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O BeoPlay E4是廠家在2017年推出的一款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是一款傳統的有線耳機,由於需要向主動降噪提供額外的供電,所以在3.5mm輸入線端比較近的部分有一小塊「外觀電池」。BeoPlay E4的定價為1998元,感謝網友提供送測樣機。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 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

  •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B&O作為來自丹麥的以工業設計見長的品牌[按今天的話那就叫「設計師品牌」或「設計大師品牌?」],在個人數碼娛樂設備周邊使用BeoPlay的子品牌,旗下的耳機產品並不算多,更新也不快。Soomal曾經在2014年測評過它的H3入耳式耳機[Doc]Link=00005190[/Doc],而在2015年或2016年B&O推出過H3 ANC,以H3為基礎的主動降噪耳機,外觀的電池盒子的外形也更有BeoPlay播放器的味道,一個小小的圓形小黑盒。而2017年推出的新系列「E」,又將H3 ANC做了一定改進。從耳機本身來看,還是來自於H3的設計,不過外觀電池降噪盒子換做了一個小的方盒子。我們沒有使用過H3 ANC所以這裡無法對比。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 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

從耳機來看,B&O E4耳機沿用了H3耳機的設計,而從官方指標和我們對比照片來看,和H3的相似度應該是非常高的。耳機外殼的後半部分使用鋁合金加工,背面看到透氣孔和B&O的Logo,金屬質感相當好,也算是沿用下來的經典設計。而耳機外殼前半部分表面有稍偏軟的橡膠材質包裹,對於入耳式佩戴來說,這個簡單的外形也有不錯的人體工學貼合效果和比較好的觸感。這裡要談到它對於入耳佩戴時合理的人體工學設計,在主動降噪耳機上更容易體驗得到,通俗的說,E4和H3的外形佩戴時密封程度對於一款普通的[非特殊造型定製設計]入耳式耳機來說是比較出色的。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 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 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

E4耳機與普通入耳式耳機使用起來沒什麼差別,在3.5mm輸入插頭8cm處有一個大概50x30x10mm大小的電池盒,和3.5mm介面離的很近,意味著平時使用時它會很靠近音源,也就是說會裝在口袋裡或者包里,尺寸應該比BOSE QC20的小一些,實測重量17克左右。在這個外掛盒子側面有一個撥動開關,完全關閉即關掉主動降噪功能,推動開關可以打開主動降噪功能,可以向開機方向進一步推動一格到底[彈性不卡死],可以進入到「環境聲」模式,送開會自動彈回到中間為普通主動降噪模式。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 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

Bang & Olufsen「B&O」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Soomal」

Bang & Olufsen[B&O] BeoPlay E4 主動降噪入耳式耳機

比較悲劇的是,E4耳機主動降噪沒有電池電量指示功能?還是我們沒有找到?不過耳機在不開主動降噪時也可以正常工作。從主觀聽感來說,E4的主動降噪打開後對耳機的聲音干涉和內置耳放的功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具體帶來什麼好處,下文會談到。耳機左側聲道向下10cm左右有一個精緻具有通話功能的線控。耳機具有麥克風通話功能,我們在這裡不做測試和體驗報告。

降噪功能體驗:在主動降噪對比中,我們缺少對比對象,只好參考索尼的MDR-1000X。回顧我們在測試BOSE QC20時的體驗,QC20的水平肯定是遠超過BOSE前一代頭戴式降噪耳機QC15等產品的,與後來的QC35耳機相比QC20應該也擁有同樣的特點,但由於入耳式和全包耳佩戴在被動降噪上就有不小的差別,細節具體誰更好不確定。QC35相比MDR-1000X在主動降噪效果方面有一點點細微的優勢。

