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院基於人才樹理論的新名醫培育創新

醫院基於人才樹理論的新名醫培育創新

近日,我們在海南參加了2018博鰲·健康界峰會中國醫院管理案例的評選,其中有很多優秀的案例和觀點都在峰會上交鋒,也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火花。在此將我院的優秀案例之二做一簡述,供關注者參考。

自2009年起,我們首創的人才「基底-樹榦-樹冠」三級培養體系(暨「人才樹」工程),榮獲2013年度「亞洲醫院管理人力資源22目卓越獎」。我們通過對人才進行分層次培養,基底人員主要是醫院的新職工和初級職稱人員。我們安排了夜間自習、各個門類的學術講座、通過專門文獻綜述的訓練和考核以及讀書筆記的撰寫全方位的築牢基底人員的基礎。

對於樹榦人員,這類由技術骨幹和後備學科帶頭人組成的人才梯隊,針對性地制定了設立科研崗位,滿足基礎實驗研究和配備完善的科學研究軟硬體設施。同時提供大量出國交流研修的機會,醫院也全力支持這類人才不斷地提升和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術和業務水平,近三年,醫院共派38批次76人次赴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加拿大、奧地利、中國台灣等海外地區參加學術會議交流和研修學習。我們也為這類人才配備了雙導師,雙導師既能培養到人才的臨床能力,也能培養到人才的理論知識水平,採取院內和院外科研管理共同培育,實行專項資金保障。最終打擂台賽成績是我們樹榦人才比拼的平台,制定周期培養指標,通過競賽積分的方式,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競爭氛圍。

對於樹冠人才,我們通過合作研究、聯合育才、邀請特聘三種方式,為學科帶頭人築巢引鳳,我們也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日本板橋中央病院和新加坡萊佛士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我們也設立了海外專家工作室,科研積分,實行「年薪制」等等。

自人才樹項目實施以來,我院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一位醫生說到,「入院的三年是我們新職工職業生涯的啟蒙期,感謝新職辦老師們的引導,讓我明白一名醫生必須要會開展臨床科研,這是醫生到醫帥的必修之路!無研究,無以造就好醫生。」 剛從國外研修回來的檢驗科博士韓志君,正在實驗室整理數據,特申請了2個月的科研崗。說到取得的成績,感謝醫院給予的各項扶持。五年來,一批醫學人才走上管理一線崗位,其中走上一級科正主任3人,副主任19人,占「人才樹」接力行動培養對象的44%。

總的來說,人才樹工程通過明確培養對象,培育人才樹梯隊,準確定位人才發展層次;細化培養目標,提升科研能力水平,做到精益;注重培養創新,培養方式個性化,突出了一個新字;最重要的我們注重培養的時效,加快人才梯隊的構建,做到了實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管之道 的精彩文章:

值得關注的類腦功能與智能研發……
漫談·人的心理健康

TAG:醫管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