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展望2018:研究公司對中國和東南亞遊戲產業的16項預測

展望2018:研究公司對中國和東南亞遊戲產業的16項預測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手游和PC在線遊戲市場。預計到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的總收入將從2017年的270億美元增長到350億美元。

其次,東南亞地區的遊戲市場也在持續增長中,這一現象對當地開發商和發行商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兒。跨國公司和各國政府在該區域的投資將進一步推動這一增長。然而這個大市場中的各個國家存在文化差異,而各地區玩家的遊戲和消費習慣也不盡相同,這就意味著單一的方案沒有辦法在各國間暢通無阻。

本次報告涵蓋了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在內的主要亞洲市場。

預測一:中國市場的手游收入有望超越PC遊戲收入

近幾年來,中國的遊戲市場不斷變化,而手游產業一直是該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我們預計在2018年,中國的手游市場份額將會超越PC遊戲。根據本公司去年發布的「中國電子遊戲市場分析報告」顯示,直至2021年,手游業務將佔中國遊戲總收入的58%。

此外,中國地區的玩家總數將在2018年超過6.5億人,其中90%屬手遊玩家,40%同玩手游和PC遊戲。

預測二:帶有競技元素的手游和PC遊戲將進一步推動電競產業的發展

電子競技在2018年仍將是個熱門產業,這要歸功於《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等多款MOBA遊戲接連不斷的成功。我們認為PC電競的未來增長可能來自《守望先鋒》和《絕地求生:大逃殺》的電競聯賽,而去年掀起的吃雞熱潮也會在今年持續帶動手游電競的發展。

預測三:騰訊公司將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騰訊公司目前的遊戲收入佔中國PC和手游市場50%以上的份額。由於加大了對內部開發和IP授權的關注和投資,再加上其(通過自營社交APP)強有力的營銷和分銷策略,該公司的遊戲業務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我們預計騰訊公司將在2018年繼續坐擁「中國遊戲市場領跑者」的位置,不過為了做到這點,它將不得不繼續與網易公司抗衡,並想辦法避免被像阿里巴巴這樣的新晉對手搶佔市場份額。

預測四:中國監管部門會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

眾所周知,相關的規章制度一直都是中國遊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2017年也不例外。不久前,中國文化部加強了針對網路遊戲的防沉迷規定,致使騰訊公司在《王者榮耀》中加入了迄今為止最為嚴格的防沉迷系統,以達到防止未成年人過度遊戲的目的。

中國監管部門已經在2018年發布了多項公告,承諾要大力整治本國遊戲市場並確保所有在線遊戲公司遵守相關法規。

預測五:從PC移植到移動設備上的遊戲將繼續取得成功

「將PC遊戲移植到移動設備上」是2017年的主要趨勢之一。2016年間,iOS手游營收榜上的前10中有6款改編自PC遊戲,而在2017年,這個數字從6上升到了7。因此我們預計,今年會有更多同類遊戲獲得成功。

plants vs zombies(from gamedev)

預測六:「吃雞」品類會晉陞成為主流之一

《絕地求生:大逃殺》無疑是2017的年度熱門話題,這款遊戲的成功帶動了「吃雞類遊戲」市場。《絕地求生》的全球銷量突破了3000萬份,其中約有1000萬份出售給了中國用戶,而中國玩家對《絕地求生》的瘋狂熱愛也致使該國的應用商店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吃雞遊戲」。

騰訊公司搶佔了《絕地求生》在中國的獨家代理運營權,並宣布會有兩款同類手游與PC版同時發布。此前騰訊已經推出了一款自開發的「吃雞手游」,不過網易搶先一步在全球範圍內發行了《荒野行動》。我們預計,2018年將會有更多的「吃雞遊戲」在中國上市,而圍繞「吃雞手游」的一場「市場份額大戰」也會隨之展開。

預測七:中國遊戲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會有所提升

由於遊戲類型、故事、UI和語言等因素,中國製造的遊戲在國內表現一般比海外更好。但是,包括游族(Youzu)和智明星通(ELEX)在內的一些中國公司早前已經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致使多款中國遊戲在東南亞、日本、韓國、歐洲和美國榮登排行榜榜首。

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選擇與海外企業合作,意圖在中國境外大展宏圖,因此我們推測2018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遊戲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

預測八:VR開發者將繼續嘗試,AR更被看好

近幾年來,VR技術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VR遊戲產業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仍然有些碎片化。我們預計今年會有新的VR一體頭顯和更高規格、更低價格的VR硬體上市。

