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心,特朗普在下一盤中東大棋局

小心,特朗普在下一盤中東大棋局

這幾天,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中東緊張局勢日益加劇。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正式在耶路撒冷開館,可能進一步激化原本動蕩不安的地區局勢。

以色列民眾在 「哭牆」祈禱,感謝美國退出伊核、搬遷大使館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退出伊核、搬大使館,特朗普政府並不是在瞎折騰,均是事出有因,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布局。正如美國駐以色列大使戴維·弗里德曼(原特朗普競選顧問、律師)所言,「特朗普關於中東的這幾個決定,可以視為維護美國利益以及踐行競選時的承諾」。在他眼中,特朗普是「特靠譜」、「特守承諾」。

確實,回顧特朗普當選時的一系列言論,不難看出端倪。特朗普在去年1月20日就職儀式演說中,就已經非常直截了當地表明執政思路:「從這一天開始,我們的國家將擁有新的遠景。從這一天開始,只有美國優先,美國第一。每一個關於貿易、關於稅收、關於移民、關於外交的決定,都會為了美國工人和美國家庭的利益而做出。」

從經濟角度來看,石油等國際能源價格和美國經濟戰略息息相關,美國對伊朗重啟經濟制裁,必將造成國際石油供應不穩,石油、天然氣價格很可能上漲。這將刺激美國國內的消費和生產增長,促進美國經濟繁榮。

外交方面,退出伊核表明中東依舊是美國外交的重心之一,美國仍是中東最大的域外影響因素。

奧巴馬時期,把「亞太再平衡」戰略列為美國的戰略重心,在中東實際上呈收縮態勢。在特朗普眼中,這屬於戰略判斷失誤,戰略重心東移導致美國在中東的主導權縮小,美國利益沒有得到保證。特朗普政府遵循「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讓美國再次驕傲、讓美國再次安全」的理念,大幅調整了奧巴馬的中東政策。

伊朗日前爆發了反美大遊行

施壓與制裁是特朗普政府的一大外交法寶。在特朗普的核心幕僚眼中,施加壓力才是改變伊朗的唯一關鍵: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出於對美國軍事力量的「恐懼」,伊朗在當年10月終止了濃縮鈾活動,不久後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而在2013年,正是由於美國主導了連續幾年的嚴厲制裁,迫使伊朗回到了談判桌前簽署了伊核協議。此次退出伊核,美國則希望消除伊朗彈道導彈計劃的威脅、阻止伊朗支持「恐怖主義」和在中東的「破壞活動」。

美國試圖重奪敘利亞問題主導權,加緊與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博弈。由於在敘利亞戰場上,大量的伊朗「志願軍」一度成為主力,將反對派打得節節敗退,力助阿薩德政權起死回生,乃至取得了近乎徹底的勝利。俄羅斯則繼續保留了駐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加強了在地中海的長期軍事存在。美國寄希望於通過制裁伊朗,逼迫其在敘利亞戰場收縮力量,從而削弱阿薩德政權,打擊俄羅斯不斷伸長的地緣政治「觸手」。

特朗普已經延緩了在敘利亞預定的撤軍步伐,美軍特種部隊共有2000人左右仍繼續駐紮在敘利亞。同時,特朗普正推動組建「阿拉伯聯軍」,力推讓這支聯軍進駐敘利亞,目前已經得到了埃及和沙特等國的積極響應。若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下退出敘利亞,美國主導的力量將逐步在敘利亞佔上風。

以色列軍隊在敘利亞邊界戒備森嚴

圖片來自路透社

退出核協議、制裁伊朗,也是給以色列和沙特這兩個美國盟友吃一顆定心丸:跟著老大混,有肉吃。以色列忌憚伊朗在敘利亞、黎巴嫩的軍事布局,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打擊伊朗的戰略擴張。沙特主導的聯軍在葉門正戰事吃緊,很大原因是葉門胡塞武裝背後有伊朗的幫助。同時,沙特的領導階層極為樂見石油價格反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沙特立即宣布石油增產,扭轉沙特這兩年因國際油價下跌、收入大減的經濟嚴峻局面。

歐盟是伊朗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圖片來自BBC

實際上,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以色列、沙特的領導層,目前都不能高興得太早。想要順利實施對伊朗的制裁,美國必須獲得歐洲的大力合作,否則只是紙上談兵。歐盟是伊朗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雖然此前英國、法國配合美國在敘利亞發動聯合導彈襲擊,然而此次退出伊核讓歐洲企業很「受傷」,經濟利益大幅受損,制裁伊朗很難得到歐洲的全力支持。

此外,中東的動蕩局勢所帶來的難民潮和恐怖主義擴散,將直接威脅歐洲國家的安全,這是歐洲所不願意看到的。歐盟目前正積極與美國進行對話,在堅決捍衛伊核協議同時,試圖與美國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

伊朗目前已確認將繼續堅持伊核協議

可以確定的是,當前形勢下伊朗對外擴張的戰略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伊朗已經確認將繼續維持伊核協議,預測其下一步很可能減少導彈開發、在敘利亞、葉門戰場做出一定的戰略收縮,以換取美國減輕制裁。如果伊朗繼續擴張,後果將是美國壓迫歐洲一道對其實施嚴厲制裁,造成伊朗國內政局動蕩或加劇。退一步講,若伊朗最後不得已重啟濃縮鈾項目,即重啟核武計劃,後果將是沙特也尋求核武器,以及以色列、美國等對伊朗的軍事打擊,這對伊朗將是一場災難。

美朝「特金會」將於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

雖然特朗普政府讓美國一時間成了大贏家,然而退出伊核這種強調「實力外交」的舉措,對朝鮮核問題以及即將到來的特朗普-金正恩會談,是一把不折不扣的雙刃劍:要麼換來朝鮮政權的大幅轉變與讓步,要麼會令朝鮮堅定決心以實際已擁核來繼續抗衡。對國際社會而言,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要更加小心其「一意孤行」,提防其用實力來顛覆既有的規則。

局座召忠

微信號:zhangzhaozhong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召忠 的精彩文章:

美國的軍事革命結出碩果:精確制導武器形成巨大遠程精確打擊力量!
美國和印度在同一天摔了直升機,好擔心阿帕奇……

TAG:張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