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曆一猛將,光膀子砍蒙古兵,三次收復河套,卻死在努爾哈赤之手

萬曆一猛將,光膀子砍蒙古兵,三次收復河套,卻死在努爾哈赤之手

大家好,歡迎來到吹牛的猩猩吹歷史。明朝後期並不缺名將,他們在戰場上非常地勇猛,所以有很多將領也是名聲赫赫。其中有這麼一位將軍,他手臂漆黑,手持金刀,在陝西與塞外胡人大小戰爭百餘次,戰無不勝,以至於那些胡人再也不敢去陝西找事,這個人就是被塞外民族稱為「杜太師」的杜松,今天猩猩就來講一講這個猛將的故事,希望您能喜歡。杜松屬於那種心思極少的人,他一生只愛征戰,脾氣暴躁,所以根本不在乎為官之道,朝廷之中也沒有幾個人喜歡他。

萬曆三十四年,河套蒙古人進犯安邊等地,這裡沒有良將,只得讓離這最近的杜松前去支援,在這場戰爭中杜松竟然赤膊上陣,光著膀子將蒙古兵殺地片甲不留。經此一戰,杜松名聲大振,不久便被封為總兵,鎮守遼東。但是他剛到遼東,就傳來消息,邊境被後金騷擾,明軍大敗。因為朝中大臣都不喜歡杜松,所以他馬上就被削職,真是倒霉之極。萬曆四十三年,河套的蒙古軍又來進犯,朝中無人可用,只得再次復用杜松,這次他沒有讓朝廷失望,他再次大破蒙古軍,斬首二百餘。

萬曆四十五年,遼東局勢已經很不穩定,杜松再次來到這個傷心地。但是這個傷心地,再次成為他的滑鐵盧。萬曆四十七年,明朝開始「萬曆三大征」的第三征,出兵女真。杜松為搶頭功心切,於是星夜列炬,一日內冒雪急行百餘里,但是此時杜松只知後金軍在界凡城上防禦的情報,卻未得知後金已經向界凡方向大規模調動軍隊,注下敗亡之禍。

萬曆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早上,杜松不聽總兵趙夢麟等眾將勸諫休整,反而強命渡河,其部參將龔念遂等因輜重營渡河困難,被遺留在大軍之後,屯於斡渾鄂謨,結果杜松軍只能輕裝渡河,留下大量火炮等重型火器。努爾哈赤的探子一直在跟蹤著杜松,他們的行蹤被女真牢牢掌控著,不久努爾哈赤率領八旗主力,在薩爾滸將杜松包圍。這場戰役堪稱屠宰場,無數的明軍被屠殺,杜松也被殺死。

杜松秉性清高,廉潔奉公,不巴結上司,不籠絡權貴,他在奉命援遼師出潞河時,明告送者說:「杜松是個不識字的武夫,唯獨不學讀書人貪財怕死。」他的一生都是在征戰中度過,天啟年間,明朝追贈杜松少保、左都督,世蔭千戶,立祠賜祭。清朝乾隆年間追謚為武壯。好了,感謝您觀看本期吹牛的猩猩吹歷史,有什麼想看的歷史故事和好的建議,歡迎您關注猩猩並留言哦,我們下期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吹牛的猩猩 的精彩文章:

嘉慶為何如此痛恨和珅,貼身太監都不聽話,啥事都是和珅說了算!
朱棣遷都之前,北京黃沙漫天,大臣們都不愛去,朱棣:不去就走人

TAG:吹牛的猩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