隨著2016年《Pokemon Go》的推出,AR技術闖入了大眾的視野。儘管該作並未在中國正式推出,但也有許多中國公司將這一元素加入到了自己開發的遊戲當中。

隨著谷歌ARCore和蘋果ARKit的發布,這一趨勢將持續到2018年。像網易這樣的中國大公司已經開始著手開發AR相關的遊戲和硬體了,我們將在今年看到VR和AR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預測九:在中國,正在增長的付費遊戲市場可能面臨風險

付費遊戲在中國一直是個小眾市場,但得益於Steam和騰訊WeGame等分銷平台,付費遊戲在2016和2017年間呈持續增長狀態。上述兩個分銷平台都支持中文語言、分區定價和本地支付功能,《守望先鋒》和《絕地求生:大逃殺》等超級熱門遊戲在中國上市,帶動了付費遊戲領域的強勁增長,而Steam在中國的用戶基數也比去年增長了一倍多。

2018年,我們將在中國市場上看到更多款付費遊戲,尤其是獨立遊戲。但同時我們也為類Steam的平台感到擔憂,因為加強監管也意味著相關政府部門可能會隨時停止這類平台在中國的營運。

預測十:泛娛樂IP的重要性會持續上升

(泛娛樂,指的是基於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絲經濟,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戶喜愛的事物。這一概念最早由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於2011年提出。)

在過去幾年中,「泛娛樂」一直是個不斷增長的趨勢。現在我們時常看到電子遊戲與電視節目、電影、書籍、漫畫等其他媒介捆綁到一起,網易於2016年推出的《陰陽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此我們推斷,這一趨勢會持續到2018年。

預測十一:H5小遊戲將為移動遊戲領域引入更多休閑玩家

HTML5遊戲的受歡迎程度日益增長,與此同時,它們也不斷將喜歡在電腦上玩網頁遊戲的休閑玩家吸引到移動遊戲領域。在中國,騰訊是這一趨勢的領頭羊,該公司的「微信小遊戲」項目已經看到了成功的跡象。(HTML5小遊戲無需下載,用戶可以直接點開來玩。)

預測十二:電競行業會出現一波招聘熱潮

隨著中國遊戲產業的持續增長,對人才和專業人員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我們認為中國遊戲產業對電競玩家、VR開發人員、調研和研發人員的需求將會高漲。

騰訊公司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有5萬人在從事電競領域的工作,但該行業還可以再容納21萬從業人員,此外我們預計,電競產業對非傳統遊戲角色(比如直播主持人和電競管理人員)的需求也會上升。

預測十三:在線和手機支付交易將會激增

隨著東南亞國家科技的飛速發展,2018年,金融科技也將在該地區實現騰飛。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亞洲玩家通過在線/手機支付來購買遊戲和遊戲內物品。

預測十四:東南亞市場將會成為主要投資目標之一

考慮到Sea, Ltd.和新加坡公司Razer(雷蛇)在2017年的高調上市,2018年將會有大量風險資本和投資資金湧入東南亞市場,因為有許多國際企業都在尋求東南亞地區的下一個遊戲和科技產業巨星。

預測十五:電競/遊戲周邊產品銷量會激增

遊戲電腦和周邊硬體的銷量將會持續高速增長,電競賽事的贊助資金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見,2018年在東南亞地區會湧現出更多電競賽事、電競場館和網咖。

此外,今年的獎金額度也將創下東南亞新紀錄。東南亞地區的遊戲市場正如火如荼,而那些處於遊戲邊緣的公司也將從中受益,這一切都有助於推動整個遊戲市場的發展。

預測十六:得益於新主機的發布,亞洲地區的主機銷量將出現增長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遊戲主機在東南亞地區的普及率一直都不是很高。然而,索尼在2013年推出的Play Station 4推動了馬來西亞、韓國等主機市場的增長。

任天堂Switch的便攜性和社交性使其在東南亞的玩家群體中頗受歡迎,隨著這款主機在東南亞上市,該區域的主機市場將有望實現強勁增長。

本文由遊戲邦編譯;原文作者Lisa Hanson

上方傳媒業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方網 的精彩文章:

《新游開測速報》:中國風題材遊戲成熱門 體育題材遊戲持續發酵
文在線14.73億收購晨之科剩餘80%股權 後者3年需完成6.34億對賭

TAG:上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