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智治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成就大唐盛世

唐太宗智治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成就大唐盛世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小丑愛籃球」,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一個唐太宗李世民治盜賊的故事!話說某天早朝上,太宗皇帝與大臣們討論防盜問題。有人請求太宗使用嚴刑來禁盜。沒想到太宗笑著說道,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因為賦役繁重,官吏貪贓,饑寒交迫,才不顧廉恥,鋌而走險的去做盜賊。

太宗說,我覺得應該杜絕奢侈,節省費用,減輕徭役賦稅,選用廉潔官員,讓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人旅客在野外露宿也平安無事。小編覺得俗說的好「饑寒起盜心」唐太宗對於封建制度殘酷的經濟掠奪所引起的人民的反抗是深有認識的。對於中國的大多數百姓說,只要能解決最起碼的溫飽問題,不至於凍死餓死。

誰有願意拿性命做賭注,挺而走險做盜賊那。唐太宗是以民為本,治民!然後太宗又對身邊的大臣說「君主依靠國家,國家依靠百姓。剝削百姓的財產供給君主去過者修的生活,就像是割自己身上肉來填飽肚子一樣。肚子倒是他了,而人卻死了。國君富了,國家卻滅亡了。因此國家的患,不是來自外部,往住是自己造成的,人君的慾望熾盛耗費就大,耗費大賦稅就重,賦視重百姓就痛苦,百姓不好過國家就險,國家危險君主就垮台,我經常思考這些道理,所以不敢放縱自己的慾望。

其實非常簡單,正如唐太宗所說,統治者只要做到「不敢縱慾」就行了。如果統治者不節制自己的慾望,最後受傷的就是百姓!大多數的統治者大概忘記了農民起義的教訓,只知道窮奢極欲,而且太迷信暴力。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老子早就指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隋煬帝不是也有「鎮壓之權」那時候的百姓不一樣什麼都不怕嗎?小編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就這樣唐太宗巧妙治盜,讓唐朝達到了空前盛世!可惜在中國史上像唐太宗這樣的明君具是鳳毛麟角!你們還認為古代哪位是皇帝是明君那?歡迎留言!喜歡點擊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6位在位超過40年的皇帝,明清各佔2位
唐朝女人多瘋狂?二十多位公主再嫁,女兒被欺負,母親竟促成結婚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