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文化,國粹經典

國學文化,國粹經典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感到快樂,享受其中的事情,學習可以使人進步,也可以使人成長,保持時刻的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當然學習的內容是不僅僅只局限於課本里的知識的,學習的對象無處不在,在「學習」的這條大道上,我們也一直「在路上」。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領略這「學」的奧妙、接受國學經典的熏陶,也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掌握到一些關於學習的技巧。

圖片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8c826a50102vns1.html

1.好學

孔子曾經根據是否願意學習,把人分成四類:「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在《論語》中 孔子這樣評價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認為自己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好學。

《論語》中葉公曾問子路,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當時沒有回答。後來,孔子這樣告訴子路:「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認為自己最重要的特點是努力學習,發憤忘食。

孔子晚年曾這樣評價自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圖片來源於千圖網http://www.58pic.com/yuanchuang/16681698.html

2.樂學

樂學就是懷著快樂的心情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孔子特別喜歡學習,這一點在《論語》中有許多體現。比如在《論語》的開篇《學而篇》中,孔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們必須懷著喜悅的心情對待學習。

孔子認為,對學習的態度不同,學習的效果也不同。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在《述而篇入中,孔子如是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圖片來源http://www.fzccoo.com/post/shenghuo/3103229x.html

3.博學

4.恆學

5.會學

會學就是學習的態度端正,方法對頭。

先說態度端正。態度端正者,學而不厭也。孔子就是一個學而不厭的典範。小的時候他到太廟當中去,就堅持「每事問」。論語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有不懂的地方就問,這是孔子學習的基本原則。孔子曾說過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其中一思就是「疑思問」。

再說方法對頭。學習的方法有二,一是向所有人學習,不恥下問。二是要不斷地溫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教導我們,要樹立向所有人學習的觀念。要不恥上問,不恥中問更要不恥下問。

圖片來源 : https://www.wenjiwu.com/lizhi/dicnini.html

6.用學

所謂用學就是用其所學。用其所學,就是我們常講的學以致用。

孔子特彆強調用學。在《子路篇》中,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認為,有的人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也有的人學習是為了顯擺自己。

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活學活用是最重要的法寶。孔子好學、樂學、博學、恆學、會學,最終的指向只有一個:用學。

圖片來源 : http://www.58pic.com/psd/15621807.html

GIF

古代聖人先賢,對於「學」尚且有這麼深刻的研究探討,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信息網路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不是能在空閑時候放下電腦、手機,靜下心來,選擇手捧一本書,用心體會,細細品味深藏其中的智慧,沉澱自己,亦或是動手實踐操作,切身投入其中,體會別樣滋味,學會「學」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關鍵要我們行動起來,那麼,你還在等什麼呢?

資料來源:中山國學堂 作者:王蔚

圖片來源 : 百度官網

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黨總支

編輯:鍾奕璇

撰文:陳少娟

審核:曾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管紅色青春 的精彩文章:

TAG:社管紅色青春 |