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仰望星辰的霍金

仰望星辰的霍金

「霍金留給我們的,也許不是什麼需要學習的精神,也不是什麼飄渺的偉大和尊崇,而是希望你們也走上科學的道路,把他的理論和研究給攻破和證實,在科學的灘涂里後浪推前浪,在歷史的山峰里更比一山高。」

最近的一段時間,好些我們熟悉的人物相繼去世,他們有國學大師饒宗頤,把鄉愁化作船票的詩人余光中,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鬥士李敖,以及,坐在輪椅遙望星空的科學家——霍金。

這些名字於我們都太過熟悉,很值得我們後輩去仰望和懷念,最好的辦法,不是轉發一條朋友圈,送上一聲嘆息,而是走進他們的世界,感受他們的力量,有朝一日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我終於發現我們對霍金的認識還是過於片面,似乎他的偉大在於殘疾,在於他的全身癱瘓和不能言語,僅靠三根手指並藉助科技才能交流。如果因為這些外在的因素對霍金的成就有些許的增添,這對霍金而言反倒不是尊重。當我翻開這本不算太長的霍金自述《我的簡史》,企圖找尋病患給他的掙扎,如何激勵他不斷走向科學的星空,然而我失敗了,我幾乎沒有找到太多相關的內容,對於他患上ALS(肌萎縮側索硬化),自述里幾乎是一筆帶過,連痕迹都很難尋覓,只是在最後淡淡地送上一句:「我的殘疾並未對我的科學研究形成嚴重的障礙。事實上,我猜想在某些方面這反而是財富。」僅此而已。

這一度讓我想到另一個偉大作家:史鐵生。

在他那篇著名的《我與地壇》里寫道:「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一度想到了死,想到了為什麼而活。

後來他想通了,想到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而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要想的是如何好好的活著。是的,好好的活。

然而在霍金的傳記里,我完全看不到他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或者在他看來這壓根就不是問題,他的世界裡似乎只有科學研究,只有以光年為單位的域外星空,只有浩瀚的宇宙和消盡一切的黑洞。這種擺脫軀體的限制,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或許才是霍金的偉大處。

霍金離我們遠去,然而留給我們的,也許不是什麼需要學習的精神,也不是什麼飄渺的偉大和尊崇,而是希望你們也走上科學的道路,把他的理論和研究給攻破和證實,在科學的灘涂里後浪推前浪,在歷史的山峰里一山更比一山高。

所有的科學家、醫生、戰士,以至身邊最平凡的服務員、清潔工和公交車司機,都自有有他的偉大處和閃光點,如果你不帶著偏見,不居高而臨,而是帶著誠敬和感念,你會發現,他們也是星辰里的霍金。

2018年5月5日 | 道南

九連山下的悵望

原創不易 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連悠悠 的精彩文章:

寫給張一鳴:你要成為另一個「張一鳴」

TAG:九連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