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夜晚最好別帶孩子出門,別再說老人迷信,這幾件事媽媽要知道

夜晚最好別帶孩子出門,別再說老人迷信,這幾件事媽媽要知道

天越來越暖和了,在家裡坐著悶熱,吃完晚飯就想著帶孩子出去溜達。可是婆婆卻說:晚上可不能帶孩子出門,小孩眼睛凈,容易看到不幹凈的東西。小孩容易晚上嚇到,那可就不好了。我覺得簡直太迷信了吧,這都什麼年代了,哪還有什麼鬼啊神啊的,就跟閨蜜微信吐槽這件事。


孩子晚上出行,哭鬧不休,並非迷信

誰知道閨蜜不但沒有和我一起嘲笑婆婆,竟然還說:你聽老人說的話就對了,我姑娘六個多月的時候有一次晚上出去玩就被嚇到了。半夜總是哇哇大哭,怎麼哄都不好,我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真是過了好久,寶寶才好,有時候也得相信點迷信。

我有點半信半疑,後來打聽了兒保科的專家。專家說:如果孩子晚上睡不好,總是大哭,很可能是餓了、渴了、尿濕了或者做噩夢了。可以摸摸他的頭,如果有汗,有可能就是缺鈣了,要白天多帶孩子曬太陽。我覺得還是專家分析的有道理,她還跟我說了孩子晚上最好不要出去,其實還有別的原因。


  一、天黑出門不安全

現在雖然是和平社會,但還是有很多不法分子干起了「人販子」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電視上也總演人販子合夥搶孩子的事。所以,最好不要帶著孩子去人少的地方,尤其黑天,就更不好防備了。黑天人的視線都不好,不好觀察周圍環境,如果突然出現說明人,自己來不及反應。尤其不能獨自帶孩子出門。


  二、寶寶容易感冒

即使天氣暖和了,但小寶寶六個月以後的抵抗力還是比較脆弱,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著涼。如果外出,一定要披一件衣服,帶個小帽子,如果孩子生病就得不償失了。孩子一生病,不僅影響寶寶食慾,還會哭鬧不停,大人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三、錯過孩子最佳睡眠時期

孩子生長高峰期是晚上9點到凌晨一點,所以一些育兒專家都提倡讓孩子九點前入睡,如果外出打破了孩子的生物鐘,還會錯過最佳睡眠黃金期,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黑天出門,回來太晚就會影響孩子的休息,她自然不會高興了,有時候還會哭鬧不休。

所以,沒什麼重要的事,天黑以後還是不要帶寶寶出門了,在家給寶寶放放音樂、講講故事對寶寶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早班車 的精彩文章:

想要二胎的家庭,除了「錢關」難過,這三種情況也要考慮好再決定
開春了就要給孩子光屁股?婆婆的小心思,讓寶媽太無奈!

TAG:育兒早班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