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猶太人差點把以色列國建到我大東北來

猶太人差點把以色列國建到我大東北來

GIF

本 文 約

4000

閱 讀 需 要

8min

1948年5月14日,整整70年前的今天,猶太人在特拉維夫宣布建國,現代以色列誕生。這是上世紀中東歷史上影響最重大的事件,它不但標誌著淪亡近兩千年的以色列,在祖輩的「應許之地」奇蹟復活。也開啟了遷延半個多世紀的五次中東戰爭,以及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持續至今的對峙和敵意。然而,以色列的選址,其實純屬偶然,若不是美國的幫助,猶太人的居住地,可能不在今天的以色列,而在非洲,甚至中國。

1948年5月14日,大衛·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國成立,並就任該國首任總理。

以色列領土及其佔領區全圖,目前除本土外,以色列還對約旦河西岸與戈蘭高地擁有控制權。

1.英國版:烏干達計劃

作為19世紀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對遍布世界且極具影響力的猶太勢力十分看重,希望借其在經濟上的地位,促進英國的金融商貿;同時英國國內也存在頗有實力的猶太政治與經濟團體,對英國的政治經濟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英國近代以來始終對猶太人抱以寬容的態度,因此英國成了猶太復國主義思潮的大後方。

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以正式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Naitonal Home)。

早在1917年英國官方正式發表《貝爾福宣言》之前,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就注意到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WZO)建立猶太國家的雄心壯志,他希望通過幫助猶太人建國,來換取猶太財團等各類猶太團體對英國的支持。

第二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大會於1898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

在1903年的東非之旅途中,張伯倫腦洞大開,想在在英國遼闊的非洲殖民地內,找一處宜居之地,給猶太人建立國家。

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約瑟夫·張伯倫,1895年至1903年間在任。

偏巧1903年俄羅斯帝國基希訥烏髮生了排猶暴動,在俄猶太人的處境一度十分危險,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創始人西奧多·赫茨爾趕忙求見張伯倫,希望其伸出援手。

西奧多·赫茨爾,猶太復國主義之父

張伯倫翻開東非地圖,大手一揮,划出英屬東非保護國中一塊面積約為一萬三千平方公里(今日以色列領土面積約為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表示願意將其轉手給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供其接納遭迫害的猶太人。

此地位於今日肯亞東非大裂谷地帶中的瓦辛基蘇,海拔較高,氣候適宜,且四周雨林環繞,與世隔絕。滑稽的是,瓦辛基蘇明明位於肯亞,張伯倫卻將此計劃命名為「烏干達計劃」,只是因為烏干達鐵路經過此地。

瓦辛基蘇在英屬東非保護國(今肯亞)內的位置

「烏干達計劃」於當年呈送至第六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大會審議,引發了與會代表的激烈討論。雖然赫茨爾宣稱瓦辛基蘇只是受迫害的猶太人緊急避難所,絕非猶太人世居的錫安之地(巴勒斯坦)的替代品,但是大量與會代表擔心一旦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接受此提案,進入東非「擼袖子加油干」建設國家,其將很難再回到「應許」的以色列地,因而組成了聲勢浩大的反對派。最終大會以295票比178票通過了向東非派出考察隊的決議,部分衷心希望回歸以色列的反對者罵街不止,氣憤地摔門離場。

瓦辛基蘇的自然景色

1905年,由三人組成的考察隊抵達瓦辛基蘇,結果考察結束後其中兩人認為此地不適合建立猶太國家,這導致大會最終於當年婉拒了英國的提議,在肯亞建立猶太國家的「烏干達計劃」由此最終流產。不然,我們如今看到的可能是遍地黑人的以色列。

2.德國版:馬達加斯加計劃

除了英國,當時的德國也考慮過讓猶太人建立自己的國家,不過德國人的動機卻不那麼友善,他們的建國計劃,其實跟流放差不多。

在19世紀末,反猶主義的忠實擁躉,德國東方學家保羅·德·拉加爾德(Paul de Lagarde)率先提出了「馬達加斯加計劃」,意圖將全歐洲的猶太人一併驅逐出境,統統送到與世隔絕的東非馬達加斯加島上定居。這個計劃很快得到了英法等國反猶主義者的響應,一同為其造勢。

1933年納粹黨上台後,軟硬兼施,驅逐猶太人,截至1937年,43萬德國猶太人中已有25萬收拾細軟跑了,但其他的人仍留在德國。

對於這些「釘子戶」,納粹打算以強制手段把他們送出外國,他們先後找了法國和波蘭,二者都拒絕接收,波蘭還準備把本國的猶太人也趕出去。波蘭政府在1937年研究了「馬達加斯加計劃」,派出特遣隊前往法屬馬達加斯加進行實地調查,但是結果表明馬達加斯加只能供至多七千戶猶太家庭定居,根本塞不下那麼多波蘭猶太人。

德國東方學家保羅·德·拉加爾德,「馬達加斯加計劃」的始作俑者。

納粹可不管那麼多,元首一門心思就是要讓猶太人從眼皮底下消失,趕到荒蕪貧瘠之地自生自滅,而馬達加斯加的自然環境恰好符合這樣的條件。1939年二戰爆發後,德國於當年征服波蘭,次年入侵法國,並成立了聽命於柏林的維希法國傀儡政府,由此德國獲得了對馬達加斯加這一法國殖民地的控制權。

施特萊徹、戈林、里賓特洛普、希姆萊、艾希曼與羅森堡等一票納粹高官共同商討如何具體實施「馬達加斯加計劃」。1940年6月,艾希曼發表了一份備忘錄,計劃此後四年每年將向馬達加斯加輸送一百萬猶太人,美其名曰幫助其建立猶太國家,實質上是在那裡建立由納粹黨衛隊「一手遮天」的極權政府,最終達到納粹滅絕猶太人的目的。同時德國計劃建立一個全歐銀行以吸納猶太人的財產,以此作為他們去馬達加斯加途中的盤纏以及在那裡「建國」的經費。

1942年的阿道夫·艾希曼

「馬達加斯加計劃」部署十分順利,以至於7月10日納粹下令停止從德佔波蘭驅逐猶太人,並中斷華沙猶太區(隔都)的建設。但由於沒能如期征服英國,德國沒能獲得足夠的運輸船隻,「馬達加斯加計劃」只好擱置,後來德國放下西線的英國,轉身入侵蘇聯,終於自取滅亡,再也沒有機會實施「馬達加斯加計劃」了。

於是,猶太人避免了去馬達加斯加和狐猴做鄰居的命運。

3.日本版:河豚計劃

參考資料:

1. "Question 戦前の日本における対ユダヤ人政策の基本をなしたと言われる「ユダヤ人対策要綱」に関する史料はありますか。また、同要綱に関する説明文はありますか。",日本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annai/honsho/shiryo/qa/senzen_03.html#11

2. Zionist Congress: The Uganda Proposal 1903/08/26 Jewish Virtual Library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the-uganda-proposal-1903

3. Gerdmar, Anders (2009). Roots of Theological Anti-Semitism: German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Jews, from Herder and Semler to Kittel andBultmann. Studies in Jewish History and Culture. Leiden: KoninklijkeBrill. ISBN 90-04-16851-6.

4. Browning,Christopher R. (2004). TheOrigins of the Final Solution : The Evolution of Nazi Jewish Policy,September 1939 – March 1942.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0-8032-1327-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歷史 的精彩文章:

蒙古騎兵騎著大象徵服了南美洲——英國「歷史學家」有多能扯淡
乾隆爺的玩伴,胡雪岩的先驅,第一代紅頂徽商江春

TAG: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