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違約潮襲來!實體經濟告急!

違約潮襲來!實體經濟告急!

來源:JIC投資觀察

突然一聲驚雷,中國迎來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

原以為去桿杠擠泡沫,最受傷的是樓市,沒想到卻是實體經濟率先崩盤。

從2018年起,企業債務將排隊炸雷。一場關於千萬人命運的大震蕩開始了。

1、救命錢難找

與此同時,A股也被攪得滿目瘡痍。

一句話,救命錢越來越難找了。

2、輸血管都被拔掉

為什麼短短几個月內,就出現了如此密集的違約潮?

我們來看一張表就知道了:

債市:大量債券發行失敗,且融資成本不斷提高。截至5月8日,今年取消、推遲發行的各類債券累計已經達到304隻,包括了公司債、企業債、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個類型,涉及金額多達1839億元。

股市:IPO門檻提高,一過會就被斃的越來越多。根據央行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為1283億元,比起2017年的2596億元直接攔腰砍去一半,只相當於 2016年的45%。

定增的條件也越來越高。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年內定增預案的融資規模上限合計為1291.86億元,較2017年同期縮水532億元,較2016年同期縮水2443億元。

3、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一線樓市在堅挺,三四線城市房價還在慣性上漲。誰會率先崩盤?

只是突然一聲驚雷,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襲來。防控金融風險成為國家任務的重中之重,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推進,表外移表內,分業監管變混業監管……整個市場加速出清。

4、民營企業最受傷

如果國企還能依靠高貴血統優先從銀行拿錢,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則根本無路可走。這裡隨便摘抄一下卡爾?沃爾特的《紅色資本》:

在整個中國的金融體系中,銀行的借款成本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以此降低中國國有經濟成分的資金成本。

這就是中國實體經濟的真相。

5、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說了這麼多,這些到底與普通投資者有什麼關係?

受調控政策影響,不少中小房企現金流緊張。投資中小房企開發的房子一定要慎之又慎。避免錢交了,房子蓋到一半,開發商帶著小姨子跑路了。

主營業務不突出、盈利能力差,又是高槓桿高負債的民營企業,它們的債券盡量不要碰。

誰的高周轉口號喊的越響,誰的資金鏈就可能越緊張。對於這類企業的股票,你懂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旦金融匯 的精彩文章:

TAG:復旦金融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