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 能夠預測下一個三天 12 億票房的《復仇者聯盟 3》嗎?

AI 能夠預測下一個三天 12 億票房的《復仇者聯盟 3》嗎?

可以。但製作出這樣的電影,還得靠「人」。

有的電影註定能賺足觀眾的眼球。《復仇者聯盟 3:無限戰爭》,北美首周末票房為 2.479 億美元,打破北美票房紀錄,讓漫威母公司迪士尼賺得盆滿缽滿。不是每部電影都像漫威大片一樣有十年的積累,十八部起承轉合的電影所積攢的觀眾口碑,單單憑藉這一點,迪士尼在電影上映之前就對票房有了足夠的自信。其他電影公司雖然想趕超迪士尼,卻沒法預判他們即將上映的電影是否也能製造出同樣巨大的聲勢。


AI 加持,票房預測並非不可能

機器學習無處不在,人工智慧也不僅存在於斯皮爾伯格和庫布里克合作的科幻電影中。亞馬遜能預判到你可能需要衛生紙,Netflix 能預測出你下一部想看的美劇,那麼好萊塢也可以利用 AI 技術預測下一部熱賣的電影,或者至少提高它成為大片的機會。實際上,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研究預測票房的演算法。但是演算法和人工,誰更能判斷出票房冠軍,尚未有答案。

Clearlink 是一家通過機器學習幫助公司客戶了解消費者行為的公司,其數據研究負責人 Landon Starr 表示:「多虧了神經網路,電影製作人得以獲得以前的票房數據,從而能更好地了解電影愛好者的喜好。儘管這項技術尚不成熟,但是 AI 預測會比過去的人工計算更強大。」

畢竟 AI 的發展太迅速了。Vault,於 2015 年創立的以色列公司,基於過去 30 年的票房數據研究神經網路演算法,憑藉資料庫里接近 40 萬個電影劇本特徵,還有電影預算和觀眾側寫等數據,來預估電影首周末的上映表現。雖然是創業公司,但是創始人 David Stiff 告訴《財富》,75% 的預測都很接近電影實際的票房成績。

Scriptbook 也運用了類似的方法,利用其 AI 平台根據電影劇本來預測電影能否大賣。這個位於安特衛普的創業公司,分析了 2015 至 2016 期間上映的 62 部電影,並成功地對其中 52 部做出了判斷:30 部電影盈利,22 部電影虧損。

受 Netflix 的推送系統影響,位於波士頓的公司 Pilot 把即將上映的電影項目和過去三十年電影信息數據進行對比,通過分析演員陣容、導演、編劇、預算、情節梗概等變數,預測出首周末票房收入和美國國內全部票房收入。Pilot 表示公布結果兩年後,票房預測準確率達到 70%;電影預告片首次發布後的票房收入預測準確率達到 80%。不看電影,只單單從數據分析得到這樣的結果,Pilot 的表現還不賴。

過去的好萊塢只相信自己的「直覺」,因此很多類似 Clearlink,Vault,Pilot 的數據分析公司都想讓好萊塢見識自己的厲害,但是並非只有「外行人」才會想出利用 AI 技術「製造」出大片的辦法。當大部分電影工作室還停留在傳統的宣傳方法——廣告牌、電視廣告、明星路演的時候,「內行人」——一家電影製作公司也依靠大數據手段改進營銷宣傳方式,更準確地觸及到電影的受眾。

這家公司就是傳奇影業,曾經製作了《哥斯拉》和《魔獸》,2013 年迎來了新的首席分析官 Matthew Marolda。Matthew Marolda 利用他在體育分析和市場營銷領域的背景經驗,堅決地表示傳奇影業沒有搜集到潛在用戶的正確數據,而更加精準的信息能幫助傳奇影業在眾多使用傳統營銷手段的電影公司中脫穎而出。

Marolda 說:「我們建立了數十個 AI 工具,通過市場營銷手段來改善電影前景。這些工具的功能覆蓋很廣,從提升觀眾的購票可能性,到掌握最利於傳播的視覺展示效果來決定製作什麼樣的預告片和宣傳圖,優化媒體組合,讓每一次的宣傳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使其價值最大化。」

不同於以上幾家公司的做法,傳奇影業並不預測電影是否能成功,而是最大化地利用了電影製作過程中的成功經驗,用數據分析決定預告片的發布時間點和發布方式,如何給不同人群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明確電影愛好者最終會為哪部電影買單。不過目前為止,這些信息還沒有運用到電影的創作過程之中以迎合更多觀眾的口味,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傳奇影業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說到底,AI 只是輔助,「以人為本」才是電影成功的秘訣

當我們談及 AI、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大數據的時候都忽略掉了電影製作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創造力。電影工作室想要出爆款,使電影盈利最大化,然而除了《復仇者聯盟 3》這樣毫無疑問能賺到錢的爆款,那些前景不明確的電影該怎麼辦?

值得一提的是,《復聯 3》也曾經是不被看好的電影之一。十年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飾演了漫畫中的一個二流角色,這樣的一部電影像是一場博弈,但是卻出人意料地紅了。現在漫威每年都推出一部新片,小羅伯特?唐尼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票房冠軍。Vault, Pilot, Scriptbook 哪一個公司預測到了這個結果?傳奇影業非常有針對性的市場營銷策略,會影響那些不是漫畫鐵粉的普通觀眾也去看《鋼鐵俠》嗎?

美國影院業主協會媒體研究的負責人 Phil Contrino 對 AI 持懷疑態度:「電影的成功與否,是非常依賴執行的。AI 可以在電影製作之前預測電影腳本、演員陣容和其他前期準備是否能給電影帶來成功。但是,不管預測結果怎樣,電影還是要依靠製作,好演員也能讓不被看好的電影翻盤。」

如果好萊塢想要通過 AI 和數據分析做些什麼,首先需要明白數據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誰來用,怎麼用。電影是受人啟發,由人創造,供人欣賞,這一切的一切,都圍繞著「人」。人工智慧只能作為輔助,「人」才真正不可替代。 

本文編譯自 Wired,原文標題為《Cou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edict the next avengers:Infinity War?》(http://kks.me/aApfS),作者 Scott Bay,有刪改。

責任編輯:克里斯

題圖來源:Marvel Studio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華為 P20/P20 Pro 評測:不只是手機拍照的里程碑,還是一部均衡優秀的安卓旗艦
預見未來——名爵 E/X-motion Concept 概念車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