本刊發表他的「故宮雜憶」系列文章。如今,吳空先生走了,他的「故宮雜憶」也將與大家告別了。願吳空先生一路走好!——編者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族傳統服裝服飾中的如意帽
北京人春天必吃的25種吃食!您最喜歡哪樣?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