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鬆口,中興迎轉機!是什麼使美國讓步?

特朗普鬆口,中興迎轉機!是什麼使美國讓步?

5月13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推特稱:我們正在為中興通訊提供一種快速恢復業務的途徑。中國(指中興)有太多的工作崗位流失,我已告知商務部要完成這項工作。

對此,中國外交部5月14日稱,中方高度讚賞美方有關中興通訊的表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透露,應美國政府邀請,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5月15日至19日赴美訪問。屆時,劉鶴將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的美方經濟團隊繼續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中興事件迎轉機

特朗普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最新發聲使得中興通訊有望恢復正常運營。

美國商務部4月16日宣布,對中國最大的通訊公司之一中興通訊實施為期七年、直至2025年的技術禁售令,期間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出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4月20日曾表示,美國制裁將使得公司立即進入休克狀態,「我堅決反對美國商務部做出這樣的決定,堅決反對不公平、不合理的處罰,更反對把貿易問題政治化」。

中興通訊於5月9日晚間透過香港交易所發布公告表示,受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激活拒絕令的影響,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已無法進行。

美國禁止向中興公司出口美國製造的零部件,佔中興公司製造無線基站、光纖網路和智能電話所需零部件的大約25%。根據湯森路透報道稱,中興通訊高層5月11日表示,中興去年向美國211家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合計超過23億美元。

中興通訊在全球各地僱傭約75000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是美國排名第四的智能手機供應商。

此外,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伊斯頓(Dave Eastburn)5月4日表示,華為和中興手機對美國的軍事人員、情報信息、軍事任務構成「不可接受」的安全風險。鑒於這個原因,美軍在美國本土和全球軍事基地的商店都不得繼續出售華為和中興手機。

5月13日,白宮副新聞秘書Lindsay Walters對特朗普的推文回應稱,特朗普總統的推文「凸顯出了美中兩國之間自由、公平、平衡、互惠經貿及投資關係的重要性。行政當局正與中國就中興以及其它雙邊關係問題進行接觸」。

在特朗普發推文稱將幫助中興通訊「快速恢復業務」後,周一亞市盤初,美國股指期貨漲約0.4%,美元指數跌0.15%。此前美元指數現跌0.14%,至92.39,稍早跌0.15%。標普500股指期貨漲0.3%,納指期貨漲0.4%,道瓊斯指數期貨漲0.38%。

中興通訊的供應商也集體反彈。Mobi Development Co.在香港市場上漲18%,Nextronics Engineering Corp.在台灣市場漲幅達8.5%,中富通在A股市場漲停。

讓步中國影響力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之前對於中興的禁令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性操作,是在貿易戰背景下小題大做的訛詐行為,是明顯的談判籌碼。因此,解除禁令對美國沒有任何難度,想要多快就有多快。

至於特朗普為何出現這樣的態度轉變,王軍認為,「這種態度的變化背後是雙方進行的談判,禁令是不讓美國企業給中興提供原材料,中興做產業鏈中下游,沒有上游晶元的供應,做不出來手機和其他通訊產品,無米下鍋。此次特朗普可能同意解除禁令,同意繼續供貨,這次態度轉變可能僅是『取保候審』,以觀後效。但未來中興的命運未必烏雲散盡,不排除還會被『秋後算賬』,所以難言徹底解除警報。」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發文時機微妙。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此次特朗普發布有關中興的推文,是在中國代表團赴美談判之前,效果是給中方赴美創造良好氣氛和環境。」

「如果特朗普有恃無恐,想掐住中國脖子,索取儘可能多的要價,現在不可能宣布這一決定,他會在後續的談判中用好用足這張牌。但在中國代表團赴美之前宣布,意味著美國自身也需要與中國達成妥協。」梅新育判斷。

梅新育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最初是相對單純的經貿爭端,但隨著時間推移,目前已經變成了日益全面的政治、經濟層面的博弈。如今半島風雲變幻、伊朗核協議問題未解,朝方領導人已經兩度來訪,而伊朗外長也剛訪華。美方不能不通盤考慮中國的影響。

「此外,特朗普也確實感受到了打擊中興對美國自身的損傷。中興的採購額中有不小的比例是來自美國,對中興發布禁令對美國高技術產業商譽打擊很大,目前已有一些歐洲的競爭對手試圖尋求美國之外的供貨來源,這實際上對中國晶元產業是長期利好。」梅新育表示。

王軍認為,目前中美貿易摩擦處於「戰略僵持」階段, 短期內的緩和非常有可能,因為這符合雙方的利益。但長期來看,中美經貿關係恐怕面臨歷史性轉折,發生實質性轉變,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記者 袁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金融報 的精彩文章:

澳優乳業發展猶存四大難題,聯姻「中信系」能否突出重圍?
誰在導演《後來的我們》退票大戲?

TAG: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