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體工程學在兒童用品設計中的應用

人體工程學在兒童用品設計中的應用

近幾年中國兒童用品市場每年在以12.4%的速度遞增,隨著人們對兒童早期教育培養日益關注, 投入不斷增加,這個龐大的市場份額無疑是吸引著眾多的兒童用品生產者。兒童產品最核心的要素是技術,還要有創新,但在創新的同時,往往有些因素一直被現在的兒童用品生產企業所忽視。

一是唯美。所謂唯美,就是產品的設計一定是美的、人性化的、童趣的。

二是唯深。兒童產品從材質到零件要類型化,在類型里找到核心的東西,比如怎麼超越,怎麼創新。

三是人體工程學的設計。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去考慮,產品要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特別是啟智類用品,既要考慮兒童玩的天性,也不要教條化,力求做到人—機一環境的和諧完美。

一、當下兒童用品的特徵

目前兒童用品市場上花樣繁多,甚至是新奇古怪,但是還沒有哪個如雷貫耳的知名品牌引領童具市場,絕大部分產品來自於中小型企業,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先不說是否達到兒童使用的標準,就從安全形度來說,很多產品未能通過國 家質監總局的檢查。

大多數的兒童用品外觀花哨,沒有一定的實際內涵,且存在著安全隱患。在設計水平上,我困目前的玩具設計大部分是模仿照抄,當然,這與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以及社會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制約兒童用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其實兒童用品注重外觀是根據消費對象的特殊性決定的,本身無可厚非,但兒童是一個容易受傷害的群體,若挖空心思一味追求外觀,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則 顯然不可取。所以開發啟智類兒童用品來充實和凈化兒童用品市場是迫在眉睫。

二、兒童用品隨著人體工程學的不斷優化

如何讓我們的兒童用品設計圍繞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需求來展開,產品和環境的設計如何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就要依賴人體工程學這一科學理論來做強大的支持後盾。

說起兒童用品,很多人都要把它與玩具聯繫在一起,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是一些哄哄小孩子的不值錢的玩意兒,它可有可無。但是,玩玩具是兒童最平常的日常活動,也是兒童最喜歡的一項活動之一,這些物品將成為他們兒童時期的一部沒有文字的教科書。兒童用品在適應這種變化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價值,它已不僅僅是提供玩樂的物品,而是逐步形成一個專業的體系,專為兒童提供的專用物品。它是開發兒童智力、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工具,嬰幼兒通過這些物品認識周圍陌生的世界。

為了使兒童產品的設計立於成功的舞台,在設計中對人體工程學的運用成為一件制勝的法寶。人體工程學是研究「人一 機一環境」系統中人、機、環境三大要素之間的關係,它首先是一種理念,把使用產品的「人」作為產品設計的出發點, 要求產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圍繞人的生理、心理 特點來設計;然後是一系列的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其知識基礎來源於工程心理學、預防醫學、技術美學、人體測量學等,然後是整理形成的設計技術,包括設計準則、標準、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等;

這些設計技術再和特定領域的其他設計技術及製造技術相結合,就形成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產品,這些產品讓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使用和享受著它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我們在兒童用品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人機的目的就是要為兒童用品設計提供依據。

在玩具的開發設計中,準確的將兒童用品的功能性、安全性、遊戲性及形態結構這四個主要的要素給予明確的定位:

1 功能性

是指兒童用品所具備的使用價值,一般利用外觀造型、色彩、工藝技術來加以實現。一直以來我國都給予教育很大的關注和投入,再加上現在家庭中獨多為生子女,家長的期望值高,因而各類高檔益智啟蒙類的兒童用品較為受寵,如兒童早教機等。

2 安全性

是家長在選擇玩具時考慮最多的一個要素。由於兒童自我保護能力較弱、易受 傷害,因而在兒童用品的安全性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幾面:首先,兒童玩具的材料要具有無毒性;其次是外型結構要圓滑無尖銳形態;第三結構要合理、牢固。

3 遊戲性

是指兒童用品中的玩具類,兒童的注意力和興趣容易轉移,他們充滿著好奇心,獨特、新穎的「玩」法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和激發他們的興趣,並能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想像力。

4 形態結構

是指玩具的外觀造型和內部結構。兒童玩具的形態一定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美觀大方的造型、獨特新穎的結構,有利於兒童高尚審美情趣的培養。

三、在兒童用品中體現人體工程學的優越性

所謂兒童用品:

意為無論是從功能或是形式而言,一種專為兒童設計生產的專用物品。兒童用品的設計中更加強調人體工程學的理念。例如,最能從外觀上一目了然的人機運用, 從兒童身材考慮人體尺度參數,應用人體測量學、人體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針對兒童身體結構特徵和肌能特徵進行研究,提供人體各部分的尺寸、體重、體表面積、比重、重心以及身體各部分在活動時相互關係和可及範圍等身體結構特徵參數。

+

提供身體各部分的發力範圍、活動範圍、動作速度、頻率、重心變化以及動作時慣性等動態參數分析兒童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及肢體感覺器官的肌能特徵,分析兒童在使用物品中生理變化、能量消耗、疲勞程度以及對其負荷的適慮能力,探討兒童在此使用中所產生的影響心理狀態的因素等。人體工程學的研究,為優化兒童產品設計提供了兒童身體結構尺度,生理尺度和心理尺度等數據,這些數據可有效地運用到兒童產品設計中去。

究竟什麼樣的兒童產品需要人體工程學的理論指導呢?

