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媒介審判」是什麼?

「媒介審判」是什麼?

今天為大家科普媒介審判」。

「媒介審判」一詞發端於美國,由「報紙審判」演變而來。我國學者魏永征認為,「媒介審判」是指新聞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搶先對涉案人員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勝訴或敗訴等結論,「媒介審判」是對法院的審判權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權利的雙重侵犯。新聞學界則認為媒介審判是媒體角色的越位或錯位,這種情形往往和新聞炒作有關,形成的輿論、氛圍會影響司法公正地進行審判。

隨著媒體的不斷發展,媒體在社會中承擔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媒體在進行社會監督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度監督的現象。比如近年來,很多案件在法院尚未開庭審理之前,媒體就進行大量帶有主觀色彩的報道,用「罪犯」「殺人犯」等定性辭彙描繪當事人,尤其以微博、微信等平台為代表的自媒體,由於其自身互動性強,即時傳播,波及範圍廣等特點,在熱點事件中能發揮強大的信息傳播和輿論功能,由此引發了公眾強烈的反響,這種不可忽視的民意給法官、案件審理人和陪審員施加了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危及了司法獨立。

所以「媒介審判」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有:媒介審判在很大程度上對司法的獨立性與公正性產生干擾;媒介審判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客觀性產生干擾。

當然「媒介審判」對社會也有積極影響:網路媒體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專橫的可能性有所降低,而新聞媒體與社會輿論的參與使得司法過程更具有公開性與透明性,對司法過程起到監督作用;在新媒體背景下,普通公眾也更重視社會信息的公開程度,而網路這種形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公眾對司法過程行使相應的監督權利,網路輿論的介入能夠讓司法審判的結果更加公證,審判的過程更加快速。

今天的知識點對您是否有所啟發?你還想了解什麼專有名詞,歡迎評論區留言~

— [ THE END ] —

歡迎添加清博小清微信:qingbozhishu001,備註「自媒體,拉群」,便可進群。歡迎加入清博自媒體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的外部特性背後,是無處安放的個人隱私
曾遭校園暴力,兩度割腕現流浪街頭,成龍19歲女兒經歷了什麼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