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需要大合作,關鍵時刻不可自亂陣腳

5G需要大合作,關鍵時刻不可自亂陣腳

就在上個周末,一段將近2年前的5G編碼投票往事忽然經由知乎源起,各大網路社交平台不斷冒出「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因為聯想站隊高通,最終導致華為以微弱差距輸了!」「中美為5G打得頭破血流,聯想卻投靠了美帝?!」等文章,此事迅速演變成了一個新的輿情熱點,引發社會的關注。

編碼投票的往事

有這樣幾個事實需要澄清:

2016年8月、10月和11月舉行的三次3GPP會議主要是針對5G增強移動寬頻(eMBB場景)信道編碼的技術標準選擇。其中,信道編碼分為數據編碼和控制編碼,而數據編碼又分為長碼和短碼。主流的兩大編碼標準LDPC(高通主導)、Polar(華為主導)。

數據編碼的「長碼」,聯想&摩托投票給LDPC,因為LDPC在性能上有明顯技術優勢,所以包括愛立信、索尼、夏普、諾基亞、三星、英特爾、高通、聯想、富士通、摩托羅拉移動,再加上幾家日韓為主的電信運營商等大廠都集體站隊「唯LDPC」,而站隊「唯Polar」作為數據編碼的,只有華為一家。

數據編碼的「短碼」,聯想&Moto投票給Polar。但是因為投票Polar的廠商權重不夠(雖然數量不少),最終Polar還是輸給了LDPC。

控制編碼,聯想同樣投票支持了華為主導的Polar碼,因為Polar本身在可靠性上有技術優勢,加上中國廠商的集體努力,成功拿下。

3GPP的投票是有權重的,並非一人一票、人多力量大。此前不少網文所說因為聯想站隊錯誤,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掉數據編碼之爭,純屬無稽之談。

LDPC不是高通發明的,LDPC的發明者是MIT的Robert Gallager教授。Polar也不是華為發明的,它的發明者是Arikan教授,土耳其的大學老師。包括高通和華為在內的專利都是針對編碼的具體設計(包括編碼矩陣構造、IR版本設計和選擇等)。從技術上來講,5G數據信道追求的是傳輸速率,主要都是大型封包,這一塊LDPC的性能的確有明顯優勢(這也是為何第一次投票,LDPC極其順利拿下數據信道長碼部分的原因)。而對於5G控制信道來說,本身傳輸的數據量小,比起速度更注重可靠性,就恰好是Polar碼的拿手部分了。正如華為後來聲明裡所說:「這次編碼之爭,更多的是技術之爭,不要增加太多政治色彩。LDPC成為數據編碼,Polar成為控制編碼,都有技術層面的優勢。」

事件發生之後,聯想和華為作為此事件的直接參与者,都出面做了澄清。5月11日晚間,華為在華為中國區微博評論區@聯想:「感謝聯想集團及其旗下的摩托羅拉移動在3GPP舉辦的有關5G標準的表決會議上投票支持Polar碼方案,大家共同為中國企業在國際標準上的持續突破而努力」。聯想官微轉發回應表示:「Polar碼方案能成為5G國際標準,是中國企業共同持續努力的突破性結果。聯想將與華為及國內相關企業廣泛合作,共助5G產業繁榮發展。」

事情緣何而起

3GPP本身就是一個專業的組織,相信在沒有聯想5G投票事件之前,非移動通信專業人士根本不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但在事件之後,3GPP彷彿已經家喻戶曉。來自百度指數的數據表明,從5月9日起,3GPP的搜索數成直線垂直上升。這不得不說是拜知乎上發的那幾篇帖子所賜。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專業的技術細節往事,卻在2年後惹出如此大的風波?到底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哪?

眾所周知,5G是未來10年全球信息通信技術的戰略制高點。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6月發布的5G白皮書顯示,2030年,在直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6.3萬億元、2.9萬億元和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10.6萬億元、3.6萬億元和1150萬個。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傾力搶佔5G技術標準的制高點,希望以此在未來的市場大蛋糕中多分一杯羹。

在2017年12月首個5G 非獨立組網(NSA)標準確立之後,今年6月,獨立組網(SA)標準也將投票確立,接下來還有5G其他應用場景的技術標準陸續開始制定。眼下,正是相關參與方積極完善技術,團結盟友,爭取自己最大份額的關鍵時刻。再加上還有中美貿易談判的大背景,這個關鍵節點上忽然爆出中國陣營內部不和的大新聞,實在是有點蹊蹺。

再比如,5G標準本身就是專業的通信技術話題,突然之間很多普通網友都變成了技術專家,滿嘴的數據信道、控制信道、長碼短碼。一些平時根本不討論技術的人,突然變得通熟技術。這是不是有點太奇怪了?有參加會議專家稱,有關5G的每次會議也有記錄可查。當然,會議紀要是全英文的,而且動輒數萬字之多。這就給一些人斷章取義、製造事端,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可以看出,事情並不像網上所說的那樣簡單,非常可能是有人在5G標準制定的關鍵時刻,故意出來散布一些不利於中國陣營團結的言論。

此前,去年以來一直在5G推進步伐上十分積極、被譽為「5G先鋒」的中興通訊忽然受到了美國禁運,公司運營陷入休克狀態,美國政府在禁運中興、制裁華為之後,也把聯想納入間諜嫌疑名單。在人們還在猜想美國要如何對中國陣營如何下手的時候,那麼「5G投票」風波對於美國來說來得恰到好處!

從以上可以看出,聯想「5G投票」風波的背後認真思考起來,還真讓人有點感到奇怪。

5G需要大合作

據記者了解,國家高層對於5G的發展態度是積極的、開放的,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5G標準不僅是全球移動通信界的願景,也是中國各方的共識。我們希望激勵國內企業積极參与5G技術研發,並向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5G標準貢獻創新成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我們一直強調的是「5G需要大合作」。

全球5G標準的統一需要合力,在全球一盤棋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公司想要「碾壓」對手,形成「一家獨大」都是不可能的。要形成一個統一5G標準,既需要有關各方既要貢獻最新研發成果,又要儘可能團結大多數,甚至必要時尋求適當合作妥協。需要提醒的是,在信息通信業最核心的技術領域,中國企業的原始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在5G全球標準的推進中,中國公司能盡量多貢獻自己的創新成果,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儘可能多擁有一些話語權,就是最大的勝利。

無論是華為,或者是聯想,都是中國企業的傑出代表,都為中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沒有他們,我們可能至今還在使用著上萬元一台的PC機和大哥大,至於啥微信社交、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酷炫體驗可能還無從談起。尤其是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幾乎沒有其他企業可以與它們比肩。我們不能因為眼下華為業務發展快一些,聯想處於調整期,就任憑一些網路噴子肆意往聯想身上潑髒水。在聯想受到謠言困擾的時刻,華為發聲支援,已經說明聯想與華為並無芥蒂。因此,聯想肯定不會在投票中故意不去支持華為。5G大考在即,未來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還長著呢,我們需要攜手並進,關鍵時刻千萬不可自亂陣腳。

5G需要大合作,切不可凡事都用民粹主義的狹隘框框去套,那樣只能把我們逼到閉關鎖國的牛角尖里去。

轉載自:人民郵電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監管風暴席捲互聯網內容領域 專家:不能用流量換法律
移動端漫畫出海項目WebComics獲險峰長青和梅花天使領投

TAG:李大嘴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