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冰火兩重天」!藝術品拍賣市場如何蛻變

「冰火兩重天」!藝術品拍賣市場如何蛻變

藝術品拍賣行業發展「減量增質」,會形成一個愈加成熟穩健的市場。大型拍賣公司更加具有國際視野,優質發展;中小公司向專業化轉型升級,適應行業新格局;市場將會提供更多層次拍品,滿足不同買家群體的需求——

自1992年中國首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開拍以來,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可謂一路高歌猛進,高潮不斷,特別是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拍賣市場成交量出現爆髮式增長。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為225億元人民幣,2010年上升至573億元人民幣,2011年則高達968億元人民幣。

隨後,市場驟然「遇冷」。2016年全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僅350億元人民幣。雖然2017年成交額與2016年相比增長11.76%,但上拍場次與拍品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縮減。

冰火兩重天的走勢,意味著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正進入深度調整期。一方面,包括書畫、瓷器等頂級珍品頻頻拍出「天價」,市場極度熱捧;另一方面,優質拍品徵集困難,普通藏品鮮有人問津,導致不少中小拍賣公司直接歇拍、停拍,面臨轉型困境。資深從業人士坦言,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在經歷井噴後,由於藏家手裡的藝術品難以兌現預期價值,中小拍賣公司徵集貨品更加不易,很多已經歇拍甚至退出市場,隨著買家的鑒賞能力和收藏方向不斷成熟,藝術品拍賣市場也將日益回歸理性。

行業兩極分化加速

據了解,近兩年,北京400餘家拍賣公司超過一半處在歇拍狀態。一位小型拍賣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小拍賣公司為獲取優勢拍品,很多選擇降低傭金的方式來爭奪資源,這直接導致了公司利潤不斷降低。更為棘手的是,舉行拍賣會的場地租金、人力、宣傳等費用卻在持續增長,如此惡性循環,舉辦拍賣會是辦一場賠一場,歇拍、停拍皆是無奈之舉。

相比之下,大型知名拍賣公司卻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以剛剛過去的2018年香港春拍為例,保利香港推出了超過1200件拍品,拍前總估價逾9億港元,包括多位亞洲藝術家的博物館級作品,油畫拍品估值2億多港元,涵蓋朱沅芷、草間彌生、趙無極、吳冠中等藝術家名作。同時,中國嘉德(香港)也為此次春拍提供了總估值4.4億港元的拍品,其中,特設專場「春和——亞洲重要私人珍藏」由三個亞洲私人珍藏專題組成,包含70餘幅黎雄才山水等畫作,頗具規模,各路藏家競相追捧。

對此,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陽樹英認為,市場對於高價位藝術品的追捧熱度不減,拍賣品向更高端集中。近幾年,整個市場50%成交額由大的藝術品貢獻,同時大型拍賣行也相對容易徵集到高精尖的藝術品。「伴隨資金和藏家日漸理性,大家更願意出高價去購買質量頂級、來源清晰、具有學術價值的,或是未曾露面的珍品,成交價格更是在億元級基礎上被不斷刷新。但是,中檔拍品則遭遇價位尷尬甚至流拍,行業兩極分化加速演變。」

網路競拍成新平台

與此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在線支付平台的興起,在線拍賣等新興藝術品交易形式已然走向前台。

據悉,除了雅昌在線拍、藝典中國、大咖拍賣等在線藝術品競拍平台爭奪線上市場份額,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廣東崇正等線下拍行也已加入網路競拍隊伍。此外,還有京東、蘇寧、阿里巴巴等電商企業直接開闢了藝術品拍賣專區。

事實上,線上藝術品交易准入門檻低、消費頻率高、跨境交易便利等優點,無疑給中小拍賣公司轉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嘗試。中華收藏網總裁龔經強表示,中小拍賣公司與大眾電商平台對接是一種趨勢,電商開通拍賣頻道很容易,但是在交易規則、運營管理等方面如果了解不深就很難運轉,雙方對接可以相互促進。

對買家而言,究竟該如何參與線上競拍呢?舉個例子,很多線上拍賣活動,只需按照相應的流程,在線申請競買資格,在指定時間登錄拍賣平台,在線競價即可。線上平台會展出所有拍品的詳細信息,供消費者事先了解。這大大突破了拍賣的地域限制,還節省了會場拍賣預展和展賣所需花費的人工和場地成本。

「網路拍賣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這種模式讓多方受益。」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對於拍賣行而言,場租費、招待費、廣告推廣費等大幅降低,且效率提高,便於擴充服務範圍;對於買家來說,省時省力,免去「趕場」的煩惱,節約時間、交通、住宿等諸多成本,且線上競拍支付保證金也較低;同時,網拍買家據調查多為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80後」,他們作為新一代藏家,對藝術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這也將促進藝術品市場價格進一步趨於理性。

未來市場成熟可期

毫無疑問,行業發展「減量增質」,會形成一個愈加成熟穩健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大型拍賣公司更加趨於國際視野,優質發展;中小公司可以向專業化轉型升級,適應行業新格局;市場將會提供更多層次的拍品,滿足不同買家群體的需求。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春季拍賣成交額和成交量均呈上升趨勢,成交額增速預計超過12%。

此外,在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的紀錄誕生,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以9.315億元人民幣成交,中國藝術品首次突破1億美元。據透露,當時約十人辦理了競買該幅作品的特殊號牌,這些藏家基本來自國內,並且多數籌建了民營美術館。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一些備受矚目的民營美術館紛紛開業。包括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創辦的松美術館在北京順義正式開館,蘇寧集團旗下的蘇寧藝術館在上海落成。不難發現,最近幾年的藝術品頂端市場被企業家爭奪,在很大程度上是美術館鎮館之寶的需求。

當下,拍賣場上的買家群體正在悄然生變。近兩年的頂級拍品,尤其是館藏級藝術精品的流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收藏家,而是企業和機構。業內人士表示,企業收藏藝術品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文化品位,同時也是一種資產配置模式。可以說,企業家或是企業收藏撐起了近幾年中國藝術品的高端市場,他們也將是未來驅動藝術拍賣市場的強勁力量。

(責編:李丹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神州數碼」系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大數據、雲計算能力引關注
收藏!習主席兩會閉幕講話金句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