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文讀懂川航備降事件:機長挽救上百人生命,副駕身子被「吸」出飛機

一文讀懂川航備降事件:機長挽救上百人生命,副駕身子被「吸」出飛機

機長劉傳建(中)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下文簡稱「川航」)由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內飛行途中時,駕駛艙右側玻璃突然破裂,駕駛艙瞬間失壓,氣溫降低到零下四十攝氏度……

在意外發生後,萬米高空中,機組副駕駛徐瑞辰半個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機載自動化設備失靈,機組向地面控制台發出了「7700」信號,緊急求助。

危急關頭,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情況下,依靠二十年飛行經驗、手動操縱,成功讓飛機備降在成都,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

一位民航業界專家聞訊,稱讚川航本次備降,是一個奇蹟。

對於駕駛艙爆裂的具體原因,目前,川航、中國民用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等多方已展開詳細調查。

網路發酵

駕駛艙玻璃突然破裂 飛機正在備降

14日早上,微博多個長期關注民航的自媒體相繼發帖稱,早上川航由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內飛行途中時,駕駛艙的玻璃突然破裂,情況危急。

網貼附上了多張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出事客機的駕駛艙,一塊玻璃已經不見了,在駕駛艙內部也可以看到,控制台上的電子設備七零八落,已經不能正常使用。

14日上午,川航備降的消息不斷在網上發酵,記者在乘客提供的視頻中看到,在機艙內部,盒飯散落一地,乘客座位上的氧氣面罩也脫落了下來,乘客們紛紛帶著氧氣面罩,空姐正在安撫大家。

網貼也稱,在駕駛艙玻璃破碎後,機組副駕駛差點被強風「吸」了出去,衣服也被撕了個粉碎,飛機在降落成都雙流機場後,可以明顯看到輪胎已經癟了。

14日上午,川航備降的網貼在網路瘋傳,成為全國關注的新聞熱點。

官方發布

兩名乘客受傷民航管理部門介入調查

在傳言不斷發酵後,14日上午9時許,川航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航班已於7時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機休息。

隨後,川航正換機執行成都至拉薩航班,預計旅客將於上午11時飛往拉薩。

下午1點50分,川航再次發布官方消息稱,航班落地後,旅客在工作人員引領下轉至候機樓休息,並改簽至3U8695成都至拉薩航班,該航班已於12時09分起飛。

其次,有29名感覺不適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員陪同下前往醫院檢查就診。經初步檢查,目前,一人因腰傷收治入院,一人皮膚擦傷,其餘人員經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對於網傳「航班機長耳朵受傷」,川航也發布聲明稱,3U8633航班機長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正在休息。

其次,副駕駛皮膚擦傷,一名乘務員腰部受傷,正接受治療,其餘27名就診旅客未見明顯異常。

目前,川航、中國民用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等多方已展開詳細調查。

當事乘客

第一次坐飛機感覺走了一趟鬼門關

內江乘客馬先生在醫院接受記者採訪。

14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29名感覺異常的乘客來到醫院就醫,乘客馬先生告訴記者,早上6點多,飛機正在平穩飛行,乘客也都在吃早餐,沒有什麼異常。

「突然一聲巨響,然後飛機極速降落,飛機艙內空氣不夠,我感覺呼吸都困難。」不過隨後,不到一分鐘時間,飛機逐漸平穩下來了,降落在成都,乘客被送往醫院。

另一位乘客曾先生表示,經歷高空失壓後,他的頭部脹痛,妻子已經昏迷兩次,目前還在救治中。在醫院內,幾位剛從高壓氧艙出來的乘客感嘆,「真是感覺在鬼門關,撿回了一條命。

53歲的內江籍乘客馬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行共13人,是去拉薩工作,這是他第一次坐飛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

據他回憶,飛機遇險時,正好是吃飯時間,機務人員都在發放餐食,突然感覺飛機一直就往下掉,心裡一片空白,空姐馬上提醒大家,帶好氧氣面罩。

他說,在飛機機艙內,乘客們都按照空姐的指示帶好氧氣面罩,沒有大喊大叫,後來感覺飛機慢慢穩定,接著就出現了頭痛頭暈,但目前已經好多了。

川航機長

手動操縱飛機 20分鐘平安降落機場

劉傳建(中)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記者也見到了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他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次遭遇,「很罕見,極其罕見。」

