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知道如何說再見,因為我永遠不能離開你

我不知道如何說再見,因為我永遠不能離開你

最後我還是偷空去了時尚界傳奇人物,YSL創始人伊夫·聖羅蘭先生的故居-由法國藝術家馬約爾設計建造的Majorelle Garden(馬約爾花園)。只是一個不大的花園,但是顏色太美,故事太動人,我不得不單獨為它寫一篇。

地點是一條不太起眼的小路,門口排著的隊伍里不少是慕名而來的歐洲人,有些手裡還捧著聖羅蘭的傳記。「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聖羅蘭一生都在為自己說的這句話奮鬥著。大概,在很多人心目中,YSL所締造的風格美學,始終是時尚界一個難以超越的里程碑吧。如《VOGUE》主編 Anna Wintour所說,「聖羅蘭先生所代表的巴黎,所服務的女人,所堅信的優雅,在這個時代已經看不到了」。

入園是一條安靜的小徑,道旁有一個路標,簡單地寫著伊夫·聖羅蘭的名字。那是在他去世之後,遵照生前心愿,他的愛人將他的骨灰撒在了這裡。

花園裡收羅了世界各地的植物,在主人的刻意經營下,各大洲都有幾種植物在此落地安家,花草、蓮池、藤蔓、竹林……林林總總,枝繁葉茂。

高矮不一、肥瘦各異的仙人掌錯落有致地生長著,帶著勃勃生機和濃濃的熱帶沙漠風情。

穿過竹林小徑和熱帶植物園,有一個精緻的迴廊,藤蔓垂落,透著令人神清氣爽的涼意,燥熱的心情立即被安撫。黃白相間的阿拉伯風格窗戶在馬約爾藍的牆壁上顯得純粹又寧靜。

隨處可見大塊大塊奪目的藍。據說這種獨特的顏料最初是從撒哈拉生長的某種沙漠植物中提取而來,十分昂貴。YSL電光藍系列的靈感即來源於它,而著名的18號指甲油,也是直接以「BlueMajorelle(馬約爾藍)」命名。

園子規模不大,亭榭幽徑雅緻,從花盆到台階,柱子到牆壁都被刷上了鮮艷而濃重的顏色。深邃的藍,跳躍的黃,熱烈的紅,所有的色彩都帶著一股彷彿要燃燒殆盡的力量,巨大的張力對視覺有強烈的刺激,卻並不突兀。

花園的第一任主人是法國藝術家Jacques Majorelle, 他於1924年得到一塊位於馬拉喀什新舊城區之間的土地並投入畢生精力設計建造這座曾經神秘的園林。後來Majorelle在巴黎因車禍過世,再也沒能回到馬拉喀什,花園也逐漸衰敗……

直到它遇到最懂它的新主人-法國時裝設計師聖羅蘭先生。1966年,聖羅蘭和戀人Pierre為尋找靈感,四處遊歷來到馬拉喀什,便被它原始而熱烈的氣質吸引。「花園對任何人開放,但裡面卻是空無一人,只有野蠻生長的各種熱帶旱生植物。神奇的是,我們被這個荒涼的綠洲俘虜了,亨利·馬蒂斯的色彩與大自然本來的顏色神奇的融合在一起。」

後來,他們買下馬約爾花園,注入大量心思修復重建,此後的歲月里,每到春夏時節,兩人都會來到這裡度假短住。

這位天才設計師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富裕家庭,從小在優越環境中成長,卻因為性取向飽受白眼和欺凌。他不願子承父業接手家族的生意,卻對戲劇和繪畫藝術充滿熱忱。高中畢業後,他隻身來到巴黎,在一場國際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因緣際會,19歲的聖羅蘭受到克里斯汀·迪奧的賞識成為其助理,並很快嶄露頭角。在他20歲的時候,迪奧三分之一的時裝都出自他的手筆。

1957年,在克里斯汀·迪奧的葬禮上,21歲的聖羅蘭與Pierre Berge相遇,一個是才華橫溢的Dior首席設計師,一個是巴黎上流社會風頭正勁的貴公子,一見,即是一生。