B&O E4的主動降噪效果需要配合比較合適或者牢固密封性更好一些的入耳式耳塞套,我們在雜訊非常強烈的馬路邊,公交附近等進行高強度雜訊測試。E4耳機對非常大強度低頻的降噪效果有很明顯抑制效果,應該至少有接近QC20和1000X耳機的水平,即便在距離主要馬路20米以內距離開過大公交、大貨車時發動機的低頻過濾的也比較乾淨,只有輕微殘留。和頭戴式1000X相比,在稍偏中低頻和中頻部分,E4的降噪性能有所下降。和QC20測試時印象相比,估計在這部分會是比較大差距,所以E4的主動降噪頻率覆蓋範圍,在偏中頻部分可能開始變弱。應該屬於比QC20稍弱一些的水平,但對低頻的降噪效果落後的幅度應該不會太大。E4的環境聲,可以推動開關臨時打開,可以聽到從拾音麥克風完全收聽甚至放大的外界聲音,不過這樣的設計有啥意義呢?拔掉耳機不就好了嗎?還要到口袋裡去摸來摸去摸到開關,去開一下環境聲?

聲音表現:B&O E4主動降噪的打開後還是會稍微影響音質。相比完全直通,打開降噪後聲音會整體發虛,解析力和密度都有所下降。但E4在整套降噪電路中並沒有做明顯的耳放功能,好處是耳機搭配高品質音源,例如比較好質量的隨身聽就會比普通手機音質更好[如果耳放起到關鍵作用,那麼音源品質和輸出功率將起不到幫助]。相反,很多藍牙耳機和主動降噪耳機內置了DSP和耳放來明顯改善普通音源輸出功率不足動態不好的問題,但E4缺少這樣的特點。

由於我們是在2014年測評H3,所以印象真的不是很深刻了,沒有辦法做細節對比,從H3當時測評文章來看,基本可以確定H3的表現風格和E4是一致的,這應該也符合E4從H3 ANC演變而來的身世?在H3上,官方就標註了20Hz-16kHz的頻率範圍,而E4上同樣是20Hz-16kHz。它的整體聲音風格是瞬態非常慢,聲音明顯偏柔和,中頻比較厚實溫暖的。但由於高頻內斂而柔和,所以和近幾年的新入耳式耳機,尤其是動鐵入耳式耳機相比,高頻不出彩,甚至比最新的婁氏單單元動鐵的高頻還弱。不過它的中高頻和中頻的銜接做得不錯,聲音柔和而溫和,雖然瞬態很慢,但只要不是特別快節奏的音樂,聲音哪怕是搭配入門的音源如iPad水平,也可以比較從容的應對。

而低頻部分,下潛較好,雖然不能和目前頂級設備相比[2014年我們還對比了GR07,但現在已經有GR09等更好的動圈,而且動鐵、圈鐵也算有進步],但屬於相對比較濃郁,瞬態很慢,有稍多一些量感的類型。

總體來說,E4耳機風格應該和H3保持一致,整個耳機聲音風格比較溫暖厚重,瞬態明顯偏慢,適合聽動態不太大,小編製音樂。人聲、弦樂的表現都有明顯偏柔和的風格,解析力水平肯定優於Earpods之類入門型號,聲音不會那麼聲音乾澀。但如果和近年來新品耳機,尤其動鐵耳機相比,它的高頻內斂程度恐怕不是每個用戶能接受的。比較遺憾的是,既然已經做了主動降噪,但卻沒有在耳放上優化,讓本身不太好推的耳機能夠搭配普通設備時有更好的發展。而目前的藍牙耳機和降噪耳機配合耳放和DSP的調音,才是相比普通有線耳機最大優勢之一。

而從耳機整體功能來看,環境聲的設計過於簡陋,電池電量也沒有指示,主動降噪水平和QC20相比應該處於弱勢,所以1998元的價格讓B&O E4沒有什麼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淺談Hybrid Log-Gamma[HLG]技術 [農步祥]
博朗 歐樂B[Oralb]P5000 iBrush智能電動牙刷體驗報告 [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