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家螈,萌萌噠

皇家螈,萌萌噠

史前神獸??(引自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熱播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跌宕起伏的劇情引起了人們對考古工作的熱情,細心的你是否注意到九層妖塔一段中出現的全身通紅的怪獸,也就是隊中教授所說的早該滅絕的史前霸王蠑螈。

拋去龐大的體型,憨態可掬的它是不是還有點可愛呢?

今天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已經滅絕的體型較小的蠑螈-圍場皇家螈。

相比於史前霸王蠑螈,皇家螈可以用「萌萌噠」來形容,它是一類體長小於25厘米的有尾兩棲類。產自河北省圍場縣早白堊世,化石標本現存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先來認識一下標本本尊)

圍場皇家螈背視圖

「圍場」和「螈」不得不說的秘密:「洋氣」的名字

圍場即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始設木蘭圍場,而後每年秋季在此舉行圍獵活動,成為舊時專供皇帝貴族打獵的地方。科學家們就在此處「捕獵」到一億多年前的蠑螈標本,因而將其命名為圍場皇家螈。

來點「暴力」料:蠑螈如何捕食獵物?

蠑螈有水生,半水生和陸生三種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習性有不同的捕食方式。陸生蠑螈是舌伸式(tongueprojection),即將舌器伸出口腔,用沾滿黏液的舌器將獵物粘住,而後舌器返回口腔完成捕食過程。水生蠑螈是吸咬式(suction feeding),即通過快速出擊將獵物咬住,而後吞咽完成捕食。半水生蠑螈則根據不同的生活方式改變捕食方式。成年的圍場皇家螈保存了三對外鰓、兩對平行骨化的下鰓骨、幼型的翼骨,這些特徵均指示皇家螈是水生蠑螈。它的捕食方式應是吸咬式,不同於「史前霸王蠑螈」。

成年皇家螈----「吐泡泡」

新的研究依據形態學特徵對皇家螈生態環境進行復原,皇家螈的幼年個體中保留三對外鰓,鰓絲濃密,具有高的尾鰭,生活在水深相對較深的水域,靠鰓呼吸。向成年轉變過程中,外鰓退化,尾鰭減低,生活在水深較淺的水域,可將頭伸出水面用口腔換氣。此外,化石記錄顯示,成年圍場皇家螈保存了骨化的腕跗骨,表明其四肢具有較強支撐能力。

圍場皇家螈生活場景復原圖

該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資助。

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成功研製發射四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科研人員發現二維硼烯本徵電阻的統一標度率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