1960年,阿爾及利亞爆發戰爭,聖羅蘭被強制召回服兵役,卻在軍營中屢遭侮辱和毆打,精神受到極大的傷害。這些致命的虐待直接導致了他的健康崩潰,並被送入精神病院,也為他後來濫用藥物和毒品埋下了隱患。禍不單行,當他因健康問題免除兵役回到巴黎時,卻發現已經被Dior辭退。對他時尚前衛風格早已不滿的保守派們說:一個時尚界領導公司怎麼能讓一個神經病來掌握……這個年輕而脆弱的藝術天才,首度面臨人生滑鐵盧。在病痛和失業的雙重打擊中,他變得越漸萎靡。是Pierre不惜代價動用一切的財力人力,與當時上層社會極有影響力的迪奧公司對薄公堂,並為他籌資,鼓勵他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成立了後來舉世聞名的YSL。由聖羅蘭擔任設計師,Pierre負責商業運營。

「你只要發揮你的天賦就好,剩下的都由我來操心。」

在YSL的巔峰時代里,他極富藝術性的服飾創作是同時代任何人都望塵莫及的。他將繪畫與時裝結合,從充滿反叛精神的喇叭褲,套頭毛衫到嬉皮裝、透視裝,到後來的轟動時尚圈的長筒靴、吸煙裝、鴉片香水和蒙德利格子裙等都讓當時的保守人士無法想像。從沿襲沙俄皇室風格,一路延展到具有東方氣息的服飾和香水,他結合了北非、中國、日本和歐洲各國的藝術精華,將色彩與線條完美結合,奢華與樸素圓滿交融。展台下人們驚艷在一瞬的繁華中,而他坐在那裡,像一尊安靜的神祗。

那是他藝術生涯最燦爛的階段,就像燃放的煙花。

聖羅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但在生活上,卻有很大的缺陷。他身體羸弱,生性敏感憂鬱,還伴有嚴重的神經衰弱。又因年少成名、大起大落養成了偏執暴躁的脾氣。他曾被診斷出精神病,一度嚴重到住進Neuilly的療養院。除了藝術和服飾設計,他什麼也不懂,甚至不能獨立應付生活。

2014年聖羅蘭傳記電影《Yves Saint Laurent》的導演Jalil Lespert說,「他病得很重,並不像一個主角或是……明星,你知道,他的一生都在跟病魔作鬥爭。」

在漫長的歲月里,Pierre事無巨細地承擔起從生活瑣事到工作上照顧他的責任,甘願為他衝鋒陷陣,一步步將他推向聚光燈下,攜手把YSL成功打造成一個時尚帝國。為了方便身患病痛的愛人出遊,Pierre還專門考了飛行員執照。他曾說,自己之所以成為商人,也是因為聖羅蘭希望他這麼做。

然而,兩人也像所有會爭吵、矛盾,會分分合合的情侶一樣。聖羅蘭一次次毫無節制地在酒精、藥物與放縱中消磨生命,Pierre一次次把他拉回家,默默承受他的謾罵和折磨。直到聖羅蘭再一次出軌,瘋狂愛上放浪形骸的法國美男子Jacques de Bascher,這段關係終於陷入冰點。1976年,Pierre搬離兩人的居所,卻為了方便照看自己的前男友,在一街之隔買了房子住下。

「這一切都是出自對方的需要……雖然我們沒住在一起,但是從未分開。」

Jacques只跟隨聖羅蘭很短一段時間就回到了聖羅蘭的好友兼情敵卡爾·拉格斐(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香奈兒藝術總監老佛爺)的懷抱,留給聖羅蘭的是幾乎崩潰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為了Jacques,他幾乎失去了一切:Pierre的愛、卡爾的友情、他的靈感、他的才華和健康。

到了聖羅蘭的晚年,他的疾病進一步惡化,為了照顧聖羅蘭,Pierre全天候伴隨在他的身邊。人們說:「別人都走了,但Pierre從沒有把Yves拋開不管。」而被深深感動的聖羅蘭,終於與他簽署了「民事結合」合約,相當於締結了同性婚姻。

這位患有抑鬱症的天才平日里嗑藥、酗酒、暴瘦、自殘,曾有過一天抽掉上百支煙、喝掉20多罐軟飲料的記錄。但當他換上阿拉伯長袍,與愛人生活在馬約爾花園裡的時光里,卻能難得的保持著精神平靜。