在設計上又如何表現,才能成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產品呢?從兒童用品這一範疇來看,大壘滑滑梯、電動汽車、翹翹板等娛樂器具,小至魔方、蠟筆以及盆、杯、碗筷之類各種生產與生活所創造的「物」,在設計和製造時都必須把「人的因素」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來考慮。

作為一個兒童用品的開發設計者

首先要明確兒童用品的性質與特點,然後再根據了解的情況進行人機分析和研究,適當的時候,還有進行小範圍的試用,反饋調查以獲得更好效果。啟智類用品,通過其直觀化、形象化的教育以及兒童身體力行的參與,可使兒童開闊眼界、增進智力、加快體質的發展,培養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促使良好性格的完善。同時兒童因年齡、性別、性格、環境、喜好的不同,這些用品也應有著不同的區別。

這就要求我們的童具設計人員,切實把握以使用產品的「人」作為產品設計的出發點, 並照顧到各個單獨的個體,力求滿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因此,兒童用品不應單一刻板,而是要具有不同性能,如安全性、適齡性、啟發性、娛樂性、生動性、激勵性、藝術性等特點,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寓教於樂、健康成長」。

四、兒童啟智類用品——玩與學的結合

兒童時期是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長發育的時期,是一個生長特別旺盛的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是可塑性最人的時期,因而一件好的益智類兒童用品能夠促進思維,從玩中獲得經驗和知識。具體的設計常有:

1.主題設計:

即有目的、有計劃地針對某一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需要,或針對某一特定的消費群體,開發設計適合要求的玩具。如兒童在3~4歲期間,是最愛模仿的時期,也是進行語言教育的最佳時期。一些炊具、家庭 用品、醫藥用具等模型娛樂用品,可讓兒童在「過家家」、當「醫生」的角色遊戲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一些情節和內容。

2.功能整合設計:

即一項具有多種功能,使其一物多用或長時間使用的物品。兒童隨年齡的增長,興趣會不斷轉移,功能單一的物品會很快讓孩子失去興趣,造成浪費。功能整合設計可以使兒童器具內容豐富,玩法多變,延長其使用壽命,並能多方位地培養兒童的智力。如:拆裝組合型物品、具有可識字看圖,聽故事等多功能的兒童早教機等。

3.推陳出新設計:

中國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在兒童用品的設計上,歷史上和民間都有許多構思奇巧、形態各異、充滿東方智慧的物品,只因時代的變遷,它們或因材料簡單、或因「玩」法落伍、或凶形態粗糙、或因包裝陳舊、或凼生 產技術落後而漸漸被人遺忘。

但只要對它們稍加改造,注入時代概念,重新組合、設計、包裝,它們必將重放異彩。如:七巧板、孔明燈、九連環等,可以在材料料、形態、色彩等方面進行革新設計,創造新的具有東方色彩的兒童用品。

4.系列化設計:

即要求在設計中,不能把兒童用品看作一個孤立的小產品來設計,要有系統概念。首先要考慮隨兒童的成長而不斷調整的配套設計;其次要能從室內到戶外隨環境變化的系列產品;另外要能從玩到學的縱深系列設計。更可將三者整合,使玩具開發設計具有接體性、系列性。如一些既有娛樂性又有實用價值的兒童傢具設計等。

五、小結

兒童用品的開發設計是一個極具潛力與魅力的設計,當然它因所服務的對象的特殊性,要求設計人員結合先進的技術和獨特的設計方法和人機理論依據,去完善設計。並且他還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主觀上家長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客觀上孩子在不斷的長大,他們的興趣也在不斷變化,不同的成長時期,也就需要不同的兒童用品,因此會有很多未知空間等待著我們的開發。

一個好的兒童用品設計是可以涵蓋形態和人機因素的,產品的外形一樣也可以有機會作人機上的發揮。除了一般的大眾消費品之外,專為特殊族群(兒童)所設計的產品在人體工程學上也有更多的考慮。只要能把握兒童的心理與行為特徵,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利用各種設計方法,並在設計中注入時代的文化內涵和中國特色的藝術內涵,兒童用品設計才能走上專業化的道路。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理解兒童的內在感受和表現,這是在設計兒童用品中一再強調的,也是人體工程學中的首要—「設計以人為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