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繼iPhone 4配備Retina displays後,VR也正式掀起視網膜革命

繼iPhone 4配備Retina displays後,VR也正式掀起視網膜革命

原標題:繼iPhone 4配備Retina displays後,VR也正式掀起視網膜革命



「Retina displays」的出現已有8年之久,也被稱為視網膜顯示屏。所謂「Retina」是一種顯示標準,是把更多的像素點壓縮至一塊屏幕里,從而達到更高的解析度並提高屏幕顯示的細膩程度。這種解析度在正常觀看距離下足以使人肉眼無法分辨其中的單獨像素。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屏幕製造商承諾為VR頭顯提供1,000PPI和2,000PPI的顯示器,並且有望於5月22日在洛杉磯的SID』s Display Week首次公開亮相。


需要那麼高的像素嗎?



早在2010年,蘋果在推出iPhone 4時,就將Retina顯示屏作為「will I need more resolution?」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當時iPhone 4的PPI達到了330,而其他手機這一參數大概只有115左右,這是顯示效果極大的飛躍,Retina技術引來了整個手機行業的效仿。iPhone 4發布後的幾年間,視網膜屏幕逐漸成為業界標準,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都把高解析度的屏幕作為首選,而視網膜屏幕也大大提升了用戶的視覺體驗,從此人們進入了視網膜屏幕時代。

然而,與手機屏幕不同,VR頭顯屏幕緊挨著用戶的眼睛,主要由玻璃或塑料鏡片隔開。有了這樣近距離的鏡頭,即使是400PPI的屏幕也會受到「screen door effect」的影響,單獨像素和像素網格都是可見的。這也是HTC的Vive Pro已經達到600PPI的原因,現在,其他公司也在進一步推進該技術的應用。


800PPI能否滿足需求?



對於VR而言,現有的PPI數是否滿足需求,取決於兩個因素:屏幕與眼睛之間的距離以及眼睛與屏幕之間的鏡頭強度。鏡片放大越多,屏幕的解析度就越高,圖片等內容也越清晰。如果上述兩者的情況都可滿足的情況下,則可以縮小屏幕,從而減小VR頭顯的整體尺寸和重量。


那麼會有兩種情況,要麼是大而笨重的VR頭顯,要麼更小更輕。因此,索尼的合資企業Japan Display剛剛透露,為下一代VR創造了803PPI和1001PPI的屏幕,並表示VR的未來趨勢仍是較高的像素密度。另外,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3月之前,將1001PPI顯示屏投入產品中使用。

台灣INT公司表示,其為VR開發了2228PPI AMOLED——超高像素密度,但尚未透漏其他規格比如屏幕尺寸、刷新率、色彩或整體解析度等參數。除此之外,LG與谷歌合作開發了一款4.3英寸、1800萬像素的1443PPI OLED。所有這些新型屏幕都將在Display Week上展示。蘋果一直致力於完善自己的MicroLED屏幕,以用於未來的VR產品。


這對VR來說意味著什麼?



依據屏幕技術現在的發展趨勢,假設未來幾年內VR頭顯的兩大趨勢分別是:一種是強調其細節的提升,而另一種則可能是更小、更輕、更清晰。


其主要限制是:與頭顯相連的計算機的像素傳輸能力。如果頭顯的解析度是1920*1080,保持不變,屏幕持續變小,顯示器製造商也正在尋找同時提高解析度和密度的解決方案。另外,作為當下的一種流行趨勢,我們有望看到VR頭顯的屏幕尺寸更小,像素更高。而這需要較高的圖形處理能力,或者使用硬體或軟體技巧來減少屏幕上(不重要)部分的渲染需求。

【資訊編譯自:venturebeat】


87870編譯文章,轉載須註明來源及鏈接,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7870網 的精彩文章:

谷歌表示將於5月初推出VR180的首款硬體
Facebook VR社交軟體推出新功能:允許用戶私人定製虛擬形象

TAG:87870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