2002年,聖羅蘭與他叱詫風雲了幾十年的時尚圈說了再見後,Pierre也放下了一切,陪他隱居在此。而被媒體問到他最想要的是什麼時,他的回答如此簡單:「快樂,和一張雙人床。」而能帶給他真正快樂和安全感的,大概也只有那個在身後不離不棄,守護他支持他,卻又給他足夠自由的人了。半個世紀的相伴,他們早已深嵌在彼此的靈魂里,餘生有限的日日夜夜,他和Pierre在此度過了最安寧靜好的歲月。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兒不僅是他的靈感之源,也是他們的伊甸園。

他說:「馬約爾花園彷彿是我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我甚至常常在夢中見到那些獨一無二的色彩。」

2008年,聖羅蘭去世。遵照遺囑,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馬約爾花園裡。這位叱吒時尚圈幾十年的天才設計師,將他的骨灰永遠地留在了北非艷陽下,這座他最鍾愛的心靈家園。

「是七月的一天,太陽穿過樹葉,房子很美,而我們那時卻沒有錢。我們相愛,命運在等著我們。這是我們最美好的精神食糧。」

Pierre Berge的悼詞,可能是世上最動聽的情話:「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你說話,伊夫,我記得我們的初次見面和過往種種,我們決定在一起的那天,我記得以你名字命名的第一系列和謝幕時你眼中的淚光。然後很多年過去了,時間竟過得這麼快!分離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愛從未終止。我不知道如何說再見,因為我永遠不能離開你。我們永遠不能一起看日落了。我們畫畫前,永遠不能一起分享彼此的感情了。但有一天我會和你在一起,我會去摩洛哥的棕櫚樹下找你。」

在聖羅蘭落葬的第二天開始,Pierre就提筆給另一個世界的摯愛寫信,帶著他們共同的回憶,日積月累,把兩人半個世紀的同性之愛寫成了一本書。其中對愛人的仰慕和深情至真至純。他說:「只要相愛就會身陷危險,不過我樂在其中……有時候真的很艱難……五十年里,你將我帶進一個美輪美奐的故事,一個夢,夢中有最為瘋狂的景象,現實在此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今天,我醒了,你的死亡敲響了結束這一樂章最後的音符……如今,演出結束,燈光熄滅,馬戲團的帳篷拆掉了,只剩下我一個人,而我的記憶就是我所有的行李。夜幕落下,我們能夠聽到遠方傳來的音樂聲,我沒有力量走過去……」

書的最後,他這樣給對愛人的長信划上句號:「實際上,這些信只有一個目的:對我們的生活做一個總結。告訴那些讀信的人,你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又是什麼樣的。將我的記憶呈現在大家面前。告訴你,無論如何,與你一起的日子,我很幸福,……並且可以展現你的天賦,你的品味,你的智慧,你的善良,你的溫柔,你的力量,你的勇氣,你的天真,你的美好,你的眼神,你的正直,你的誠實,你不妥協的態度,你的一絲不苟。」

不知道滾滾紅塵里,有多少用心愛過的人,曾有過這樣的心情。事實上,所有的愛情,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都是一樣的,都有自我,有犧牲,有掙扎,有妥協,有遇見「唯一」時所看見的炫目的光環,有光環背後深深的懷疑,對自己,對他人。那光環神奇而非理性,只是後來在歸於平淡中漸漸消退了。然而在Pierre眼中,聖羅蘭的光環從來不曾消失。「你就是有這樣的一種光環,讓我們可以接受你原本的模樣。」

如果你不是第一眼就發現了我

請保留你的勇氣

如果在某一個地方我逃離了你的視線

請到處找一找

我在某處停下

只是等你

坐在花園的角落裡,花瓣送過來溫暖的陽光氣息,讀著手裡的書,我忍不住眼眶發熱。看,我們常常這樣輕易的就被一個故事,一本書,一些人打動。也許很多傳說只是為了吸引人們而添油加醋地編就。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作為過客來到這裡,本來就是聽著別人的故事,懷著自己的心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寒棲館 的精彩文章:

TAG:寒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