據他介紹,早上6點過,當飛機距離成都100—150公里左右時,沒有任何徵兆,一聲巨響,駕駛艙右前方的玻璃就爆裂了,「副駕駛當時就被『吸』了出去,半個身子都在外面。」

在玻璃爆裂後,駕駛艙內很快發生了失壓,很多物品都飛了起來,很多自動化的設備出現故障,噪音非常大,儀錶盤也看不清楚。

「當時飛機的時速超過800公里,又在萬米高空,氧氣非常稀薄,最嚴重的還是失壓問題。」他說,失壓會給駕駛員的身體造成很大傷害,首先是耳膜,然後溫度會驟然下降到零下四十攝氏度,人體很快就會被凍傷。

「在發生爆裂後,我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儘力操縱飛機,安全備降。」他說。

在飛機諸多自動化設備失靈以後,劉傳健和副駕駛徐瑞辰只能依靠手動操縱飛機,甚至有段時間地面失去聯繫,好在發生故障後,機組第一時間向地面發出了「7700」的指令,表示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幫助。

「自動化設備失靈,給操縱飛機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不過我飛行超過20年,這條航線也很熟悉。」他說,對於這種緊急情況,川航平時也組織過嚴密的訓練,正是有了平時的訓練,才能讓他在危急關頭,能夠冷靜處理危機。

從出現玻璃破裂到飛機安全備降成都,機組整整博弈了20分鐘。

萬米高空中

副駕駛半個身體被吸出機體外

副駕駛徐瑞辰

在醫院病房內,3U8633航班副駕駛徐瑞辰正卧床休息,這是一名91年出生的年輕人,目前身體和精神狀況都比較穩定。

在飛機駕駛艙玻璃爆裂時,他就坐在駕駛艙右側,爆裂的玻璃,就位於他的正前方,在玻璃爆裂的瞬間,在近萬米高空中,強風把他的半個身體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著安全帶,被拉了回來。

在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後,他才發現,自己的短袖上衣、長褲都已經被「撕」碎了,破爛不堪。

14日,不斷有網上傳言稱,由於駕駛艙高空失壓,副駕駛徐瑞辰的耳朵受到嚴重傷害,不過根據醫院檢查,徐瑞辰只是面部和胸部受到了一定擦傷,聽力並沒有受到影響。

在和他交談時,對於記者的提問,躺在病床上的他,也能聽清楚,回答問題也很有條理,身體並無大礙,「目前來看,沒有影響到我的聽力,希望大家放心。」

14日晚,經歷了一場「空中危機」後,整個機組的情緒比較平穩,機長劉傳健再三強調,航班成功備降,他要特別感謝包括副駕、空乘在內的全體9名機組人員,正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民航業內人士:

川航本次備降是一個奇蹟

一位民航業界專家告訴記者,根據已公布的信息,機組先發現玻璃上有裂紋,接著玻璃馬上就碎了,很有可能是因為玻璃老化,也有可能是因為固定螺絲丟失或失效。

民航飛機高度大概九千八百米,三萬兩千多英尺,在這個高度下,極度低溫、極度缺氧、強噪音,並且有強風乾擾,這種環境下,人類大概幾秒鐘就會失去意識。

他分析說,一般來說,在飛機正常失壓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帶上氧氣罩,一般不會有大問題,但像今天這種情況,玻璃破損後,駕駛員可能根本沒有時間去戴氧氣面罩,強風就已經來了。

他說,在駕駛艙飛行管理組件完全失效、無法自動駕駛的情況下,機組只能完全靠最原始的方式,用一塊備用儀錶、人工導航的形式來駕駛飛行,對駕駛員的心理素質、操作技術要求特別高。

他認為,在自動化設備失效、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機組依然將飛機安全降落,真的特別偉大,真的算是一個奇蹟。

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張福超 攝影 忻曉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雨停了,天空中飄來朵朵「棉花糖」
寒冬中的一瓢熱水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